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伟大批评家别林斯基曾站在他所处时代的风尖浪口之上,高傲地向世界宣布:“俄国没有文学”。 最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怎么会没有文学呢?俄罗斯不是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普希金...
中国的文学语言,以及整个书面语言,“五四”前后有一大变,从文言变而白话。其实,单讲白话取代文言,问题并不能够讲清楚。一方面,白话写作绝不自“五四”或现代起。中国的...
作者简介: 李洁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甲乙一瞬 “甲”为甲申年,“乙”为乙酉年。两个年份紧挨着,在干支中分列第二十一、二十二位。干支历时,六十年一轮回...
作者简介: 王德胜,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整个20世纪里,中国美学以一种逐步自觉、开放吸收、持续展开的建构姿态,在学科形态改变、理论话语转换与转换方式等方...
不能不说,自己的文学观念正在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有时并非自己所愿,而是情势所迫。中国的文学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几种文学力量分而治之的状态已经成型。讨论文...
文学批评史证明,文学批评是一个古老的存在,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之中不断地与各种文学观念相生相应。不论是林黛玉、阿Q还是堂·吉诃德、安娜·卡列尼娜,不论是崔莺莺、还是...
作者简介: 曹晖,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一、视觉形式的发生 对视觉形式发生的考察需要以形式的发生理论作为基础。对于形式的发生历史上存在着多种认识,最典型的...
在谈论“知识分子写作”之前,我想说明一点的是,如果这个命题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如果撇开“知识分子”本身种种令人怀疑的东西,如果是在最积极的意义上谈论,我愿以我自己...
方勇教授《“新子学”构想》一文10月22日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引起学术文化界广泛关注。该文论述了三个问题,我只想就其中“‘新子学’将承载‘国学’真脉,促进传统思想资源...
文学不是用来复制日常生活或拉平生活的,作家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叙事中由最真实的困境出发,用深达灵魂核心的书写直抵存在之层面,去伪存真,呈现最深切的生存体验和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