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关键问题与主要路径(2)


    2. 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 
    在考察语用学视角下身份话语的研究之前,笔者有必要先概述对语用学的身份研究具有重要启发的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 
    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是相对于传统的身份观而言的,二者对身份的界定有着显著的区别。Grad&Rojo(2008)认为,“身份”可以采用强式定义,也可以采用弱式定义。前者认为身份是根本性的、持久性的自我,后者强调探究多重身份(identities)而非单一的身份(identity),具有流动性(fluidity)、非永久性(impermanence)、复杂性(complexity)和语境敏感性(context sensitivity)。前者代表了传统的身份观,后者代表了当代的身份观,即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身份的强式和弱式定义涵盖了关于身份的一系列区分:核心自我/多元或杂糅自我;身份的连续性/流动性和变动性;社会结构决定论/身份建构中的创造性和能动性(Grad&Rojo 2008:5)。 
    传统的身份观把身份看作是人们或社会的相对固定的自然特性,假定身份词语是社会和心理现实的简单反映,认为身份是持久的、不变的、先设的、自然的。这些观点被描述为本质论,现实论和自然论是本质论的两种形式(Joseph2004:84)。例如,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角色身份理论(role identity theory)凸显身份的社会性,将身份看作是不同社会角色的自我分类,强调社会角色的意义和社会期望(Burke&Tully 1977)。随后,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凸显身份的认知性,认为身份是个人对其所在群体及其他成员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的认知(Tajfel 1981,1982;Turner 1982;Tajfel&Turner 1986),身份被看作是一种对群体的认同倾向,社会中的个体一旦倾向于认同一个特定群体,就会保持自己作为该群体成员的高度自尊。这些被称为传统的身份观的理论将身份看作是个体或社会的一种属性,是划分社会世界的工具,认为身份与社会结构对应。它们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人们拥有什么身份?依据什么标准来区分不同身份?身份在维持社会、协助社会结果和机构运作中发挥什么作用?(Widdicome 1998:194) 
    随着社会建构主义思潮的涌入,身份观经历了从本质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的转变(Hall 1996;Kroskrity 2000;de Fina et al.2006),经历了从对语言与身份的静态反映关系研究到对话语与身份的动态建构关系研究的转变。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见 Hall 1996;Kroskrity 2000;de Fina et al.2006)具有一些共识,主要包括: 
    1)身份既不是给定的,也不是一个产物,而是一个过程。Antaki&Widdicome(1998:1)将身份看作是一种“成果”(achievement)、一种“工具”,考察“身份是如何在谈话中被加以利用的”。在他们看来,身份是共同行动和语言行为主体间组织的结果。身份在会话中被调用并被共同生产,认为社会自我嵌置于社会行为和互动中。 
    2)身份发生在具体、特定的互动场合。研究者不事先假定身份的相关性,而是考察会话者是如何定位身份的。根据“萨克斯假设”(Sacks Hypothesis),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创造并利用社会范畴和身份(见Grad&Rojo 2008:14)。Sacks 提及说话人如何调用一系列话语资源来设计会影响交际进行中关于自己与他人的描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