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套盒”之中:某些结痂的疼停在了风停住的地方

http://www.newdu.com 2024-01-04 《北京文学》 李浩 参加讨论

    

1

仲星星的《看海如风》是一个“套盒”。她把故事发生的“当下”当作套盒的最外层,而里面被装入的,则是成江的“历史故事”,是她的成长和旧岁月里的种种发生。里面的部分自成体系,它向我们部分地揭示着,成江为什么是现在的成江,在她和贝贝的男友邵杨之间又曾有怎样的一段过往……在这篇小说中,外层的“套盒”很轻易地被拿开了,仲星星希望我们更多地注意到内部,在里面的“套盒”才是她重点要说的所在,里面的关于主人公成江的“历史故事”牵连着她在当下所有的行动、心思和“微表情”,只有理解在成江身上的记忆沉淀我们才会更好地理解当下这个故事,才能更真切、敏锐地懂得,为何如此,在她和他们之间……

不,在仲星星的《看海如风》中我们不会读到激烈的冲突对抗,不会读到香港电视剧“豪门恩怨”中多重关系尤其是爱情关系的纠结纠葛,在她的这篇小说中有的只有微澜、只是微澜,是那种神经末梢在幽暗中的轻微颤动,是心理和心思,是……《看海如风》起于平淡归于平淡,它的外在波澜几乎只发生于杯水之间,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却始终有一种小小的壮阔感:是成江的心一直在起起伏伏,是它在构成小说中的涡流。以它构成小说是极具难度的,然而仲星星却写得风生水起,津津有味。它让我联想起韩东的一篇小说《在码头》,那篇小说堪称将“无事生非”做到极致的一个典范,同样是杯水微澜,韩东却写出了悬疑性和“惊心动魄”的味道。是的,仲星星《看海如风》没有在悬疑性和惊心动魄上特别着力,她着力的,是心思的动和它的按捺,是按捺中的不甘、疼痛和滋味种种。

这,其实更具难度。对于小说的写作而言。

2

我们似乎无法把《看海如风》的故事只看作是一场旅行。尽管仲星星通过故事的方式向我们强调,它关于旅行,讲述的是成江和她的丈夫赵俊清在表妹贝贝的怂恿下去海边游玩的故事,贝贝男友邵杨的母亲在那里开了一家民宿……我说我们无法把《看海如风》的故事只看作是一场旅行是因为这个故事的套盒感,是因为它的里面有太多太多的褶皱,更多的故事和心思其实是在褶皱中藏身,与表层的简单故事构成呼应、分岔和交织。深度和深意,便是在这些褶皱中的多层填充物之上得到了强化和呈现。

我可能会把仲星星《看海如风》看成是心理小说,尽管它并没有大段大段的心灵独白,并没有让成江“敞开心扉”地言说心底波澜,以及对人对事的种种计较,即使写到成江受到吴佩佩的某种伤害将成江的纸团撕碎的那段,她也是以一种克制的、节制的、轻描淡写的方式来完成的:“从那时开始,成江就讨厌她了,讨厌她在男性面前落落大方的样子,讨厌她把自己小心翼翼递上去的纸条,像垃圾般对待。”之所以我还会把仲星星的《看海如风》看作是心理小说,是因为它始终是以点到为止的方式处理着人物的心理,因为它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心理动因展开,因为,小说的波澜重心始终落在主人公成江的心理心思上。故事所有的线都可以朝着成江心理的内在来集中,无论是成江父母关系和家庭旧事,无论是成江最初和邵杨的遇见还是邵杨对吴佩佩的追求,无论是她寄居于姑姑家对姑姑、姑父暗暗算计的发现,无论是她与丈夫赵俊清之间的甘与不甘,满意和遗憾——一场旅行使原本有的部分得以悄然放大,成江,在这一旅程之中也变得更为血肉丰满。

