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山西儿童文学的时代之履

http://www.newdu.com 2022-06-09 《映像》2022年第6期 崔昕平 参加讨论

    关键词:山西文学 儿童文学
    导语
    当我们以21世纪文坛新的文学增长点——儿童文学为视角,再次回到山西文学现当代发展史的每一个时代现场,打捞文学时光中闪烁的儿童文学脚印,即能欣喜地发现,那些零散的脚印串联而成的山西地域儿童文学步履,与成人文学的发展一样,呈现着与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时代旋律的紧密呼应。
    儿童文学因“受众”差异而在文学领域具有相对独立性。“儿童文学”这一具有独立品质的文学门类,在我国自觉于“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因其肩负的塑造民族未来文化使命而受到鲁迅、周作人、茅盾、郑振铎、叶圣陶、冰心等文学大家、教育家、思想家的合力推动。1949年,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现已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即成立了“儿童文学组”(现已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以推动我国儿童文学创作。“为小孩子写大文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0余年来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创作宗旨。
    山西在当代文坛享有文学大省的美誉。在废旧立新、建立文学新秩序的狂飙突进时代,在中国当代文学范式建立的初期,在具有鲜明新启蒙姿态与文学创新意愿的新时期,都可感受到文坛“晋军”的积极在场与锐意建构。当我们以21世纪文坛新的文学增长点——儿童文学为视角,再次回到山西文学现当代发展史的每一个时代现场,打捞文学时光中闪烁的儿童文学脚印,即能欣喜地发现,那些零散的脚印串联而成的山西地域儿童文学步履,与成人文学的发展一样,呈现着与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时代旋律的紧密呼应。
    拳拳之心——共和国初期的儿童文学扶持
    在中国儿童文学百年发展历程中,专为儿童创作且能有作品传世的作家数量极为有限,儿童读者的“书荒”问题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相对于一亿多的少年儿童来说,儿童文学创作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需求。这一问题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1955年,团中央专门起草《关于当前少年儿童读物奇缺问题的报告》,毛泽东对报告作出批示:“有关部门认真对待这一问题,迅速改进工作,大量地创作、出版、发行少年儿童读物”。9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量创作、出版、发行少年儿童读物》。当年,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四次理事会主席团会议(扩大)上,专题讨论发展少年儿童文学创作问题,会后下发《关于发展少年儿童文学的指示》,制订1955~1956年度儿童文学创作计划,鼓励大批非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投入儿童文学创作。这一举措促成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儿童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儿童文学创作潮中,山西作家也曾积极投入。这其中,马烽与段杏绵的创作曾引起极大关注。马烽敏锐地关注了少年儿童遇到的时代问题,于1954年6月29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书信体小说《韩梅梅》,以“向高小毕业生进行劳动教育”为主题。作品发表后,即被《中国少年报》《人民文学》等多家刊物转载,单行本1955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之后数次再版,而且改编成话剧、评剧、花鼓戏、连环画等多种艺术样式,并经节选,以《三封信》为题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小语文课本。作品中,未考上中学的韩梅梅没有像其他少年那样抱怨命运,而是积极返乡劳动,与农村的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克服工作中种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用事实证明了知识和文化在农业、养殖业生产中的巨大价值,也促使部分“老顽固”转变了观念和态度。从当下的视野来看,这部作品显然有着极为鲜明的时代性,但这部作品的轰动,正在于这是一部时代呼唤的、具有思想意义的作品,成为鼓舞当时许多少年人、青年人的励志故事。马烽虽然可能并没有站在儿童文学的角度上来书写,但又确确实实捕捉到该时代少年面临的问题。与之相应,段杏绵的儿童文学创作则具有明显的自觉意识。段杏绵在调回山西前,曾在《中国少年报》做过编辑工作,与儿童文学有着“文学血缘”。她创作的以农村合作社时代为背景的儿童小说《新衣裳》,1955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取材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农村儿童团对敌斗争的儿童小说《地下小学》,1962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两者都一度成为热销书,深受小读者喜爱。段杏绵之后还担任了山西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对推动山西儿童文学创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求新求变——新时期的儿童文学开拓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坛,“晋军崛起”曾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在成人文学领域多位山西作家的群星璀璨中,也曾有为数不少的一批作家在山西儿童文学创作领域耕耘。据曾任省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禹小元文章《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山西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发展历程》中记录,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文坛活跃的作家,包括冯文学、侯建忠、袁秀兰、苏永智、张越、韩长绵、公茂兰、梅莹、禹明、郝东黎、郭书琪、谢庆荣、韩永、马郡、郑孝时、刘世同等。
