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汇是凝聚中国文化,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2016—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所有中国特色词汇,按照中、英文化对应情况分为文化完全对应、文化部分对应和文化完全不对应三种情况;然后依次对中国特色词汇的专有名词、缩略词、成语、典故和比喻词的文化对应与翻译策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得出五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 72% 采取了保留中国文化意象策略。这一策略促进了富有我国执政理念、文化底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涵的中国特色词汇更好地走出国门,让世界各地读者都能了解中国情况,熟悉并欣赏中国文化,有助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特色词汇 文化对应 英译策略 中国话语体系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提高国家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1]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需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而中国话语体系的基本元素就是中国特色词汇,其中《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中国特色词汇更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要素。那么何谓中国特色词汇?中国特色词汇是指带有中国特色、富有中华文化内蕴的词汇,源于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特征。[2]中国特色词汇涵盖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与我国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翻译中国特色词汇需要妥善处理中英文化关系,那么如何既保留中国特色词汇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又让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读者像读源语一样精准自然地理解这些词汇?这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中国特色词汇的实质是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且这些词的文化内涵深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所以我们将从文化专有项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一、文化专有项 有学者认为,对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应着重于其中的文化内涵,结合文化翻译的视角进行翻译,而并非将翻译局限于词汇的语用意义层面。[3]中国特色词汇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其本质是一种文化专有项。西班牙翻译工作者 Aixelá 率先提出“文化专有项”的概念,将其界定为“源文本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文化项目,这种项目在目的语文本系统中要么找不到对应项,要么只找到不同的互文性文本,在将这些项目由源文本中的功能和内涵转换为目的语文本时就会产生翻译问题。”[4]我国学者将文化专有项解释为会导致翻译困难的文本项目,这种困难是因为在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中无法找到与该类项目对应的表达,又或是该项目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文本地位,无法顺利地将其在源文中的功能和涵义转移到目的语。[5]文化专有项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文化缺省现象(cultural default)。有学者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文化缺省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culture-specific)交际现象,是某一文化内部运动的结果。”[6]文化缺省现象的对立面是文化对应,这是一个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相对文化缺省,文化对应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更好比对,所以我们采用文化对应进行分析。目的语和源语的文化对应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目的语与源语的文化完全对应,容易找到对等项,翻译难度系数较小;二是目的语与源语的文化只是部分对应,其余部分存在文化缺省,翻译难度系数中等;三是目的语与源语的文化完全不对应,导致文化完全缺省,翻译难度系数较大。Aixelá 从译者角度出发将文化专有项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专有名词,第二类是一般词汇。[7]这种划分比较笼统,因体量太大,故针对性不强,所以在具体操作时我们把第二类的一般词汇进一步细分为缩略词、成语、典故和比喻词。 二、《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汇的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特色词汇的重要来源之一。我们从新华网下载了2016—2020年五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中、英文版本,合计166668 字。笔者仔细通读最近五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本,从中找出 356 个中国特色词汇,与上一年重复的词汇不在统计之列。按照 Aixelá 的文化专有项定义和分类,[8]我们将2016—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中国特色词汇首先分为专有名词和一般词汇两大类,再将一般词汇细分为缩略词、成语、典故和比喻词四类,加上专有名词,一共五类。其中专有名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最为常见(192 个),占比为 54%,其次分别为缩略词(112 个,占比 31%)、成语(23 个,占比 6%)、典故(16 个,占比 5%)以及比喻词(13 个,占比 4%)。 (一)专有名词。专有名词是表示特定的人、物、地方、机构、组织、制度等的名词。《政府工作报告》中专有名词较多,如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a package of policies to support Hubei’s development)、抗疫特别国债(government bonds for COVID-19 control)、市场化社会化就业(market-based employment)等。专有名词是外国读者了解我国文化的重要途径,翻译这类词时应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文化内涵进行翻译。 (二)缩略词。缩略词指对原有词汇进行节缩或省略后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缩略词极具中国特色,主要起到精简成分、提炼精髓的作用,如共商共建共享(the principle of pursuing shared growth through discussion and collaboration)、援企稳岗(provide assistance to enterprises to stabilize employment)等。