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2023年第4期《十月》,在刊物封面要目见到冉正万的名字,因他是活跃在当代文坛的贵州作家,我就想到贵州。想到贵州,自然会想到这里的山多、山高。同时会想到现代小说家蹇先艾在短篇小说《在贵州道上》写的:“从这山到那山,看着就在眼前;但中间距着几百丈的深壑,要经过很长时间才到达对面。”除了山高,还有水深,这都是人在前行的艰难险阻。看到冉正万的中篇小说名叫《两座桥》,就自然也会想到贵州的桥。 自2001年以后,贵州有了高速公路。贵州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山高水深给人前行带来的阻难,自然就越来越少。北盘江大桥,桥面至江面565.4米,被吉尼斯官方认证为世界最高桥。紫云县的火花特大桥,全桥长达4075米,它是贵州,也是国内最长的山地高速公路大桥。在世界高桥前100名里,中国占80座。在这80座里,又有50座在贵州。这样贵州就有“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称。有了这翻天地覆的变化,有了这些高速公路,有了这些桥,那些开车在高速公路行驶南来北往的人,在山高水深的贵州就产生“过高山犹如过平地”的舒畅感。在这样美好的时代背景下,作家创作这篇历史题材的《两座桥》,就会产生特别的现实意义。 作品讲述1885年贵州余庆贡生李光斗建议并促成民办官助修桥的故事。从时间上看,距今已有138年历史。从地理环境、历史事件、风俗传说等描写来看,作家显然在虚构之外做足功夫,这给小说带来真实的特征,是把非虚构与虚构融合得很好的佳作。让读者从中既感到历史性的真实,又饱含当代的精神意味,觉得作家既是在写历史,也是在写现实。故事营造的氛围让读者身临其境,让人阅读时不会产生感情的隔膜,而是和作家产生心与心的相通。 李光斗是一个读书人,以今天的眼光看,他是知识分子。祖父、父亲、李光斗三代都是贡生。他祖孙三代都是在二十岁左右就取得岁贡,比起七十一岁才取得贡生的大文豪蒲松龄来,李光斗三代要是生长在今天,肯定是学霸、精英,肯定会成为国家某领域的栋梁之材。 可惜,他们生不逢时。在那自然环境恶劣,充满动乱的历史年代,李光斗的祖父李拣,虽然考取秀才,要赴省乡试,由于杨先锋河上没有桥,为了少走两天路,祖父就坐船渡河。谁知在河心翻了船,祖父因此受到惊吓而失去锐气,从而错失乡试的良机。接着疾病缠身,在知天命之年就离开人世间。父亲李庭泰,因守孝及在白莲教支派花灯教起义的乱世,为保全家人的性命,就带领家人逃难。最终一事无成。李光斗虽比祖父及父亲幸运,但也只能教书育人。并靠自己的能力,成为龙场学堂堂长。李光斗一家三代的命运,表现出恶劣自然与动荡时代给读书人造成的生存发展艰难。 从李光斗的祖父渡船沉船的遭遇,显示当时贵州深山河上没有桥给给当地人造成通行的困境。这困境让当地人早就想修桥,苦于这里的人穷得连盐巴都吃不起,哪里又还有钱来修桥呢?于是,就有李光斗为首的乡绅,为修桥而一直奔走呼号。1885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签署《李巴条约》,中法停战。但龙场由于偏远消息闭塞,仍然继续征缴军粮。局势的变化,使李光斗的造桥的建议终被采纳并付诸于行动。修桥的资金终有了着落,以当地土绅商贾捐助为主,缺额由龙场已征缴军粮补充。于是,龙场学堂堂长李光斗就告诉颜玉广,将同时修建杨先锋大桥和马渡河大桥。 对于李光斗和颜玉广来说,修建桥的意义有所不同。对李光斗,建桥能使商旅与百姓通过这桥,直抵对岸如平地,不再跋涉劳顿涉水犯险。从而达到满足“关怀利济福苍生”的心愿,成就一个读书人的功德。而对颜玉广和他的徒弟们,则可以打通壁山派的过去和未来,使他们的精湛的造桥工艺得以传承。 颜玉广是以造桥闻名四川壁山派其中一支移民到贵州后代的掌门人。璧山派到贵州本想在造桥上大显身手,没想到这里的人太穷,没有钱来造桥,于是移民来的工匠就沦为錾个猪槽凿个碓窝干粗活笨活的普通匠人,他们已经近三百年没有机会建桥了。而如今机会来了,颜玉广让大徒弟周开侍掌坛杨先锋大桥,二徒弟因触犯门规被逐出师门,马渡河拱桥就由三徒弟黄大敬掌坛。颜玉广亲自任总监,指导并督造两座大桥。这是他熬到六十多岁才得到的修桥的机会,他很珍惜,他想借此良机为壁山派在黔北,甚至贵州打下一片天地。这有点“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气势。 作家没有按时间顺序叙事,而开篇就写杨先锋大桥建成。在暴雨中,周开侍要按自古以来造桥的规矩,跪在桥上,等待洪水把桥洞里的撑木冲走他才能离开。