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贾奋然:文章分体文论整理之路径与价值


    中国古代文章文体蔚为大观,除了广义指涉的诗、词、曲、赋等“纯文学”文体,还包含章表奏议、诏策檄移之类的公牍文,书信笺记之类的书牍文,颂赞祝盟、封禅之类的祭祀文,诔碑哀吊之类的哀吊文,论说序跋之类的论说文,铭辞箴言之类的鉴戒文,谐辞隐语之类的谐讔文等众多文章类型。这些文章文体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具有一脉传承的文体名目,相对稳定的体要体势,各自不同的功用目的,是中国文章学谱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学科分类和“纯文学”批评范式的影响,在文学体裁“四分法”的狭小视域中,许多古代实用文体被屏蔽在文学大门外,它们在文学史料整理中被遗漏,在文学史书写中被删除,逐渐淡出文学观照视野,成为被遗忘的历史陈迹。“他者”视域严重地割裂了中国文章学话语和中国文体学话语的完整形态,系统地搜集整理历代文章分体文论的基本史料,可弥补中国古代文体学资料整理之遗漏和缺失,为重建独具中国特色的文章学的完整面貌、建构当代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文体学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文章分体文论整理之缺席
    文体学资料整理是文体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石。目前学界关于分体文论资料的整理大体依循近代以来所形成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法的格局展开,对历代诗话、赋话、词话、曲话、小说评点的资料整理较全面,且蔚为大观。这一方面是由于古代诗话、赋话、词话、曲话、小说评点等文献较丰富,具有较多独立的专书专篇,相对集中地存在于集部、子部文献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些文体在近代以后被视为“纯文学”,地位迅速提升,受到学界普遍青睐。四分法中的“散文”属于中国文章大宗,是续接中国古代狭义“文章”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体类型;但受到西学观念的深刻影响,现代意义上的“散文”主要指具有审美意味的叙事文、抒情文和小品文等,虽融合了古代文章的一些独特审美特点,但已排除古代众多兼顾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公牍类、书牍类、祭祀类、铭箴类、哀吊类等文章文体,范围大幅缩小,在内在精神上亦消解了文章“文道合一”的价值取向。由于现代“散文”与古代“文章”观念之错位,历代散文理论的资料整理相对滞后,而文章分体文论资料则混杂在散文理论的整体文献中被湮没,大量散见于经史子集四部文献中的文章文体学史料未被发掘,目前尚未见历代文章分体文论的系统整理成果。
    当代学者王水照《历代文话》(2007年)首次搜录整理了宋代至近代重要文话著作143种,使文话与诗话、赋话、词话、曲话、小说评点等鼎足而立,填补了文章学理论资料整理之空白,但全书以时代和作者为序编排,未作分体文章理论类编,亦未收录宋代前的文章学史料和具有发生学意义的文章学早期文献。余祖坤《历代文话续编》(2013年)在《历代文话》的基础上增收了明清至近代文话26种,亦未作分体编撰。张伯伟主编的《中华大典·文学理论典》(2008年)在文论部中有“类别”之目,但以作者为序编排文献,未凸显文章文体理论独立成类的意义。曾枣庄《中国古代文体学》(2012年)从四部搜集、整理历代文体学资料,卷帙浩繁,史料翔实,但未对文章理论文献作分体整理。
    文章分体文论整理之路径