缩略词既能有效地避免篇幅冗长,又能方便读者记忆,有利于《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的广泛传播。由于中文“一字多义”现象较多,为了避免引起误会,译者在翻译前应当查阅缩略词的全称,并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另外,有种缩略词叫数字缩略词,由“数字+ 缩略词”两部分构成,如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六稳”(stability on the six fronts)、“四早”(early detection, reporting, quarantine, and treatment of cases)等。数字缩略词概括性强,在有限的篇幅内提供丰富的信息,同时比较抽象笼统,译者翻译前必须掌握数字缩略词的全称和深层含义。 (三)成语。成语是汉语词汇中长期沿用的固定短语,一般来源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或者口头传说,大多采用四字结构,典雅庄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增添了报告的美感和欣赏价值。有些成语可以按照字面直译,如“长治久安”(long-term stability)。但有些成语采用引申意义,在英语中存在文化缺省现象,翻译时应当结合上下文处理。如:“筚路蓝缕”,原意为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在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该成语用来指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付出的千辛万苦,所以结合上下文翻译为 “hard work”。 (四)典故。典故是指引用古代诗词、历史故事等有来历的词语,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如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All tax and fee reduction policies must be fully implemented for our businesses, so that they can sustain themselves and assure success for the future),其中“留得青山”典故出自“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9]比喻只要生命尚存就有将来和希望。李克强总理借此强调要协助企业渡过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难关,坚信只要维持企业发展,未来就有希望。通过引经据典深化《政府工作报告》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五)比喻词。比喻词是指蕴含比喻修辞的汉语词汇,表达生动形象,容易为外国读者理解。部分比喻词在英语文化中能够找到同类意象,文化完全对应,如“文山会海”比喻大量的文件和会议,可译为“mountains of documents and endless meetings”。还有很多比喻词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在英语中找不到同类意象,此时就需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翻译,如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饭碗”译为“food supply”。 三、《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汇的文化对应与翻译策略 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国特色词汇的对外传播与英译研究实际上就是跨 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和传播,可将我国的执政理念、发展道路、价值观念等优秀发展 成果传播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实力。而翻译研究是为推进社会发展而服务的,[10] 这样一来就会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布迪厄则强调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反对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不应该对语言进行“纯粹”的研究,这种“纯粹”的语言学会使语言的实践功能被剥夺。[11]布迪厄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对语言进行“符号的”(semiotic)和“符号学的”(semiological)分析,因为这只局限于对文本的内部构成(internal constitution)和语料库的分析。他认为语言本身即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语言就是一种实践活动,[12]且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仅依靠对语言形式结构的分析无法推导出语言的真正意义,因为话语的意义只有与市场关联起来才会实现。因此,想要充分地理解语言本身,就必须将语言实践与社会中的其他实践活动相结合,关注社会实践与语言的关系,不能将语言与实践对立起来,忽视影响语言使用的社会条件。[13]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提出了场域(field)、资本(capital)和惯习(habitus)三个核心概念,对翻译研究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14] 翻译场域与其他专业场域的关联、翻译场域中的象征资本以及译者受到翻译场域和自身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惯习都会影响到翻译策略的使用。[15] 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策略研究不应局限于语言层面,而应当结合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中国特色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象,一部分文化意象在中西文化中具有共性,能在英语中找到 对应表达,属于文化对应情况;另一部分文化意象是我国特有的,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表达,属于文 化不对应情况。这种文化不对应情况除了受中英语言差异的影响之外,还受到社会、文化层面的影响,包括中西方的社会制度差异、经济发展差异、文化环境差异以及社会生活差异等。这给中国特色词汇的跨文化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为了将中国特色词汇准确自然地传递给英语读者,推动中国特色词汇的跨文化传播,译者在英译时要考虑中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价值理念等社会因素,研究中国特色词汇文化意象的保留及替换策略,将中国特色词汇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传播出去。2016—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国特色词汇按照中、英文化对应情况可分为文化完全对应、文化部分对应和文化完全不对应三种情况。其中文化完全对应和文化部分对应的情况下应尽量采取保留文化意象策略,在不造成理解困难的情况下将富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词汇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文化完全不对应的情况下,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汇蕴含的文化意象,主要采取替换文化策略,用读者熟悉的文化专有项来替代原有的文化专有项。