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姚鄂梅:来自记忆,来自生命

http://www.newdu.com 2022-08-28 《十月》 姚鄂梅 参加讨论

    关键词:姚鄂梅
    记忆这个东西很奇特,并不是你一直记挂着某个东西,恰恰相反,你根本从未想过它,但它有一天突然出现在你的脑际,像某个长久未见的乡党,突然将手搭上你的肩头,让你浑身一震。
    每个人都难免要写一写这样的记忆,记忆中的故事是一个人生命中的故事,跟取材选材、热度话题全无关系,它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是你的生活、你的环境、你的教养、你的命运给予你的馈赠,不容选择,也不容拒绝,它的来访不容忽视。
    可惜的是,记忆往往只有一个小小的细节,甚至只是一个瞬间的场景,或是画面,它不一定是你经历过的,也许是你从某处听来的,也许来自某个事件的公共记忆,你必须凭着这个小小的细节,去探索自己的小径,慢慢进入险些被你遗忘的生活。
    《芦苇不是风景》取材于一段模糊不清的记忆。一个男孩死在江边的芦苇丛中,所有人都说他是自杀,司法鉴定也说是自杀,但男孩的姐姐不相信,以后数年,她执着于此,像祥林嫂一样,把一个原本悲伤的故事讲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令人厌烦的故事。最终促使我开采这段记忆的是姐姐的一句话:生的渺小,死的糊涂。这句话她对很多人说过,以至于这句话成为那段时间当地的流行语。
    记忆到此为止,姐姐最终也没搞清弟弟到底是谋杀还是自杀,这事得靠小说来解决,小说可以为姐姐解开这个疑团,就像做数学题一样,任何一道题,都有解开它的方法,无解也是一种答案。
    我很重视这些记忆选中我的时刻,在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某个场景突然清晰闪现,将我带回已经用完作废的日子里,这时我还不明白它突袭我的意义,直到我用自己的方式,以这段记忆为支点,虚构出一套完整的情节,进而演进为一篇小说,才发现记忆其实是个高智能的东西,它长期蛰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一旦它发现你快要将它遗忘的时候,就跑出来提醒你一下,告诉你,你还欠着生活某样东西,你还有一扇小门忘了关上。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记忆似乎在一个深邃的巷道里排着纵队,不是说它们会顺畅地鱼贯而出,而是前一个总是严严实实地挡住后一个,当你面对眼前这一个时,其他的记忆完全不在你的视线当中,这迫使你在解决眼前这一个时,心无旁鹜,并叮嘱自己:这是最后一个生命故事了,写完这个,就再也不碰这一块了。结果却是,下一个记忆再次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突袭了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