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汉语教学隐性资源及其开发(10)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4:11:08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年 李泉 金香兰 参加讨论
(二)知识与能力资源中,外语(包括学习者的母语和师生媒介语)资源的恰当利用,不仅便于课上课下师生的沟通以及教师在海外的工作,更有助于对所教语言(汉语)进行诠释及汉外语言和文化对比教学。汉语资源的开发,则是汉语教学资源开发的核心取向,也是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教学中应随时随地结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扩展、深化和补充汉语教学内容;应结合备课不断积累汉语知识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历练自己对汉语现象的阐释能力。这是教学工作对教师的应有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将有限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时限发挥出最大化的教学效益;其基本理据是:课堂是师生沟通和交流的场所,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不宜过于受到限制,否则不利于学习者的参与和语言问题的解决。 (三)方法与策略资源是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激励性资源,更是一种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探索、尝试和提炼的“创造性资源”。这类资源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不失时机地让学习者感知汉语、汉字的内在规律性、理据性和趣味性,激发学习者的汉语情感和学习兴趣,给他们“正能量”;同时,基于海外缺乏汉语环境、学时少等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海外的汉语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如更多采取激励策略、成就感策略,适当使用集体背诵、循环复习等教学方法,适时介绍科学的汉语、汉字观,等等。实际上,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绝不应只是照本宣科的“匠人”,而应是智慧型的教学能手和管理行家。他绝不会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等不闻不问、无所作为,而是能够结合实际有所要求、有所策略,既能“叫好”也能“说不”;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课堂管理、教学要求等方面,善于与学生“斗智斗勇”,并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与配合。当然,智慧型教师首先需要自身在知识、能力、素养及教法等各方面都很过硬,否则便难有作为,正所谓打铁需要自身硬。 (四)需要指出的是:(1)在以往教学观念中,“外语”是被要求限制性使用的。而在开发汉语教学资源的视野下,外语则是作为常规的教学资源来看待的。王丹萍(2012)指出:要尊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使用媒介语的事实,尊重学生使用母语或其他媒介语进行沟通的权利,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2)在以往教学观念中,“汉语”(教材内容)主要是作为被认知、说明、训练和掌握的对象,其中虽偶有知识和技能的拓展训练,但往往意识不强、力度不够。而在教学资源开发的视野下,汉语本身就是资源开发的重要取向与核心地带,借助教材呈现的语言现象进一步开发教学资源,拓展和深化教学内容,应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理念和常规的教学手段。其基本的理据是:教材不过是语言教学的工具和语言学习的材料,师生均应放弃“不越雷池一步”的教材使用观念。而汉语资源的开发、汉语知识的积累和汉语阐释能力的不断提高,正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体现和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3)在以往教学的观念中,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与情感、传播汉语学习的理念、探索汉语教学策略等,或被视做可有可无,或被当做锦上添花。而在教学资源开发的视野下,借助汉语教学的恰当时机或具体案例,不失时机地嘉勉和激励学习者,不断探索和尝试适合特定教学对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则成为一种“无形”的教学资源,一种常规的教学策略。这类“软实力”教学资源同样可以发挥“硬道理”的作用,其价值绝不可低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