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中国文学场域视野下文学评奖综合考察的理论发现与问题(3)


    三、作为事实论据的发现以及初步观念(二)
    1.国际文学奖与国内权力场内文学场的互动与印证
    笔者以为,国际性诺贝尔文学奖和安徒生奖,在我国语境下被关注议论的性质绝非纯粹原初发生意义的,事实上成了中国人理解的国际奖项和中国问题,具有互动和印证的合理性。
    先说印证。印证指国内权力场内文学场核心性的政府奖部分,其选拔原则及标准以不断调整方式实现稳定与动态的结合。诺贝尔遗嘱中将文学奖颁发对象设定为创作出”在文学领域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作家。在颁发给作家而非作品的前提下,遗嘱提出了“文学领域”“理想倾向”“最杰出作品”三个关键词。作为评奖和颁奖机构的瑞典学:最常使用的词是“理想主义”(Idealist)。这并非出自诺贝尔遗嘱,而是瑞典学:早期对”理想倾向”的一种解释。在漫长的评奖历史中,诺奖组委就遗嘱中的”理想倾向”有过几个关键性阐释。最初将其解释为对于20 世纪初社会传统秩序的维护;20 世纪30 年代后解释为“对人类的深刻同情”和“广泛的博爱主义”;20世纪50 年代后,解释为“文学的开拓者”;20 世纪70 年代后至今,评委逐渐放宽“理想倾向”一词对评奖的限制,开始注意到“地方上的文学巨匠”;近年来,诺奖评委又有将目光投放到文学殿堂之外的趋势。[13]笔者曾经在《百余年诺贝尔文学奖价值导向的历史演变分析及启示》中对此概括为:可见,诺贝尔在遗嘱中所提到的’理想倾向’时至今日,已经被诺奖评委会诠释为一种多元的价值导向。而且发现:”诺奖与主流文学观念的双向影响”,体现了对待文学冷热的独特立场,以冷来看,有两种冷,第一种冷,指诺奖常颁发给那些读者并不广泛、人们知之甚少的作家,第二种冷,指超越了一般对文学的传统理解,呈现为特异的文学现象。诺奖正是通过与时代主流文学观念的双向互动不断塑造自身品牌,同时也不断施加自身在全球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这个现象与我国政府文学奖从《讲话》的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对举模式,到当代以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主要模板得到不断变化性阐释很相似。准则基本稳定不变,运用中的阐释不断变化。可以推论,但凡发生较大影响的文学评奖只有保持稳定性同时又保持阐释的自由度方可持久。诺贝尔文学奖这个立场与变化性阐释,是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各种场合言语表述以及颁奖对象和颁奖评语中体现的。中国政府文学奖的阐释主要体现在颁奖评语中的潜在变化。
    再说互动。互动指我国文学进入诺贝尔文学奖视野和诺贝尔文学奖影响了我国文学。当代中国有实力的在世作家向往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得到广泛关注就是证明。安徒生奖也如此。曹文轩2016 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人们几乎都如此感概:中国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的好作品已经站在了世界最高美学平台上。评奖具有示范引导作用,有多方面影响和效应。有茅盾文学奖研究者提出过”写作导向价值”现象,例如范国英在《制度·文学制度·文学评奖》中指出,就文学评奖而言,要分清文学评奖制度下的写作和以文学评奖为目的的写作。以文学评奖为目的的写作,是评奖制度诸多影响之一种。
    2.权力场之内文学场与民间文学奖之比较性考察的发现
