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军队共有6部作品获奖,分别是:中篇小说《荒野步枪手》(王凯),短篇小说《在阿吾斯奇》(董夏青青),报告文学《红船启航》(丁晓平)、《张富清传》(钟法权)、《中国北斗》(龚盛辉),诗歌《岁月青铜》(刘笑伟)。这6部作品涵盖了不同的文体、题材和类型,充分展示了军旅作家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强军故事的自觉和气魄,彰显了新时代军旅文学反映时代主潮、书写军旅现实的能力。 站上新时代的起跑线,军旅作家砥砺前行、持续发力,聚焦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及时回应强军兴军的时代召唤,创作出众多有思想高度、有情感热度、有探索深度的精品佳作。这次荣获鲁迅文学奖的6部作品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今天的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今天的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捍卫着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军旅作家面对的不仅仅是部队体制编制的调整、武器装备的更新、兵员结构的变化、作战能力的跃升、实战化训练的深入,还要面对改革大潮带来的思想洗礼、情感冲击和人生选择。新时代军旅文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宏阔视域,及时回应时代召唤,紧密跟踪强军实践,对军人的心灵、情感、日常生活、生命状态等“内在经验”进行深度描摹,充分展现出人民军队和广大官兵的崭新气象和精神风貌。 强军兴军伟大实践为部队带来巨变,也给年轻作家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广阔舞台。近年来,70后“新生代军旅作家群”的崛起为文坛瞩目。这次获奖的6位军队作家中,“新生代军旅作家”便占据4席,他们的创作展现了新时代军旅文学队伍的活力。 二 近几年,王凯的小说创作渐入佳境,相继发表了长篇小说《塞下曲》、中篇小说《星光》《荒野步枪手》等。作家专注于书写基层部队的训练生活和普通官兵的故事,为普通一兵立传。王凯小说的切口往往很小,是一种深井式写作,看似不疾不徐的叙述却蕴含着强大的情感张力,在不动声色中释放出撼人心魄的力量。 习主席深刻指出:“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生动鲜活的强军故事、独具魅力的军旅生活、可亲可敬可爱的基层官兵,永远是军旅文学的源头活水。这两年,王凯跟随解放军文工团文艺轻骑队赴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为兵服务,亲眼目睹了部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新面貌,亲耳听到了基层官兵讲述的新鲜事,生活的热流每每令他心潮涌动。隆冬时节去朱日和基地,他嵌入演习部队一同行动,在漏风的卡车上宿营,在星空下吃自热食品,在伪装网下和战士们聊天。丰富的感受、鲜活的素材激发了灵感,他以此创作了反映部队实战化训练的中篇小说《荒野步枪手》(《人民文学》2021年第8期),塑造了新时代革命军人崭新的个性形象。《荒野步枪手》中没有我们惯常看到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演习场面,有的是一老一少两个军人在一辆战车附近、几十个小时内不断拉近的心理距离和默契。作家用老兵的经验和敏锐的感知力触碰到了年轻战士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受到倔强的士兵隐藏在荣誉与信仰之下的情感波澜。王凯通过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深度摹写折射军人形象,写出人物真实的性情和理想主义情怀,让纯粹的军人品格绽放出金属般的光泽。 董夏青青有着多年的边疆生活经历,曾经多次前往博尔塔拉、伊犁、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地的边防连队,与基层官兵同吃同住,真实地体验和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戍边生活。特殊的经历和体验,使得董夏青青在小说中试图尽可能真实地记录、还原边防军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和人物群像。短篇小说《在阿吾斯奇》(《人民文学》2019年第8期)打破了传统的故事中心化的写作模式。小说写边防官兵的生活,阿吾斯奇军营中的现实场景、营长和弟弟过往的经历以及儿时的记忆勾连在一起。这些边防军人坚守在此,既有国的使命,也有家的责任。他们的身体与孤寂、平淡、艰险相伴,却无不抱有坚韧达观的精神世界。看似平淡的人物群像,传递出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 董夏青青小说的独特或深度在于,她并不满足于简单地呈现,而是赋予边疆苍茫辽远的环境以一种诗意的隐喻与象征——只有边疆才具有的大美。环境与人物之间形成一种同构性的关联、一种互文性的交融。董夏青青将自己真正置身于边疆,贴近戍边的基层官兵,融入那里普通官兵的生活之中。努力记录好下一个十年的中国故事,是董夏青青对自己创作的期许:“我想让那些受新时代召唤而产生的英雄们,在纸页上鲜活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那么,新时代的军旅诗歌究竟新在哪里?换言之,与伟大强军新时代相匹配的杰出军旅诗歌应该具有怎样的气象?军旅诗人刘笑伟近几年接连出版了诗集《强军强军》和《岁月青铜》(中国言实出版社2021年11月),他用直面现实、大气雅正、诗意充盈的创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岁月青铜》作为“新时代诗库”的首部诗集,聚焦新时代强军兴军伟大事业的脉动和心跳,将军旅生活的诗意、保家卫国的责任感联系起来,并和诗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翻开《岁月青铜》,迎面而来的是进行曲一般的旋律,曲调高亢、节奏铿锵。在《朱日和:钢铁集结》中,“这是战斗的集群在集结”出现在每一个诗节的开头,每出现一次,其力度都在不断加强。在整部诗集中,诗人甚少使用长句,而是用短促的节奏还原军旅生活的真实样貌,这种所指明确的诗句像一颗颗出膛的枪弹一样直击读者的心灵。伴随着这支青铜与岁月交织的进行曲,诗人将军旅生涯的一幕幕呈现给读者,诗集中《北斗》《东风》《铀矿石》等诗篇深情回望接续奋斗的历史,显露出青铜般正大厚重的质地和光泽。在刘笑伟看来,脱离时代的呐喊,只能是喃喃自语;远离生活的激情,只能是无病呻吟。