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秦祖成:乡村烟火一直温暖的存在着 ——我的乡村题材小说创作历程

http://www.newdu.com 2022-11-14 《湖北作家》 秦祖成 参加讨论

    我想说的是,有的人没有扎进乡村,不知道乡村的真实面目;没有走进农民的真实内心,无法体味农民的痛楚。大地的粗粝、麦田的澎湃、土屋的阴暗、简陋的漫卷等等,这些物像的组合,就是真实存在的村庄。
    这些物像,也曾在我的笔下出现过。对于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基层写作者来说,乡村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我的乡村题材小说既没有《暴风骤雨》《山乡巨变》那样的宏大主题,也没有《人生》《三里湾》那般浑厚有力。但我的书写不被时代强加乡村特征和人物符号,而是贴着乡村原貌原味,回归乡村本位本真,着力挖掘向善向上的力量。正是这种创作本源,使得我的乡村题材小说细微而多元、温暖而真实、孤独而唯美,绽放出希望之光、向阳之花。
    当下的中国乡村,旧日山乡迎来时代巨变,广袤大地焕发崭新生机。但变与不变是相向而立的。多重交织下的乡村,注定是一个更为多元的领地,人们的价值观、生存状态、生活习惯、物质追求等等,都随之变化。直面新时代的乡村书写,不管是乡村人物、乡村面貌,还是乡村风物、乡村变革,都需要用“思维之变”审视“时代之变”。乡村题材创作中,我没有过多地把嗅觉和触角指向时代之问、对准乡村之变,而是把人文关照投向“变与不变”之中,发掘当下乡村人的真实内心感受和人性力量。这是我一直倾力探寻的主旨。以短篇小说《牵牛花》(刊于《福建文学》2021年第4期)为例,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加持下,以养牛出名的岔河村却再也难寻到养牛人。牛二宝却不信邪,面对送上门的扶贫产业不感兴趣,面对扶贫搬迁房毫不心动,一意孤行要养牛,结果牛荒废着派不上用场,直到乡村旅游发展,他的牛突然一下子要火起来,这时才意识到养牛的荒唐和徒劳。于是,他连夜赶走了牛,消失在岔河村,让一场原本因“牛”而起的乡村旅游活动毁于一旦……牛二宝的消失,是乡村发展进程中村民的集体失语,也是以牛二宝为代表的新时代乡村人的觉醒。这种觉醒是伤感的,沉痛的,善意的,同时也是有力量的。
    小说创作自然离不开人物。小说要建构起乡村世界的精神领地,必须塑造更多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故乡人。之所以称之为“故乡人”,我觉得这些人物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刻意呈现的,而是与故乡牵情在一起的,不是让人物走进乡村题材,而是在乡村题材中搜寻这些人物,把这些相关联的人物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一幕幕乡村生动画卷。短篇小说《数鸭子》(刊于《湖南文学》2015年第7期),把一个出走的故乡人植入小说中,让其回到现实村庄中,在一起征收鱼塘的博弈中发挥穿针引线作用,联通村里人与外面的世界……以故乡为原点,牵系故乡的小事琐事开心事烦心事,让不同类型的故乡人参与到故乡事之中,才能使乡村小说立起来、乡村人物活起来。短篇小说《人物》(刊于《芳草潮》2018年第二期)同样是书写“故乡人故乡事”:出走的子女,回乡次数成为老人之间的谈资、人际关系的分水岭,不管在外是什么“人物”,每到年关,子女能不能回来、每年回来多少趟,成为乡村老人衡量和攀比的焦点……情感慰藉、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尊重,是对传统人伦情感的一种自觉维护,是乡村人物的逻辑起点,这进一步折射出乡村人的质朴情感,这是故乡人摆脱不了的夙命。
    每个人都可以发光发热,每个人都需要存在感。乡村人也不例外。乡村书写理应回归乡村本位,更多着墨乡村人的情感体验、价值归属。长篇小说《绣故乡》(入选湖北省第三届长篇小说重点扶持项目),书写的是一群质朴善良的乡村人。小说以秦巴山区为背景,通过对“留在村里的人、进村的人、回村的人”交织下的村庄的细致书写,绣出了一幅乡村日常的生动图景。小说聚焦小事情,刻画小人物,用轻松的文本表现人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趣味性,以真实的生活本像、浓厚的生活气息、独特的情感体验,深刻表现故乡人的命运、心态、疼痛、孤独、欢乐和温暖,发掘底层农民群体的多样幸福和多元价值……
    在探寻乡村人的存在价值中,使我更加坚定而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乡村人,特别是老一辈乡村人,依然保持着真善美的纯朴本色,着墨“人心的本真”,才能发掘出乡村人的丰满形象和人性力量。短篇小说《分家》(刊于《长江文艺》2018年第7期)描写了农民老夫妇之间相濡以沫因而难舍难分的感情,却又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感情在儿女那里的被漠视和不理解。于是他们决定不要任何人养老养活,最终不知所踪……“痛”的背后是理解和善意,却也是最好的归宿,更是唤醒乡村人对这种“分家”体制的自我革命。
    中国的根在乡村。书写乡村就是书写时代。中国作协正在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我在乡村巨变中看到了多彩乡村、多维世界。作家理应是洞察人心的那个人,唤醒人性的那个人,传递向善的那个人。那些看不见的恶,才最可怕。那些看不见的善,才最可惜。
    要相信,中国乡村的烟火一直温暖的存在着。要相信,向善向上终归是乡村人冲出藩篱的最强力量。
    扎根乡村的书写,将会是我创作的永恒主题。
    【作者简介:秦祖成,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出生,竹溪县人。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左手公文、右手小说,善从世俗中发掘小说视角,作品散见《北京文学》《长江文艺》《福建文学》《雨花》《湖南文学》《当代小说》等刊。长篇小说《绣故乡》入选湖北省第三届长篇小说重点扶持项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