这样“开门见山”地直接展现,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从这里可以看出作家的出手不凡和匠心独运。 当洪水达到高水位时,周开侍下令放柴捆。离他最近的大徒弟听到后,就告诉身边的人。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悬崖两岸的修桥者把柴捆掀下河里。让这些柴捆顺流而下去堵塞桥洞,从而提高水位增大压力冲垮修桥时架设的撑木拱架。谁知苍天竟然不从人愿,水位虽然是在往上提升,可撑木却始终卸不掉。如果柴捆和渣浪把桥洞封死了,那么洪水就会翻过拱桥,洪水的巨大的冲撞力,就会导致桥毁人亡。 在洪水快要封洞时,有人们识到危险来临,并流露出惊慌的神情,竟忍不住叫周开侍下来,说桥垮了还可以再修,而人死了就不可复生。但掌坛师却临危不惧,充耳不闻。他跪在桥上一丝不苟地磕头,念道:老天爷,人在桥在,人在桥在。这情景是多么的悲壮。可这悲壮后面更多的却是对自然顺从的悲哀。傍晚,洪水虽然没有涨了,但撑木仍然不动。撑木仍在,周开侍就下不了桥。这显然不是人改变自然,而是自然局限人的意愿,这充分地表现出人在强大的自然面前的软弱和无助、无奈。 从叙事上看,显然是很精彩的。但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家对人物的塑造。很显然,作家对人物的形象塑造,也格外地鲜明和成功。这成功到能让读者感到作家爱憎分明的立场,同时也会深受作家意志的感染,也对这些人物产生爱憎分明的强烈情绪。 正是这样,我不喜欢周开侍这个人。不仅不喜欢,甚至还很反感。不仅是反感,甚至是十分地厌恶。周开侍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师傅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师傅没有教过的,他从来不去思考,也不知怎么办。他从不会怀疑师傅放柴捆撞撑木的方法有局限。当在学校学过新方法的观天培告诉他这种撑木方法靠得太死,并提出不同的办法,他并不听取。观天培叫他去参观自己家门前架的石拱桥时,他不但不去看,还不准别人去看。他拒绝接受观天培建议的理由是,观天培无宗无派,总的看,周开侍没有创造能力,而且还十分地固执,甚至一点也不愿变通。这是一个可悲的人。 如果墨守成规对周开侍是一种可悲,那么对建桥要采用“抬桥童子”桥才不会垮的古老祭祀深信不疑,就是一种可恶。他深信这孩子就是神的替身,有着无比的力量。于是他真的在桥的石阶下面修造一个石龛,并把派人偷来的孩子装在里面当“抬桥童子”。这不仅显得荒唐,而且还显得十分地惨无人道。他接受这种愚昧的习俗,无疑是继承了师傅颜玉广的衣钵。作家之所浓墨渲染这些,显然是对这落后传统习俗形象性地批判。 而对和周开侍同一师门的黄大敬,我并不反感,不但不反感,而且还很喜欢,甚至还十分地欣赏。作为修造马渡河拱桥的掌坛,黄大敬没有生搬硬套地按照师傅教授的方法来造桥。而是骑马去四川的壁山和邻水,看那里的桥是怎样修的。他还认真地听取当地师傅修桥经验和学习他们的修桥方法。他又学习观天培在铭贤学堂所学及对四川支法的改进,根据新学方法来造桥。他造的桥完工后,不需要等洪水来冲走撑木,而是取下卡子和楔子,就可以轻松地取下撑木。让人吃惊的是,他去帮周开侍去掉桥孔撑木的挞斗撞击法,是从《三国演义》学来的,就是庞统的连环计。更让人惊讶的是他并不识字,却会花工钱请人读给他听。他听了两遍就记住了,并且还能把故事里的智慧运用在工作上。正是这样,后来他离开师傅去从军当上旅长就不足为奇。 更重要的是,黄大敬并不认同在桥头下面做石龛放娃娃做抬桥童子的习俗,他去四川询问过造桥人,四川石匠告诉他没有听说过修桥要用抬桥童子。开始他还有些怀疑四川石匠是扯谎,等他们带他去看了几座石拱桥,都没有见到桥下有装抬桥童子的石龛,才相信四川石匠讲的是真话。正是这样,在修造马渡河大桥时,他就没有用小孩来做抬桥童子。 同时,他还偷走大师兄偷来做抬桥童的孩子。他偷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到父母身边。那小孩是他二师兄的孩子。二师兄因对师父找来考察他们持力的女人动了真情,娶了那个女人并有了这个孩子。师父讨厌二师兄并赶走二师兄,怕被偷走孩子的女人说出真相,就用药把这女人变成哑巴。黄大敬准备把从杨先锋大桥的石龛偷来的孩子送到四川交给二师兄。他明白他这一走就不一会再回来,他不是不想回来,而是师父和大师兄知道他做的这一切后,他回来后肯定是容不下他的。 黄大敬这个人物充满智慧和正气,他的行为很有当代精神意味,仿佛是从当代穿越到清代去的。这个人身上闪现着人性美的光辉和理想主义色彩,他让读者见了眼前一亮,也使读者心里充满了美好情怀。黄大敬所具备的品质,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深受读者喜爱。