    笔者近年来对民间性质的小小说及其金麻雀奖有较多研究。对于小小说暂用”活动”而不用”作品”表述,缘于小小说文学体裁尚未搞清楚,凭借怎样特性可列入文体秩序、审美特点如何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虽说如此,作为民间热爱文学人士倡导的参与者(阅读者、写作者、谈论者)的广泛活动确实发生了。”小小说是平民艺术”的涵义可理解为:向往和尊崇艺术,将这种写作范式直接定于艺术位置;在认定小小说为艺术的前提下,将范围划定在平民而非精英以及专门以写作为职业的作家,让操持小小说的非作家的其他职业的人们,因写作而具有艺术家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说小小说是活动,除一般文学活动论涵义之外,更在于倡导者依托刊物举办了网络公众号、讲习班和文学评奖等。金麻雀奖即为活动之一。该奖是小小说领域内公认的最高奖项,于2003 年由《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小小说出版》和郑州小小说学会联合设立。该奖项以每位作家在规定年度内创作发表的10 篇作品为参评单元。至今已经评选了八届。它是文体内的奖项。此奖以自觉的引导性区别于一般民间文学奖。遴选宗旨先后有变化,先为:”为遴选精品,推举名家,促进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此后”……文学事业”修改为”小小说事业”;再后则将这段话去掉,改为”为促进小小说创作的繁荣兴盛”,强化了“创作”“为倡导文体,推介作家,促进小小说创作的繁荣昌盛”等。归纳金麻雀奖全貌和过程,笔者以为,倡导者强调“作家”“创作”“文体”三者,体现了最初制定的”艺术”目标。呈现了如下特点:其一,编辑作为评奖主体,促使文体建构不断深入;其二,评奖范围扩大以体现影响力;设奖数量收缩以体现标高性;其三,标举作家身份使平民不再与文学分隔,形成努力向精英体制靠拢的事实。其结果就是鲁迅文学奖凭借其文体扩展性质将小小说奖项纳入其中。[14]连续两届空缺后,终于给冯骥才的小小说集《俗世奇人》颁授了该奖。从逻辑上来说,小小说文体得到了国家奖项的认可,证明了小小说金麻雀奖的地位和价值。
    综合考察数据分析和上述情况可见:政府文学奖与民间奖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评奖总原则稳定和具体语境阐释的动态变化相统一的规律。小小说以确立文体合法性、合理性不断调整评奖原则;以最初”扶持新人”逐步向确定作家身份转变,以求平民可为作家的事实。不同点是:其一,政府奖的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评奖结果多有争议,金麻雀奖评奖从未引发争议。主要原因可能是民间属性使其意识形态性较弱,加之小小说文体短小和大众化语境,难以容纳宏大主题。从获奖评语的关键词属性看,思想性语词,诸如“国家”“社会主义”“爱国”等语词没有出现,相比茅盾文学奖,也没有出“中国”“人民”“民族”“现代性”“家族”这样的宏大字眼。较高的思想性语词词频依次是:生活、现实、人性、文化、社会、历史、人生、传统等。其二,虽然此奖有向精英话语靠拢的趋势,其中也有过弱化这种靠拢的时期,但总趋势确为精英化。获奖数量和获奖者分析显示,写作小小说取得文学成就进入主流精英话语体系的人数不断增加,小小说内部精英化已获成功。
    综合以上发现,大致可概括出如下基本结论和观点:1.中国当代语境下的文学场性质为权力场之内的文学场。政府文学奖项占据主导地位,体现和承载了国家意志,立意在传承民族精神,希冀实现鼓舞人们进入新时代的导向作用。这是集我国漫长的历史与当代现实而成就的具有”自主的获得”性的结果。2.政府文学奖以各自所占位置并经过配置形成了具有影响力和高层次性评奖原则和基本标准,是文学场内文学之圆心,具有号召、宣传、影响以及吸纳等重要作用,是重要的文化资本,也是权力场运行机制必然产生的效应,此即“场内部占统治地位的评判标准”[15]。3.文学场的圆心部分之外的国际性奖项以及民间奖项所发挥的作用,呈现为双向性:国家文学奖具有导向和吸纳性;国际奖在国人理解中也具有了被国家文学奖吸纳的作用,民间奖被圆心性的政府奖吸纳,具有主动投入其运行轨迹的意向和特质。4.文学评奖作为文学场特性的重要体现,遵循文学场自主运行的逻辑,即在艺术特性和权力资本的两极摆动和游移,体现在体裁倾斜与变换、题材与风格、思想与主题等各方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