3

文字,最后。仲星星有意使用短句,有意使用逗号而不是更短促的顿号,更有意味的是,她用出了一个词,“本可”:成江本可走上前,趁着这份难得的安静,满怀毁灭的冲动,希冀,与痛苦,走上前。如风一样,飞快地提问、刺痛与控诉。随后才能辨析,什么是她想要的快乐……“可她静止了。风来过,很快又停了。”

耐人回味的结局。也就是说,如果仲星星不将这段故事写出来,我们将无从知道在成江那里曾经有过的任何发生,那些发生始终是杯水微澜,始终处在一个可有可无、远看似有近看则无的状态,而且,所有的发生似乎都构不成事件,都不是对日常生活造成剧烈影响的转折——成江对邵杨的小小心动构不成事件,它甚至都构不成爱,如果不是仲星星写出,就连邵杨都可能并不知道有过如此的发生;吴佩佩撕碎成江递过来的纸条也不构成事件,它没有故事上的后续,只是悄然地在一个人心里生出了疙瘩,仅此而已。姑姑姑父在夜间的算账本质上也构不成事件,我们同样没看到故事的后续,他们所做的也许只是记下,让自己记住并同时对成江的父亲构成提醒,也是仅此而已。行至海边的旅程不构成事件,包括他们之间的种种交流以及“脚丫子泡海水、喝葡萄酒”之类,包括“今天的赵俊清也很怪”——它同样不存在任何的后续,因为风来过,很快又停了。仲星星写下的是那些不构成事件、不直接影响生活走向的故事,可是,她知道,风来过。这风中还曾夹杂过不为人知的冲动,希冀,与痛苦……

我把仲星星《看海如风》看成是心理小说还基于此:生活的日常是那样平和平静,仿佛从未有过出人意料的发生,仿佛太阳每天都是旧的,仿佛一场旅行也不过是平和平静甚至平庸的又一延伸,但,对于那些经历者也许不是,对于她和她的内心也许不是。是的,《看海如风》中成江的经历、记忆以及她的此时生活与大多数人的生活并无二致,她们这样过着并且还会这样理性而平静地过下去。至于“男人的快乐,女人的快乐,真正的生活,所需要的快乐”——往往是一场刚刚生成便已停歇的风,不构成也不应构成提问。

——可是,真的不构成吗?

林语堂说,小说的写作应当是“对我们习焉不察的生活的一种警告”。我觉得《看海如风》所要做的,便是这样的警告。

4

仲星星应是新人。她在这篇小说的写作中,呈现了某种的才情和设计能力,包括细节的把控能力。我要的赞许和夸耀已经在前面的文字中基本完成,在这里我想以一个同样的匠人身份,对她的小说提一点儿小小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这种“套盒”结构的选择,我个人觉得外面的这层与里面的那些层之间的隔开有些太过明显,少了点有意的拉回和穿插。成江的成长故事完全是大片的、自我凝结的,它的中间似乎已经脱离了正在进行的旅行——多少,它会有两个故事分别讲述的嫌疑。在讲述中,我们如果时时提醒阅读者“他们正在车上行驶”可能会更好。

二是吴佩佩可以看作是一个被插入的重要人物,她是重要的,并且可以与成江以及贝贝之间构成张力——但仲星星对她的处理随意了些,我觉得她应当在后面能够被重新提到,并且我们也该知道她后面又经历了些什么——我还是觉得,无论是人物还是出现在小说中的道具,都要尽量用透用足,“榨干它的价值并榨干它的剩余价值”。现在,让她不参与后面的故事并不知所终,我是不够满意的。

三是有些细节,还可以做得更细一些,更深入也更能展现人物心理的描述并不多,尤其在一些关键的点上,作家应当竭尽全力地进行描述并建筑深意,让阅读者能在那些关键点上投入、沉浸,并将自我投射进去……我赞赏仲星星在最后部分戛然而止的设计,它见才情、见敏锐,但在故事中段,应当有一至两处充分展开的细节尽最大力量将人抓住——我相信仲星星是能够做到的。轻盈和凝滞要有结合、搭配,否则,它就会失去了艺术的部分魅力。

希望仲星星的写作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