黄大敬听李光斗说蛇被打死难过时,就说李光斗慈悲。李光斗说慈悲之心人人有之,你不慈悲,就不会抱走抬桥童子。李光斗与黄大敬相互看到对方的慈悲,相互欣赏对方的心地善良,证明他们心里都有慈悲。冉正万能写出他们的慈悲,也说明作家心里也充满慈悲。作家不仅把这慈悲赋予他笔下的人物,同时也把这慈悲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使读者也因慈悲而感到善带来的美好和温暖。这就是黄大敬这个人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物的人格崇高与人性美,是这个小说最有魅力的地方。 当然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善恶并存,正是这样,作家才把周开侍、颜玉广和李光斗、黄大敬放在一起写。这使故事显得真实、丰富、生动。同时,通过故事的发展,作品也表现出作家爱憎分明的立场。在这立场里,充分地体现出作家对待恶与善的态度。 于是通过阅读,读者看到,李光斗要黄大敬帮助周开侍取掉桥下撑木时,黄大敬知道周开侍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就说不能让周开侍知道和看见。这样李光斗和黄大敬只能在夜里子时进行。他们是把石子装在挞斗,用水流撞击方式帮周开侍撞击撑木。果然,在桥上睡着的周开侍被挞斗的撞击声惊醒。见到漂在水上的撑木,知道有人来帮忙,在明亮的月光里,周开侍看见到李光斗和黄大敬准备上桥。此人不仅没有感恩,而且还心怀厌恶,甚至不想见到帮他走出困境的人。正是这样,当李光斗和黄大敬来到桥上时,这个不知好歹的人早已不见踪影。作家这样写,显然是他在内心已经看透这种人,相信这种自私的人是不会心存善念的,那就让其离去,也可以叫消失吧。可以看出,作家是用故事告诉读者,虽然他是爱憎分明,但他解决恨的方式,不是对其念念不忘,而是让其在眼前彻底地消失,在心里彻底地遗忘。 而真正值得念念不忘的,显然是作家在作品里塑造的他和读者都喜欢和欣赏的人物。在这篇由九个部分组成的小说的最后一个部分,每个人物,都是读者喜欢的,应该也是作家喜欢的。之所会这样理解,是因为作家告诉读者情景是在二十年后。 文中提到辫子剪掉后,说明是清朝灭亡进入民国时期。这时龙家坝学堂由私立改为公立,新任县知事邀请李光斗任校长。李光斗想去遵义沙滩借黎庶旨的《西洋杂志》重读。因为此书翔实地介绍了日本、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等国经济、生产、政治和科学,能拓宽认知世界的眼光和增长知识。他正要动身,就收到区劝学所信函,请他前往商议培训师资办师范班之事。 这次出门,李光斗遇到黄大敬。黄大敬告诉李光斗,他在沪州把孩子交给二师兄。二师兄不光烤酒,还把酒卖到重庆成都。黄大敬离开沪州后投身军旅,在杨都督手下当卫队副目,现已升任旅长。 从叙事可以看出,里面的人物都是作家所喜欢的。正因为作家喜欢他们,根据物以类聚人与群分的原则,在建桥故事的二十年后,作家为他们建了一个朋友圈,也可以把这第九部分视为善良者的精神家园。作家让他们相逢,让读者看到他们都得到一个好的归宿,为他们而高兴。同时这也也充分地证明作家的爱憎分明,他把他的爱憎分明注入作品人物身上,用这种方式分享给读者,影响读者,让读者跟着他的感觉走,和他一起去爱去恨。由此而言,《两座桥》最后部分的朋友圈,不仅是属于作家喜欢的虚构人物,还属于作家自己,同时也属于有幸读到这篇小说的读者。这第九部分,仿佛是陶渊明理想中的桃花源,让读者流连忘返。 在这里面,没有一个字提到颜玉广,没有一个字提到周开侍,也没有一个字提到桥,故事似乎与桥无关。但李光斗、黄大敬,包括被颜玉广逐出师门的二徒弟,都有和修桥有关。由此看来,这最后一个部分,又似乎与桥紧密相连。 总观这篇小说,《两座桥》的历史故事,蕴含着厚重的当代精神内涵。这里的桥,不再是具象的桥,而是形而上的桥。这意味着,贵州已经走过历史、自然的桥,正走向希望和美好。当我坐着汽车在群山里的高速公路上奔驰,经过那一座座的高架桥,就想起毛主席的诗句“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就有一种“过高山犹如过平地”的舒畅感,顿悟到作家冉正万创作这篇小说的价值和意义。由此心里涌现孔子说的:温故知新。联想到历史上先辈们在没有桥的山路前行的艰难,感到生活在当下是多么的幸福,觉得今天的现实生活是多么地值得去珍惜和热爱。作为一名阅读受益者,我在此向冉正万老师致以崇高的敬礼,表达真诚的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