赵世举:国家软实力建设亟待研究和应对的重要语言问题(3)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2:11:26 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中心 赵世举 参加讨论
二、语言关系的调适与国家语言文化认同 当今世界,各种语言关系日趋复杂、语言矛盾日趋尖锐,已是不争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语言是双刃剑。一方面,它是维系特定群体的纽带,沟通不同群体的桥梁,社会运行的规程,具有凝聚力、正能量;另一方面,它也容易酿成矛盾甚至冲突,成为各种利益诉求的旗号和借口,成为社会纷争的导火索和政治斗争的工具,演化为离心力、负能量。[12]因此,如何有效掌控语言的正负能量,正确处理复杂的语言关系和语言矛盾,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和安全,考验着世界各国的政治智慧。 1.推行国家语言统一是世界各国的基本政治手段 上文已经提到,人类创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把个体的人连接起来组成社会,以有效交流,协调行动,更好地共同生活。因而语言随之成为重要的社会纽带和群体文化认同,蕴含着巨大的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群体凝聚、民族形成、国家建构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政治家们往往都利用语言来凝聚族群,建立政治联盟甚至创建国家和治理国家。例如我国古代秦始皇实施“书同文”语文政策,就是借助统一文字来强化文化统一和政治一统。近代欧洲国家在形成过程中,不仅把语言作为区分民族创建国家的重要理据,而且在建国之后又进一步推行语言的统一,塑造国家语言,彰显语言的国家标记功能,借以强化国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比如英国,早在1536年颁布的《联盟法案》中就有推行语言统一的明细规定: “所有的法官、警监、行政司法长官、验尸官、管理充公产业的官员、审判贵族法庭的审判长及其副职,以及其他法律方面的官员、大臣等在法庭、议会等场合必须使用英语,所有官员和陪审团的宣誓、审讯、口供等必须使用英语;此后,任何在英国、威尔士以及英王的其他领土内的威尔士语使用者若不使用英语,不但会丧失其公职和薪酬,而且将不得从事任何公职,享受任何薪酬。” 法国1539年颁布《维莱-科雷特法令》,宣布法语(法兰西岛方言)为国家语言,禁用拉丁语和其他语言,规定所有法律、行政文件等必须使用法语,在全国推行法语教育。[13]后起的移民国家美国也同样把语言统一作为重要的政治策略,它于1906年颁布的《国民法》就把英语能力作为加入美国籍的必要条件,后来的“美国化”浪潮,也伴随着“唯英语”运动。可见,在社会治理中实行语言统一,几乎成为古今世界各国的基本政治手段。尽管我们站在当今的角度不能说上述做法完全正确,但毋庸置疑的是,语言统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世界性语言矛盾频发正挑战现有语言政策和语言秩序 当今,由于语言功能的拓展、语言价值的提升和各种新思潮的出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味强调语言统一的单语主义政策和现有语言秩序受到挑战。“在现代政治中,语言的象征力量(通常伴有虚构)凸显了出来,具有超乎一切的凝聚力”,[14]人们更加关注语言问题,往往把语言与族群、文化,与权利、地位乃至主权紧相联系;同时,随着语言资源观的强化,也更加重视维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更加关注语言相伴的各种利益。因此,各种语言关系更加复杂,语言矛盾日趋突出,激烈的语言冲突也时有发生,“蝴蝶效应”明显。例如乌克兰的动荡,尽管有复杂的背景,但俄语与乌克兰语的矛盾是一个重要诱因,几乎全国上下(包括几任总统和议长)都卷入了持续多年的激烈的语言之争,国家语言政策几经反复,导致严重的社会撕裂和族群对立,催化和加剧了国家危机和分裂。就连2013年底基辅广场的最大规模示威,语言问题也是诱因之一——据牛津大学一位学者在现场所做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抗议者是出于母语的原因支持乌克兰,所占比例为82.8%。”[15]还不难想象,有将近250万人说俄语的克里米亚地区脱乌入俄,与该地区跟俄罗斯有着语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乌克兰社会撕裂情况下,族群感情发生倾斜,恐怕不无关系。又如拉脱维亚,由于要求所有公民必须掌握拉脱维亚语,并对教学语言进行相应规定,引发了非拉脱维亚语族群的严重不满,矛盾冲突至今未能平息。在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卡比尔人一直在为自己族群的语言权抗争,而事件的演变,已经从最初的语言文化权利诉求,走向谋求自治和独立,甚至于2010年在法国成立了卡比利亚临时政府。[16]总之,各种语言矛盾和冲突,在世界各地并不鲜见。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已是人类发展面临的新的重大问题。 3.强化“多样一体”的国家语言文化认同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语言问题也一直与社会安定、文化发展、民族团结息息相关。当今,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冲击下,同样有不少语言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各种语言关系和语言矛盾也同样变得更加复杂。例如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汉语方言与国家通用语言、母语与外语等关系问题;语言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矛盾、语言情感与语言需求的矛盾、语言权力与生存发展需要的矛盾、语言规范与语言创新的矛盾、语言不同功能之间的矛盾;繁简字、字母词、网络语言问题,等等。这其中也包含着如下一些颇为纠结的具体问题:乡音情结-通用语优势-国家语言权威性、母语情感-外族语需求、语言规范统一与语言文化多样性、交际需求和发展需求-文化需求-政治需求、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等等。这些老问题、新情况,都是不可回避、亟待正确处理的重大现实语言问题。若掉以轻心,就有可能引发难以估量的问题。近些年来,总有一些语言问题引发社会热议,有的还演变为群体事件甚至矛盾冲突,直接危及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例如所谓“撑粤语”事件,其中除了部分民众确实借以表达保护粤方言的诉求之外,明显夹杂着境内外某些政治势力的借题发挥。还如所谓“青海双语事件”,其实也未必就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这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国内外的事实表明,社会和谐需要语言和谐,国家安定统一需要国家语言文化认同。语言作为文化的结晶和社会纽带,作为民族身份认同和民族的精神家园,是社会的底座要素和心灵稳定剂,具有无可取代的社会整合力。无论是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和文化安全,还是中华民族凝聚,都需要借助语言的力量。因此,从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出发,针对新形势,积极调适语言关系,化解语言矛盾,解决语言问题,建设和谐语言生活,强化“多样一体”的国家语言文化认同,维护国家通用语言的主体地位和健康发展,防止语言自由主义和文化分裂主义,是当代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紧迫任务,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民向心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再论体验认知教学模式
- 下一篇:语文教育亟待语用转型与体系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