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作家印象 >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歌不篡改世界,而是推动世界

http://www.newdu.com 2023-09-12  深港书评(微信公众号) 杜鹏 参加讨论

    

作为20世纪美国诗坛的重要源头性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拥有许多个侧面,比如“后现代”“口语化”以及他著名的诗学观念“没有想法,唯在事物中”(No ideas but in things)等等。正是由于这些侧面的存在,所以笔者心目中的威廉斯更多是一个多边形的存在,每次重读都有新的收获和发现。
    
    《春天及一切:威廉斯诗选》
    (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著 钟国强 译
    雅众文化·中信出版社
    2023年7月
    01
    威廉斯一生行医,虽然他的医学背景和我们中国传统的中医大不相同,但是他却用诗歌营造了一个穴位的世界。我们有过中医按摩和针灸体验的朋友都知道,人身上有几百处穴位,几乎所有的穴位都和人的神经系统有关系,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普通人是很难找到这些穴位的。阅读威廉斯的诗歌,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穴位的世界,那些原本容易被人忽视的寻常之物,通过他诗歌的刺激,反而重新被激活,拥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力量,如他的名作《红色手推车》《巨大的数字》《便条》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从表面上看,威廉斯或许因为其“没有想法,唯在事物中”的诗学观念被误认为是一个依靠观念写诗的诗人,而当我们真正深入到威廉斯的诗学世界,我们会发现,威廉斯更多的是一个靠感觉来作诗的即兴诗人,而不是一个由观念主导的方法论诗人。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威廉斯的创作手法很像是拍照或者是录像,但是他对物象的观察和描述又更多地受当时盛行的立体主义(Cubism)和精确主义(Precisionism)影响,追求一种抽象化的层次感。例如《星期四》一诗:
    我有过梦想——跟别人一样——
    结果一无所获,因此
    我现在保持漫不经心
    脚踏地上
    头望天空——
    感觉身上的衣服,
    鞋子承受的体重,
    帽子的边缘,进出鼻子的
    气息——便决定不再做梦了。
    在这首诗中,威廉斯通过一系列对“我”身上感觉的描述,得出一个“便决定不再做梦了”这样一个结论,让这首诗在感觉上有了一种层次感。从观念上看,这首诗是“没有想法,唯在事物中”的诗学观念在实践上的延续;但是从感觉上看,这首诗似乎没有太多的观念在里面,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状态的自然呈现。哲学家德勒兹在《感觉的逻辑》一书中,将感觉分为两面,一面是朝向主体的(神经系统、生命的运动、“本能”、“性格”等),而另一面则是朝向客体(“事实”、场地、事件等)。而在这首诗中,客体中的感觉和主体中的感觉有了一种交融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译者钟国强将原文中的“I remain now carelessly”译为“我现在保持漫不经心”实则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笔者作为一名译者,通常不太愿意用成语来译诗,因为成语代表着一种相对固化的语言。但是,在这里,如果将“carelessly”直译为“不经意地”,会丧失原文中的语气和语感,而威廉斯作为一名非常依靠语感来写诗的诗人,译成“漫不经心”虽然不够直译,但是在语感上却符合原文的逻辑。
    02
    “幸福”不是威廉斯诗歌中唯一的主题,但却是他诗学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学的传承角度上来看,威廉斯从某种程度上延续了惠特曼式的对美国本土性的挖掘,但是与惠特曼不同的是,如果说惠特曼诗里的美国更多的是一个躯体化的美国,那么威廉斯诗里的美国则更多的是物体化的美国。在威廉斯的大部分作品中,往往有一种清新的愉悦在词语之间涌动着。然而,作为和庞德以及艾略特同时代的诗人,威廉斯身上也存在着焦虑,尤其是当艾略特的《荒原》横空出世的时候,威廉斯选择为现代主义在艾略特的阴影下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而难得的是,虽然威廉斯的诗学观念有相当强烈的对抗性,但是他的诗歌语言则并没有受到太多因这种对抗而带来的伤害,反而是充满了语言的活力。
    在威廉斯的诗歌中,“物”的诗意来源于在生活中偶然发现的惊奇感,他总是被生活之中偶然性所激发,并能及时地用创作去回应,如这首《给一个贫穷的老妇》:
    在街上捧着
    一纸袋李子
    大口啃着
    其中一只
    它们对她来说很好吃
    它们对她来说
    很好吃。它们对她
    来说很好吃
    你可以从她
    如何陶醉于手中
    那吸吮了一半的李子
    就可以看出来
    感觉好多了
    成熟李子的慰藉
    这是一首充满了幸福感的诗。在这首诗的第二节,诗人用重复“它们对她来说很好吃”的方式,使得这首诗有了一种在口里咀嚼却没有下咽的感觉,而这种感觉非常生动地再现了这位贫穷的老妇从这只美味的李子中得到的慰藉,并使得这种慰藉达到了一种令人震惊的效果。
    03
    威廉斯一生大胆地致力于语言的试验,以至于他在部分作品曾因其“粗糙”和“不完整”而饱受争议。然而,难道生活本身不是“粗糙”和“不完整”的吗?和威廉斯的率真之作相比,许多看似精致、具有很好的完成度并充满了高级感的作品反而更让人觉得可疑。
    如果说威廉斯的日常工作——“行医”是在用医术来肯定生命的价值,那么他的诗歌写作则是用语言来肯定生命的价值。作为一名“点穴高手”,威廉斯显然拥有足够的敏感度,但在他的创作中却从未因敏感而陷入过度的感伤,相反,他的诗歌写作就像是他的日常工作那样,不停地走出去看看,并试图去推动这个世界。
    和惠特曼一样,威廉斯也把美国英语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如果说惠特曼对他的母语贡献更多是在英国诗歌传统下为美国英语“松绑”,那么威廉斯则是为“松绑”后的美国英语提供了一种别样的舞步。总而言之,威廉斯拥有观念,却不依靠观念;拥有制造“晦涩”的能力,却不执迷于故弄玄虚;拥有贵族身份,却平易近人,就像他在《春天及一切》中写道,“诗歌不篡改世界,而是推动世界——它最有力地肯定现实”。正是因为这种“肯定”,使得威廉斯的诗拥有一种能够穿透支离破碎世界的力量,一种正面的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