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


    内容提要: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徽州图景表现为山水、乡村、财富、书香世界的叠印,徽州男人大多具有崇“德”、好“文”、豪侠的文化风貌,徽州女人则知书达理、任劳任怨、遵从封建伦理。这些徽州图景给予我们三重启示:文学图景和现实图景相对应、文学图景因现实图景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文学图景和地域文学存在着交叉关系。
    作者简介:朱万曙,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公元1121年(宋宣和三年),歙州改称徽州,下领歙县、休宁、黟县、绩溪、婺源、祁门六县,当地人习惯称“一府六县”。从此,“徽州”府以及“一府六县”的建制一直沿袭到民国年间,其间婺源县被划归江西省,不久在胡适等人的呼吁下,又划回属于安徽省的徽州。
    徽州的山水既是美丽的风景,也为徽州人的生存预设了重大难题。这里山多田少,土质不利于粮食生产。明清两代,徽州的人口快速增长,粮食供给不足和人口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迫使徽州人只能向外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他们凭借着刻苦耐劳的精神,很快在商界崭露头角,成为了和晋商齐名的地域性商帮。徽商“虽为商贾,咸近士风”,用现代历史学者的概括就是“贾而好儒”,由于徽州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他们从小就多多少少地接受过教育,在经商过程中,他们又注重结交文人士大夫,从而让他们的故乡徽州不断地进入文人的视野里,进而成为他们经常书写的文学图景。
    今天的徽州,从行政区划上已经不再当年。婺源县在1949年被划归江西省,绩溪县也于上世纪90年代被划入宣城市。“徽州”的地名只保留在一个区的建制中。但是,徽州作为一个从唐宋时期沿袭到民国年间的地域,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积累,使之和其境内的黄山一样,在上个世纪开始引人注目,并且形成了一个以其历史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徽学”。应该说,历史学界对徽州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文学界对徽州的研究还方兴未艾[1]。有基于此,本文试以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作为探讨内容,这既是从文学研究的视角对“徽学”的丰富,也是试图从文学图景的视角展开的对地域文化的解读,期望得到学界同仁的批评指正。
    一  山水徽州
    就地理位置而言,徽州位于今安徽省的南部,因其在长江以南,故也属于“江南”;而在安徽,它则被称为“皖南”。徽州境内多山,著名的黄山以及道教名山齐云山都在其辖区内;新安江源自徽州,流经千岛湖,再入富春江,是通往外界的重要水路。这样的地理形势,使得徽州偏僻而不闭塞;既保持着世外桃源的宁静,又不乏江南的秀丽风光。这一切,使得它自唐宋以来就成为众多文人流连驻足的所在,并且将它书写为美丽的文学图景[2]。
    徽州山水秀美,引无数文人竟向往。据嘉靖年间编纂的《新安名族志》记载,任昉“为新安太守,尝行春,爱富资山水之胜,遂家焉。后名其居曰昉村溪,唐太宗九年,又改其村为任公村,溪为任公溪。”[3]而发现徽州的山水之美、加以描写并表达喜爱之情的作品也早已有之。北宋诗人苏舜钦有诗云:“新安道中物色佳,山昏云淡晚雨斜。眼看好景懒下马,心随流水先还家。”诗作不仅表现了徽州景色之佳,还表达了诗人以此为家的心境。
    如果说在宋元之前,文学家对徽州山水之美的发现和描写还很有限,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足迹遍及各地以及他们和文人的频繁交往,前来徽州游览的文人骚客越来越多,许承尧《歙事闲谈》之《王弇州诸人游歙》条记载:申时行、徐渭、王世贞均曾到过徽州,“王弇州游歙,过千秋里,访汪伯玉,淹留数月。过潜溪,宿故友汪如玉家,赠以诗。又为如玉兄珩作传。续稿中有《与南溟肇林社唱和》诗”。徐渭游徽州,“登齐云,还浙,道中无一诗,乃自嘲一绝云:系马梅花索酒时,溪山遥映酒家旗。如何每到堪题处,不解吟成一字诗?”[4]《徐文长三集》中,此诗诗题为《予自浙抵新安,登齐云,道中旅馆颇多奇景,而不成一字,至衢自嘲一绝》[5]。钱谦益于崇祯十四年(1641)曾经游览徽州,作诗30首[6]。诸多文人纷纷踏足并题咏徽州,这个山水胜地的文学图景也越来越多地被叠映出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