具体方法体现在 Aixelá 按照跨文化操作(intercultural manipulation)程度提出的11种翻译策略:重复、转换拼写法、语言(非文化)翻译、文外解释、文内解释、同义词、有限世界化、绝对世界化、同化、删除和自创。[16]按照对源语文化的处理方式,可以将 11 种翻译策略归为保留文化意象和替换文化意象两大类,其中前五种为保留文化意象,后六种为替换文化意象。具体分析如下。 (一)专有名词的文化对应与英译策略。据统计,2016—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共有专有名词 192个,其中文化完全对应的有 126 个,分别采取了语言(非文化)翻译(101)、文内解释(22)、同化 (1)和绝对世界化(2)策略;文化部分对应的有 62 个,分别采取了语言(非文化)翻译(44)、文内解 释(9)、绝对世界化(8)和使用同义词(1)策略;文化完全不对应的有 4 个,分别采取了绝对世界化 (3)和使用同义词(1)策略。专有名词应主要采取保留文化意象策略。 1.文化完全对应。文化完全对应的情况下应采取保留文化意象策略,以语言(非文化)翻译和文内 解释策略为主,以同化和绝对世界化为辅。 (1)语言(非文化)翻译。语言(非文化)翻译指在英语中选择在指示意义上与汉语十分接近的表达, 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汉语词汇的形式、内容和指示意义,便于向英语读者传播专有名词蕴含的中国文化 特色。如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属于文化完全对应,词中的文化意象在中西方的社会背景中具有共性,因此采用语言(非文化)翻译策略,将该词的文化意象完整地保留,译为“system of key national laboratories”。又如“全域旅游”(all-for-one tourism)是针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状况而提出的发展战略,意为“优化区域内的相关资源来促进旅游业”,翻译时整体上采取语言(非文化) 翻译策略,保留了源语的语序和词性,但在处理“全域”时没有将其直译为“overall region”,而是采取绝对世界化策略译为“all-for-one”,概括出了该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 (2)文内解释。尽管语言(非文化)翻译很好地保留了专有名词的中国特色,但由于中英语言及社会、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目标语读者可能不能透彻地理解中国特色词汇的含义,这时可以采取文内解释策略,在选择语言(非文化)翻译的基础上添加适当的解释说明,以帮助读者理解。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武汉和湖北保卫战”译为“the battle to defend Hubei Province and its capital city Wuhan”,整体采取语言(非文化)翻译策略,再在文内添加“province”和“capital city”来分别说明湖北是我国的省份,武汉是该省省会。武汉和湖北都是我国特有的地理行政概念,在西方世界是缺省的。为了弥补这一文化不对应,比起单纯地音译地名,译者应对此提供更详细清晰的信息进行说明,这样既保留了该词的主要文化意象,又弥补了文化缺省的部分,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 (3)同化。2016—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英文版中的专有名词只有“公务员”一词采用了同化策略,在我国“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被称为“人民的公仆”。英文中的“public servant”意为“公众的仆人”,虽然不能完全表达中国的“公务员”内涵,但两者在中西方社会中具有类似的职能,是相近的文化意象,故采用同化策略,用英语文化专有项替代汉语文化专有项,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4)绝对世界化。“外防输入体系”是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止境外输入病例的体系,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该词通过绝对世界化策略译为“shield against possible imported cases”,生动地阐明了该体系在抗疫这一特殊时期对我国是一道“屏障”,起到抵御外来输入病例的作用,使读者一目了然。 2.文化部分对应。文化部分对应是指有些中国特色词汇与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只有部分对应,具有 中国特色内涵的部分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部分。这种情况如何翻译,要看具体情况。 (1)语言(非文化)翻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词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能分别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表达,这一部分属于文化对应。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针对我国国情提出的,特指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初级阶段,由于中西方社会性质的差异,这一文化内涵在英语文化中缺省,因此该词属于文化部分对应。译者采取语言(非文化)翻译策略,在英语中选择指示意义与汉语接近的表达,将其译为“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2)文内解释。“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为规范党员和政府官员行为,推进党和政府廉政建设提出的八项规定精神,由于中西方社会制度的差异,英语中缺乏对应的文化意象。翻译时先采取语言(非文化)策略将该词译为“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s eight-point decision”,在保留我国特有的文化意象的前提下再采用文内解释策略,添加“on improving Party and government conduct”,对该词的具体内容和文化内涵进行解释,所以“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译为“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s eight-point decision on improving Party and government conduct”。 (3)绝对世界化。“半拉子”工程是指只进行到一半,因某种原因未能完工的工程。“半拉子”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方言,意为“不完全、不完整”,由于中西社会生活的差异,在英语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采用转换拼写法或语言(非文化)翻译策略也无法恰当地传达该词的文化内涵,只有采取绝对世界化策略,选用非文化专有项来代替文化专有项,将其译为“projects stopped half way”,浅显易懂。 3. 文化完全不对应。专有名词的文化完全不对应情况比较少见,例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包干制”指将个人消费分为若干方面,不同方面按不同的分配标准来支付劳动报酬,是基于我国社会背景产生的一种分配制度,因中西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而在英语中文化缺省,找不到对应项。译文选择了绝对世界化的翻译方法,将该词译为“the creation of ceilings in funding that enable the retention of unused funds”,将该词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读者。 (二)缩略词的文化对应与英译策略。2016—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共有 112 个缩略词,这种表达形式在英语文化中完全缺省,属于文化完全不对应情况,英译策略包括语言(非文化)翻译(47%)、文内解释(13%)、文外解释(7%)、绝对世界化(31%)和同化(2%)五种,主要采取保留文化意象策略。 1.语言(非文化)翻译。“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此概念由邓小平于 1982 年基于我国的国情而提出,在西方文化中无对应的意象,故采取语言(非文化)翻译策略,译为“one country, two systems”,保留文化意象,促进我国发展成果的传播。 2.文内解释。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六保”一词,译为“security in the six areas”,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译文采取语言(非文化)翻译策略,保留了该词的形式和主要文化意象,同时增添了“areas”进行信息补充, 说明“六保”是针对六个方面采取的保障措施。 3.文外解释。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译为“five-sphere integrated plan(This refers to a plan to promote coordinated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advancement)”,译者在主体部分采取语言(非文化)翻译策略将该词译为“five-sphere integrated plan”,为了使英语读者深入了解这五位分别指什么,译文通过添加文外注释对该词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释。“五位”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文外解释策略既能使译文主体避免冗长,又能通过注释向读者解释深层的文化内涵,让读者对我国的政治理念有进一步的了解。 4. 绝对世界化。“两新一重”建设中的“两新”分别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一重”指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采取绝对世界化策略,将“两新一重‘建设’”译为“priority will be given to new infrastructure and new urbanization initiatives and major projects”,阐明该词的文化内涵。 5.同化。“工商联”全称是“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如果逐词翻译为“China Nation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nion”,就显得过于冗杂,少了缩略词的精炼。不如用英语文化中具有相同文化意象的文化专有项“chamber of commerce”(商会)替代汉语文化专有项,既准确表达了“工商联”的文化内涵,又实现了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对等。 (三)成语的文化对应与英译策略。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我国特有的文化意象,属于文化 完全不对应情况。2016—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共有 23 个成语,采取绝对世界化(96%)和同化(4%) 两种英译策略。 1.绝对世界化。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连用“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两个成语表达中华儿女共同抗击疫情、互帮互助的精神。“风雨同舟”的字面意思是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寓意为患难与共,尽管字面上的文化意象能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但如果直译为“to take the same boat in the storm”,就无法体现该成语的深层涵义,故采取绝对世界化策略,译为“to stand together”,译出寓意,才能让英语读者跨越文化差异了解该词的文化内涵。 2.同化。成语“繁文缛节”比喻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译者用英语文化专有项“red tape”替换了该文化意象。“red tape”原意是指英国官方文件用红色带子捆扎起来,后来逐渐引申为“繁琐而多余的形式”,与汉语的“繁文缛节”同义。翻译时使用同化策略既能避免复杂的表达,又能使英语读者感到亲切,缩小了文化差异。 (四)典故的文化对应与英译策略。典故源于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蕴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在英语中文化缺省,属于文化完全不对应情况,外国读者较难体会深层的文化内涵。2016—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一共出现典故 16 个,采取语言(非文化)翻译(19%)和绝对世界化(81%)两种英译策略,便于读者理解。 1.语言(非文化)翻译。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一词,最早出自白居易的《画弥勒上生帧记》:“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17] 是指只要牢记最初的发心,就能实现本来的愿望,意义深远,明白易懂,采取语言(非文化)翻译,译为“to keep reminding ourselves of our commitment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having our mission always in mind”。 2. 绝对世界化。“接地气”一词源于《礼记》月令第六中的“天气下降,地气上腾”,[18]原意为贴近大地的气息。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接地气”一词用来指政府听取社会大众的意见,使政策贴合民意。因为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文化专有项,只好选用非文化专有项,采用绝对世界化策略,译为“responds to people’s desire”,以方便英语读者理解。 (五)比喻词的文化对应与英译策略。2016—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比喻词不多,只有13个,其中文化完全对应的 1 个,文化部分对应的 12 个。文化完全对应的词(1)采用语言(非文化)翻译,如“文山会海”译为“mountains of documents and endless meetings”,该词用“山”和“海”比喻如山的文件和开不完的会议,采用语言(非文化)翻译策略,保留汉语文化意象,同时不影响英语读者理解。文化部分对应的词(12)采用绝对世界化英译策略,如“摘帽”和“县”在英语中均有对应项,但汉语的“摘帽县”并非字面上“摘掉帽子的县城”,而是比喻脱离贫困的县城。所以采用绝对世界化策略,将“摘帽县” 译为“counties that have recently been lifted out of poverty”,弥补了文化空缺。 综上统计发现,在 2016—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356 个中国特色词汇中,采取语言(非文化)翻译、文内解释和文外解释,保留文化意象的词有 255 个,约占总数的 72%;采取使用同义词、绝对世界化、同化翻译,替换文化意象的词有 101 个,约占总数的 28%。