    与诗、词、曲、赋等文体有大量独立形态的诗话、词话、曲话、赋话不同,文章分体文论的专篇专书并不太多,更多是以零星、片段的形式散见于浩瀚繁博的四部史料中,以潜在文体观念或明确文体理论而存在,涉及名称内涵、文化内蕴、源流正变、经典篇目、体势体要、功用目的、价值取向等诸多层面的内容,吉光片羽,却弥足珍贵。基于四部所散见的丰富文章学史料,文章分体文论的搜集和整理有以下路径: 经部中有丰富的文体发生学和文化学史料,涉及文体名称、言说语境、体式雏形和文化内蕴等内容。如《易》之《兑》《姤》《夬》《革》《节》等卦辞爻辞中隐含着说、诏、章、表、议、书等体的基本文化观念,《尚书》蕴含着公牍文体发生学史料,《三礼》保存着颂、赞、祝、盟、诔、碑、哀、吊等与礼制相关的文体的名目、体式和观念,《春秋左传》记载着铭文、盟辞、檄文、诔文、箴言等文体的基本体式和文化观念,这些混杂在经学中具有原初情境的文体学史料是我们研究古代文体学的宝贵材料。
    史书的人物纪传记载了章表奏议、诏策檄移、铭诔箴祝、谐辞隐语等文章文体的许多文本史料、写作情境和逸闻事迹。《史记·滑稽列传》是谐辞、隐语研究的重要史料,《礼乐志》多有与礼制相关的文体学史料,《史记·封禅书》是封禅文理论的重要史料支撑。史书中的《艺文志》《经籍志》具有目录学意义,隐含文章辨体史料。
    集部中的总集和文论保存着较集中的文章分体文论资料。总集不仅分门别类地保存着历代文章文体的作品史料,建构了各类文体的经典文本秩序,其“序说”论各体源流、作家作品和体势体要,是分体文学史和分体文论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文论专书有更系统的分体文章理论史料,涉及“释名以章义”“原始以表末”“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等诸多层面。
    子书兼采辩、难、说、隐语等多种语言模式,还隐含着铭、吊、祝、诔、封禅、颂等文体的文化学观念的史料。子部中的类书汇辑了相对集中的文章文体学史料。如《艺文类聚》“杂文部”、《北堂书钞》“艺文部”、《太平御览》“文部”、《玉海》“辞学指南”、《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等分类保存着各体文章的经典作品、创作本事、文体思想、文体理论的史料,但这些类书皆为“百科全书”似的大型通录,其中涉及的文章分体文论资料条目有限。古代未见专辑文体学史料的类书。
    古代字书对文体名称的训释为文体学提供了字源学和文化学的史料。如许慎《说文解字》用音训方式训释了许多文体名称的原初含义,刘熙《释名》的《释言语》《释书契》《释典艺》系统地考释了文体名称意义及其来源,这些都是关于文章文体“原始”和“释名”的重要文献。
    文章分体文论整理之价值
    文章文体是积淀着民族记忆和文化精神的审美形式,从浩瀚的四部中分门别类地发掘、遴选、梳理文章文体的理论文献,汇辑历代的颂文论、赞文论、祝文论、盟文论、铭文论、箴文论、诔文论、碑文论、哀辞论、吊辞论、谐辞论、讔论、论文论、说文论、诏文论、策文论、檄文论、移文论、封禅文论、章书论、表书论、奏文论、启文论、政议文论、对策文论、书牍文论等分体文章学的基本史料,将片段零散的文体学史料按时代脉络连缀成整体,并对各体的历代文献作序说,勾勒各类文体的观念演化简史,潜在地构建了各体文章较完善和系统的学术体系,为中国文章学体系重建和各体文章的历史研究、理论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
    历代文章分体文论资料整理也可为中国文体学、中国散文学研究提供史料支撑,在续接古今散文学和古今文体学的现代境遇中助力文章文体的历史形态、审美特征、文化精神和价值旨趣的研究,这对于建构当代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散文形态和中国文体学形态,促进当代散文和文体学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中西文体学交融碰撞的现代视域中,我们应重返中国文体学自身的知识结构、思想脉络、审美形态和价值谱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尊重中国文体发展的历史事实,以西方文体学为参照而非以之为准绳,探索不同文化中文体话语的异质性和同构性,在中西文化、文学、文体的比照互鉴中,激活中国传统文体学资源,吸收中国现当代“纯文学”成果,融合西方文体学有价值的思想,传承、发展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文体学话语形态和理论体系。这是文章分体文论史料整理的意图旨趣和重要价值所在。
    (作者:贾奋然,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