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客路赣南》:采菊东篱

http://www.newdu.com 2024-01-04 文学报 简心 参加讨论

    

没有翻开《客路赣南》之前,先是想了一个庸常问题:读后感吧,叫一个什么题目可好?《客路赣南》快要看到结束,“采菊东篱”作为题目的念头跳了出来。

因对于书中所写植物比较陌生,尤其需要了解芦箕、芦芒和木梓。我联系简心,通过种草团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我知道一种叫做芒箕的植物,简心告诉我,芦箕芦芒较芒箕低矮,芒箕更高。至今,她依然清晰记得:远处村里炊烟此起彼伏,背起芦箕、芦芒,回家的感觉。而木梓,是客家食用油的主要来源。木梓油用途广泛,这几年也成为了客家经济来源之一。我在电话这头,听着简心介绍,一边看简心的《寒露籽,霜降籽》。

如果用色彩来比喻赣南呢,赤橙黄绿青蓝紫,作家心中,赣南或许是蓝色的吧?简心在《念花在花》中写到:“初中在上犹中学,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说竹节草有一种鸭跖蓝素,可以提取染料,日本生产一种蓝纸,就是将纸浸在这种染料里。于是对那纸生出猜想,戴望舒的雨巷姑娘,是不是就撑着这样的蓝纸伞呢?同时又担心我家那头可怜的黑母猪,吃了那么多染料,它怀的崽会不会忧郁得发蓝呢?”

《说文》:“蓝,染青草也。”《诗·小雅·采绿》:“终朝采蓝。”《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白居易“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是我们的传统更是传奇。与蓝色如出一辙的,还有青白瓷。也曾看到一个纪录片,记录显示在北欧一些城市建筑外墙,多有中国古典青花瓷图案,分外醒目。那么远隔重洋的中国蓝,和漂洋过海的客家有多少关联呢?多么盼望有必然、内在关联,客家更像大地上随处的草和随处的花,秉持难以想象的蓬勃、顽强生命力,落地生根,生生不息。千山万水,共同分享中国蓝,分享来自东方的传奇,分享来自东方传统的古典美学。

远隔千里,手机两端要说的话似有许多。我对简心说:后悔没有按下录音键,我访你谈直接访谈录,读后感不用写了。我在河南生活,简心客家根在中原,这本书写客家,很有意思的事。我想我看《客路赣南》,带着或许与众不同的心理。我说不上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饶有兴趣,也许是想通过简心了解客家赣南的真实历史,他们从中原带去了什么,在赣南又保留了什么。中原和赣南在风土、习俗,农耕文明,乡村秩序等均有许多相近与不同,不一而足。简心说:赣南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第一站,是客家民系发祥地和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客家迁徙闽粤的通道,由闽粤再度漂洋过海,走向海外。也由此赣州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客家原乡”之美称,至今,那里仍有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600多幢客家围屋。赣南是简心家乡,离开家乡多年,父母乡亲劳作的辛苦,劳动的喜悦,收获的期待和幸福,牢记在心,历历在目,没齿难忘,并成为作家巨大精神财富和写作动力。为此简心多次回赣南,所写就的《客路赣南》浓缩了赣南客家鲜活的生活,一本集子中几乎每一篇章,都有若干标题,家乡让她思绪万千。通过《客路赣南》,我们再一次强烈感知客家沧桑历史,以及她对于赣南大地慷慨馈赠之感激,和对赖以生存的赣南大地之敬畏,亦深切体会简心对于养育她的赣南家乡的赤子深情。

说来巧合,几年来有机会出差福建,江西、广东,有客家居地我多有留意,也因此吃过客家饭,喝过客家茶,听过客家古音,客家居民通用客家语,我无法描述那是什么样的韵律。一次在福建看到客家居地院墙,普遍现象是都嵌有一块砖,砖上刻记南阳李家、濮阳杨家,以此说明祖上从中原何地迁徙而来。那天我久久站在那里,竟有些恍惚。李叔同1914年留学日本期间创作《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取调于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的《旅愁》,如今在日本,《旅愁》传唱不衰,而《送别》则已成经典骊歌。年华似水,家乡故园深情,沧海桑田,乡关何处?却原来,千百年间,故乡故土由来已久,镌刻于时间大河、岁月褶皱深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