对于专有名词和缩略词这类绝大部分都能在英语中找到对应文化意象,且大多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与发展有关的词汇,在中 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翻译要尽可能地保留中国特色词汇的文化意象,以便让国外读者理解、认同 和欣赏中国文化意象,享受不同语言带来的丰富文化意象体验。另外,由于中西方在社会文化上的巨大 差异,一些中国特色词汇,如成语、典故和比喻词等,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英语文化意象,故替换文化 意象,采用同义词、绝对世界化、同化等翻译策略,尽量传达中国特色词汇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任重而道远,其根本途径就是将中国声音传播出去。[19]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最根本的部分,研究其翻译策略对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以及构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有着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20] 而《政府工作报告》是外国读者了解我国价值观念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中既包括展现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历史背景,描述中国当前发展道路,展现我国综合实力等蕴含着中国特有的文化价值取向的话语,又包括对世界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词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译和传播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消除对中国的误解,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与发展理念。[21] 布迪厄将语言视为“交换的经济”,认为语言交换的关系是一种“象征性权力交换的关系”。语言也是一种资本,可以为言语者带来“利润”。[22]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译者在对中国特色词汇进行英译分析时,除了关注语言转化之外,还应当关注中西社会、文化差异对语言的深层影响,采取恰当的英译策略,充分发挥语言的资本作用,通过传播中国特色词汇的方式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带来利好。译者应当尽可能采用语言(非文化)翻译、文内解释和文外解释等保留文化意象策略,凸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激起国外读者兴趣,以便推动中国特色词汇和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融入世界。这不仅为世界各国了解我国发展现状、执政理念、政治制度等内容提供了平台,而且有利于构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23] 参考文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佛典汉译传统与圣经翻译传统的对比研究”(15BYY037)及广州大学科研项目“佛典汉译传统与圣经翻译传统的对比研究”(RD2020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汪东萍,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广东 广州,510006)。 [1]《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ldhd/2013-12/31/ content_2558147.htm,2013 年 12 月 31 日。 [2] 章宜华:《中国特色词在中外传媒的使用特点及影响因素》,《学术研究》2016 年第7 期。 [3] 王克非、王颖冲:《论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 年第 6 期。 [4] Javier Franco Aixelá, Culture-Specific Items in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96, p.58. [5] 张南峰:《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评介》,《中国翻译》2004 年第 1 期。 [6] 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 年第 6 期。 [7] Javier Franco Aixelá, Culture-Specific Items in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96, p.59. [8] Javier Franco Aixelá, Culture-Specific Items in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96, pp.74-75. [9]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上海:阅文集团,2016 年,第 612 页。 [10] 俞佳乐:《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中国翻译》2000 年第 6 期。 [11] [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 年,第186、189 页。 [12] Bourdieu, Pierre,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p.4. [13] [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第 7、197、188 页。 [14] Pierre Bourdieu and Loic J. D.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p.120. [15] 王悦晨:《从社会学角度看翻译现象: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关键词解读》,《中国翻译》2011 年第 1 期。 [16] Javier Franco Aixelá: Culture-Specific Items in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96, pp.61-64. [17] [清] 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6904 页。 [18] [西汉]戴圣:《礼记》,胡平生、张萌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年,第 1360 页。 [19] 王永贵、刘泰来:《打造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学习习近平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 年第 11 期。 [20] 习近平:《在对历史的深人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 》,《人民日报》 2013 年 6月27 日。 [21] 韩震:《对外文化传播中的话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 年第 1 期。 [22] [ 法] 皮埃尔·布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年,第 6、34 页。 [23] 黄友义、黄长奇等:《重视党政文献对外翻译, 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国翻译》2014 年第 3 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