没有艺术性,军旅诗就不能打动人、感染人;没有思想性,军旅诗也只能是纸草、塑料花,不可能有生机和活力。新时代的军旅诗,要不断提高艺术水准,形成自己的风格气象,只有这样才能把“主旋律”化为战士心中回荡的真正“优美旋律”。 三 作为中国当代军旅文学的重镇,近年来,军旅报告文学创作在多样化的文学生态中独树一帜,在探寻重大历史、塑造英模形象、讲好强国强军故事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文体优势,催生出新的题材领域和文学生长点。 丁晓平近年来先后创作了《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长征叙述史》《另一半二战史:1945·大国博弈》《人民的胜利:新中国是这样诞生的》等多部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他创作出长篇报告文学《红船启航》(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丁晓平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强烈的历史自觉、内省的审美眼光和生动鲜活的表达,在探寻历史真相的同时,也把历史事实中最有情感价值和思想智识的部分传递给读者。在这部作品中,读者不仅看到了红色血脉的赓续,看到了红船精神的传承,更从开天辟地到共同富裕的百年历史风云中看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看到了从觉醒年代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看到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历史写作有它特殊的难度,是一种有限制的写作,是更需要思想、智慧和才情的写作,有‘自由中的不自由’。然而,我在坚持‘文学、历史、学术跨界跨文体写作’的道路上,获得了‘不自由中的自由’。”丁晓平对自己创作的剖析,提示出“立其大者”的意义和价值。丁晓平关注和书写的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题材——大历史、大时代、大人物、大事件。“大”并不一定意味着粗线条,而是要从大处找问题、寻路径,只有这样才会呈现出大格局、大气象。 习主席强调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奋斗画卷中,从来不乏英雄模范的身影。在《张富清传》(陕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中,钟法权怀着对英模的崇敬之心,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鲜活的艺术形象,浓墨重彩地书写英模事迹、镌刻英模形象、颂扬英模精神。 “典型人物”难写,为人熟知的“典型”更难写。英模的形象越是深入人心,对作家的考验便越是复杂深刻。《张富清传》做到了思想性与文学性融合,纪实性与可读性兼顾。钟法权在资料收集和采访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素材经过张富清的认定,确定真实可靠之后,再连缀起来,绵延成篇。他用简洁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小故事;通过同事、家人、邻居、群众的旁说别叙,多层次、多侧面地塑造人物形象,张富清的性格也在多角度的立体描述中渐渐清晰。《张富清传》在对张富清的成长历程、奋斗足迹进行完整描绘的基础上,着重对其思想性格做了真实生动的刻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真实、生活的本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对国家和军队而言,科技发展攸关前途命运,影响战争胜负。强军兴军征程上,科技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作为一种特定题材,科技事业所蕴含的诸如国家利益、民族精神、战略博弈、哲学思辨等等元素,始终是军旅报告文学浓墨重彩的书写内容和表现对象。龚盛辉的《中国北斗》(山东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分为“凝眸神州”“放眼亚太”“极目寰球”三篇,全景式地记录了中国卫星导航工程建设,从“北斗一号”立项,到“北斗三号”服务全球的26年艰辛曲折的发展历程;立体地刻画了中国科学家在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困境下,不畏技术封锁、攻坚克难、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创新壮举;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热情地讴歌了北斗人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文学叙事的跳荡激情与科技研究的严谨沉静间,宛若隔着一条亟待沟通和跨越的鸿沟。龚盛辉注重将艰深晦涩的科技内容转化为好看可读的动人故事。为了实现这一创作意图,作家跨越了两道“坎儿”:一是钻研高科技,理解题材涉及的科技内容,领会其价值意义;二是在高深艰涩的科技属性与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文学要求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受众识其面目,解其情怀。《中国北斗》带给读者的是惊爆眼球的科技知识、震撼心灵的精神追求、感人肺腑的命运壮歌。 上述6部获奖作品是近年来军旅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和优秀代表,6位获奖作家以自身坚实的创作成果,为当代军旅文学增添了光彩,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文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人民军队的新实践、新风貌、新成就要求军旅作家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文学修养和军事素养,还要具备国际视野和科技知识,了解当下引领军事潮流的新技术、新战略、新战法和新战场。惟其如此,军旅文学才能以前瞻深邃的思想、宏阔高远的视角、灵动飞扬的想象,描摹强军兴军新征程,塑造新时代高素质军人形象,展望军队现代化建设光明前景,汇聚起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军旅作家砥砺前行,军旅文学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