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精英·传承人——以甘肃莲花山花儿会调查为例(8)


    (三)口头传统的传承情况依然严峻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最重要的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这样传承人的培养成为关键环节。
    马金山的花儿艺术学校从2004年创办以来学生逐年缩减,传唱的人更是越来越少,尽管老人个人的文化自觉意识特别强,他自己制作东乡族传统乐器咪咪等,自学演奏二胡,并四处学艺拜师,积极吸纳优良的文化因素,纳入到东乡族花儿演唱中,但是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花儿的传承语境渐渐消失,传统的花儿逐步淡出民众生活的视野。
    汪莲莲自己举办的花儿擂台,每年的费用六千元左右,对于一个农民家庭而言,是非常可观地开销,但是他们觉得无所谓,自己孩子也非常支持,他们在艰难地环境中传承者,这个传承链非常脆弱,很容易出现危机。
    总之,随着国家“非遗”保护政策的推进,代表性传承人的自觉意识崛起,各地政府积极介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文化事象的发展起了主导与重构的作用,但是口头传统的传承却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希望各有关部门可以有效地保护与促进民间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①] 参见王鸿明、丁作枢:《莲花山与莲花山花儿会》,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②]张紫晨:《中外民俗学词典》,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25页。
    [③]《莲花山、花儿之夜、朗仓活佛》,陈仁川,日记。http://crclz.blog.163.com/blog/static/157959320081018115554469
    [④] 2013年7月8日至13日,毛巧晖、马秋晨、黄莹、申美等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国情调研项目在甘肃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调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