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余嘉锡与《目录学发微》(3)


    三、《发微》之结撰
    我们知道,古典目录学是以中国古代的书籍文献目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传统学问。我国古代的书籍文献浩烟海,历代见于著录的各种门类的著作汗牛充栋。如经学、史学、小学、地理、金石、诸子、小说、医方、天文历算、艺术图谱、道书、佛书、类书、丛书等,门类众多,难以尽举。面对着如此众多的古代典籍,如果没有目录书作导航,欲读书治学,岂不是“孤舟泳海,弱羽凭天,衔石填溟,倚杖追日”(以下引文除有特别说明者外,均引自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一书)吗?因此,目录书就作为引导学者知道如何读书治学并指示门径而产生了。学者若掌握了目录书“将使书千帙于掌眸,披万函于年祀,览录而知旨,观目而悉词,经坟之经术尽探,贤哲之睿思咸识。” 所以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清末,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一书中强调指出:“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之本,事倍功半。”可见古代学者对图书目录的重视以及图书目录对人们读书的指导作用。
    同时,通过阅读目录书还可以知道这些书籍产生的时代,书籍的性质和内容,以及历代书籍的存亡和散佚;还可以了解一代学术的盛衰,考辨学术的源流;还可以丰富学者们关于书籍各方面的知识等。因而,目录书具有理论和实用两方面的价值,为用极广。但是,我国传统的目录书在编制、分类和内容等方面都比较芜杂,因此,要利用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能不了解目录书的性质、体制、作用及其沿革。在阐述这些问题的同时,也要评论各书的利弊与得失,为初学者拥蔧前行,导夫先路。也就是,要利用好目录书,必须先通目录学。
    《目录学发微》是近代目录学书籍中颇多创见的一本书。余先生深感:“吾国学术,素乏系统,且不注意于工具之述作,各家类然,而以目录为尤甚。故自来有目录之学,有目录之书,而无治目录学之书。”于是,他从目录学这个纷繁芜杂的系统之中梳理出一个简明清晰的目录学框架来。该书从目录学之意义及其功用;目录释名;目录书体制;目录学源流考;目录类例之沿革;古今书目分布异同等方面予以深入地探讨和总结。该书被杨树达先生誉为“透辟精审”之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