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移动与语法化(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0:11:52 《外国语》2015年第38卷第 刘辰诞 参加讨论
4.边界移动: 隐界与显界 建立结构完型以区分事物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必要方式,否则就不能形成个体事物概念,不能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刘辰诞2008a,2012)。完型必须是结构-边界统一体,因此结构和边界问题是众多科学门类所关心的问题之一。哲学研究认为,要区分事物就必须建立个体事物结构的边界,因为没有边界的事物是不存在的(Frege1952)。一事物内部和它的外部之间总是存在着一个分界,无论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自然的或者人工的(Varzi1997)。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我们感知的是事物的整体“结构”而非其部分,结构是一个完型,必定涉及结构-边界问题(Ungerer2000)。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是象征性的,体现概念结构。语法范畴在语义域是可以定义的(Langacker1987:189-213),名词语义极可以描述为某一个认知域的一个区域,可数名词、完成动词(perfective verb)所标示的区域是一个有界区域。Croft&Cruse(2004:109)认为,把意义潜势中的一部分划分出来的过程可以视为创造意义边界的过程,即为自在的意义单位划界的过程,也就是说对词汇意义的分析实际上是描述一个词项的边界如何得以建立的认知过程。 人类交际需要表达的世界经验是无限的,要用有限的“语言结构清单”表达无限的概念内容,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以部分允准(partially sanctioned)的方式对规约语言单位进行创新性重构(Evans& Green2006:123-124),而语言结构的每一次重构,都涉及形式-意义结构边界的变动,即边界移动(刘辰诞、李恬2013:204-210; 刘辰诞2012)。由于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不是独立的模块而是一个连续统,如果边界移动表现在较小形式-意义结构,就不易被直观识别,如单个词象征的一个形式-意义结构在运用事件中被语言规约部分允准而被重新分析为另一个形式-意义结构,这样的语义结构的边界移动从形式上直观不到,称为隐界移动。反之在复合词、词组、小句、篇章层面发生的形式-意义结构的边界移动,是可以通过形式观察到的,称为显界移动。 隐性边界的表现形式可见于 Croft&Cruse(2004)的全义边界(full sense boundary)理论和Langacker(1987:103-107;2008:222-226)的图式范畴化理论中。Croft&Cruse(2004:109)认为,一个词的全部意义潜势是概念空间的一个区域,当前识解是为其中的一部分确定边界的结果。Langacker(1987:103-107;2008:222-226)认为,范畴化存在于一个“比较事件”: S(tandard)> T(arget)=V(ector value),当T(目标)满足 S(标准)的所有规范要求时,V(向量值)=0,这时 S 被称为图式。当 S 和 T 不一致时,或者说 V 的值不等于零时,S 可以被看作一个原型,体现为 S--→T 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 T 很可能偏离 S,呈现[S--→T1--→T2--→T3--→Tn]的形式。如果偏离程度过大,就会出现[S--→T1--→T2--→T3--→Tn]--→[Tn+1--→Tn+2…]的形式,这时认知客体就会挣脱原范畴而形成新的范畴。这两种理论所描述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隐性结构边界的移动过程。以light 一词的多义性识解为例,意义边界理论从“自主意义”出发,在当前识解过程中“划定”light 意义潜势的某一个部分,即确定该部分表征的意义边界。识解给当前意义确定的结构边界不同,light所呈现的当前意义就不同。图式范畴化理论则从“标准(S)”出发,根据“目标(T)”偏离“标准”的程度确定意义结构-边界。Light 一词从表示重量的“轻”到表示音乐的“轻”,实际上就是 T(“轻”音乐)逐渐偏离 S(“轻”如鸿毛)的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副词“颇”的来源及其发展
- 下一篇:对语气词“那”中古用例的语文学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