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百家争鸣 >

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的空间维度

http://www.newdu.com 2022-08-28 《中国社会科学报》 颜桂堤 参加讨论

    关键词:文艺理论
    当下,文学研究中的空间或地理词汇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制图被用来展现文学状貌、绘制叙事轨迹、呈现地方文化。随着“空间转向”的发生发展,新的空间意识有力扭转了“历史想象优于空间想象的局面”,逐渐恢复了“历史与地理思维及阐释互补性的再平衡”(爱德华·W. 苏贾《寻求空间正义》)。事实上,“空间转向”并非对历史视野的抵制,而是打开过去被忽视或边缘化的“空间褶皱”。正如金克木在谈及“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时所言,“我们的文艺研究习惯于历史的线性探索,作家作品的点的研究”,“长于编年表而不重视画地图,排等高线,标走向、流向等交互关系”,要倡导做“以面为主的研究,立体研究,以至于时空合一内外兼顾的多‘维’研究”(金克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在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话语体系过程中,“空间”显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维度。而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研究的空间维度,并非简单地梳理文学文本再现的空间或地理因素,而应更为深入地思考“空间转向”为文艺理论打开的新维度,并进一步激活与融通多种空间理论资源。
    “空间转向”拓展文艺理论新向度
    文学研究领域对“空间”的关注经历了持续而深刻的转向。“空间转向”深刻影响了当代文艺理论和文学研究的思路与走向,产生了一些颇富洞见的研究成果。
    “空间转向”的发生发展促成了文艺理论解释思维的调整。“空间转向”并不只是由对“时间”的关注转向对“空间”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从“时间思维”转向“空间思维”,也即从历时性思维转向共时性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文学研究的共时性维度得到凸显。福柯、詹姆逊、哈维、塔利等人将“空间性”引入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这种“横向映射”使我们对空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将空间或地理学思想纳入文学研究领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经验、社会关系和文化生产;另一方面,地理学也可以从美学与文艺理论中获取诸多思想资源。
    “空间转向”的发生发展拓展了文学研究的固有概念与疆界。从“空间转向”视域出发来考察文学的边界,有助于突破现有的思考框架,将文学空间作为一个总体现实加以重新理解。“空间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空间”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弗朗科·莫雷蒂在《欧洲小说地图集:1800—1900》中提出的一组概念。他在欧洲小说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新鲜而令人兴奋的视角,通过100张地图阐明了关于19世纪欧洲小说的地理假设,描绘出特定作家和流派在整个欧洲大陆的地理范围,探索了文学与空间之间的深度关联。
    “空间转向”把对“地方—全球”复杂联系的认识引入文艺理论中。“全球化”与“本土化”已成为文艺理论领域耳熟能详的话语表述。霍米·巴巴强调混杂空间的重要性,阿里夫·德里克对全球主义与地域性想象的考察,德勒兹和加塔利推崇的“游牧”“块茎”以及伯兰特·韦斯特法尔倡导的“地理批评”,为文艺理论重新审视当代世界打开了新视野,提供了新的批评视角。
    “空间批评”/“地理批评”作为一种新型批评范式,在当今日趋多元化的学术格局中异峰突起,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空间批评”使我们增强了对文学与世界互动方式的认识;另一方面,它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可以从文学视角出发,探索与世界交往的方式。在梅新林看来,文学的空间批评具有“矫正”与“拓新”双重意义。他认为,空间批评的兴起,就是力图“从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崭新平台,从文学空间维度与形态的崭新视境,重新审视中国文学现象、形态与规律,重构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梅新林《文学地理:文学史范式的重构》)。空间批评敞开了文本内的空间与文本外的空间、空间叙事策略、作为隐喻的空间、文学地理书写以及文学中的乌托邦等诸多维度,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域。
    以不同于现有的历时性阐释模式来思考空间对文学的影响,是当代文艺理论与批评在构建空间维度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当下,文学制图学、文学地理学、文学生态批评等一系列跨学科研究的出现与繁荣,使我们看到“空间批评”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将当代空间理论引入文艺理论中,文学与空间的关系、文学书写中的空间想象与经验、文学的空间感与文化认同、全球化与本土化互动中的文学叙事等一系列重要命题,都将获得重新阐释的契机。
    激活与融通三种空间理论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的空间维度,必须立足中国语境,有效激活与融通这三种理论资源。
    一是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空间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当代的“空间转向”确立了一种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视角,拓展了空间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维度。马克思关于空间的一系列论断具有强大的阐释力,为当代空间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面对不同学派和学术观点,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路径介入空间问题,才能科学地理解空间主体性、社会空间形态的特征及其生产逻辑,从而有效抵制各种错误思潮。(高洋《构建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多重考量》)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必然要求。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的空间维度,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掘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的当代价值。
    二是挖掘与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空间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空间思想,这是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空间维度的重要支撑。无论是传统“宇宙观”还是“天下想象”,无论是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还是绘画作品中的“留白”或以“有限寓无限”的空间表现方式,都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的空间维度,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既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厚的空间思想,又融入当代精神,以契合当代人认知的方式“活化”传统空间思想,使其成为当代文论建设的本土文化资源。
    三是批判与借鉴国外的空间理论资源。国外有不少理论家针对空间问题作出过理论论述,如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和“节奏分析”、福柯的“异托邦”、哈维的“时空压缩”、苏贾的“第三空间”、詹姆逊的“文学制图学”、多琳·马西的“性别的空间”以及韦斯特法尔的“地理批评”等。这些理论论述从不同路径与维度敞开了当代空间研究的复杂面向,也为我们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的空间维度提供了充沛的理论资源。对于这些理论资源,我们应批判性地吸收与借鉴,而不应对其不加区别地全盘接受。
    迄今为止,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空间转向”仍在不断延展,文艺理论领域的空间维度研究亦须进一步深化。研究者应激活与融通多种空间理论资源,努力对当代文艺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作出更多创新性阐释,推进新时代文艺理论研究持续发展。
    (本文系福建省社科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与当代文艺学的‘空间转向’问题”(FJ2019JDZ01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