    1985年山西省作家协会举办首届“赵树理文学奖”,就设立了“儿童文学”专项奖,与长篇小说等项目并列,显示了对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视。山西省作家协会的史料显示,早在1960年“六一”前夕,山西省作协筹委会就曾专门召开儿童文学工作者座谈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儿童文学创作的计划和措施》。新时期以来,也有多次全省范围的儿童文学专题创作会议,如1986年省作协儿委会与建立不久的山西唯一一家专业少儿出版机构希望出版社联合召开儿童文学创作会议,省作协主席西戎、党组书记胡正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之后还分别于1991年在乡宁、1996年在左云召开全省儿童文学创作会议,对山西儿童文学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凝心聚力作用。
    在全国文坛视野内,山西儿童文学创作在该时期也曾收获不少儿童文学奖项。老作家中,1936年即开启创作的作家、评论家力群就曾创作了多部儿童文学作品。他的儿童散文《我的乐园》曾获得1984年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的郝汀(笔名柏叶)著有儿童文学集《十载耘》《勇敢和友谊》《星星的峡谷》等,并曾获1980年儿童文艺创作三等奖。中青年作家中,“写作四十余年,几乎在各种文体中游走了一圈”的乔忠延同样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取得成绩,作品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散文《打春》《文人》《柿子红》等曾入选语文文学读本,《中国神话》还获“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并引起较大反响。郭书琪也著有儿童文学作品《啊,圪蛋班》《不该放弃的爱》等。19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的郝东黎,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鸡的故事》获得1985年首届“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之后有多篇儿童文学作品在《少年文艺》等少儿刊物发表,长篇小说《楼群里的孩子》还获得文化部第三届“蒲公英奖”。
    1990年代是新时期文学不断探索与尝试的时代,儿童文学也在努力寻求艺术上的突围,并力图以跨界的创作力量改变儿童文学创作较为单一的面貌。曾有少儿出版人策划了多部丛书,邀请成人文学作家参与儿童文学创作,寻求“艺术的”儿童文学创作路径。山西作家也作出了富有意义的努力。比如蒋韵的《闪烁在你的枝头》就是当时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的“鸽子树丛书”之一,《谁在屋檐下歌唱》则是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的“金太阳丛书”之一;还有如张锐锋的《隐没的王国》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的科幻“天狼星丛书”之一。这些作品虽然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但至今读来都具有难能可贵的文学价值与探索深度。
    丰富多元——21世纪的儿童文学代际风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文学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山西省儿童文学发展也不例外。在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设立,山西省作家协会承办的“赵树理文学奖”中,始终专设了“儿童文学”奖项,鼓励和扶持省内优秀的儿童文学创作者。历年“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中,有闪耀整个文坛、被称为“中国科幻第一人”的刘慈欣,他的《超新星纪元》获2007~2009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三体Ⅲ·死神永生》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010~2012年度“赵树理文学奖·荣誉奖”。除了这位蜚声海内外的作家外,山西省曾获“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的作家作品,还涉及儿歌、小说、童话等文体。
    21世纪以来的山西儿童文学呈现出具有代际意义的创作延续与具有标志意义的格局扩展。他们中有多年从事创作的成熟作家,也有刚刚崭露头角的文学新人。
    陈寿昌已出版儿童文学作品十余部,包括儿童长篇小说《守望者》《六二班的故事》,童话《孙悟空办案》,故事集《秘密的故事》等。《六二班的故事》获2010~2012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陈寿昌在北京《东方少年》杂志从事儿童文学编辑工作的履历,为作家储备了生活细节与童心素材,近年来仍有《爷爷的大山》等新作出版。
    王兆福选择了一个极具开掘空间的题材领域——科普儿歌。科普儿歌创作数量历来不多,因为创作难度较大。王兆福找到了自己与孩子对话的方式:“为孩子写通俗易懂的智趣儿歌”。他创作的儿歌累计已达3000余首,《动植物智趣儿歌》获2007~2009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了不起的中国新科技》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8年度影响力图书推展·第四季”榜单,《童谣赞歌科技新成就》获山西省科普作家协会“2019年度优秀科普作品奖”。
    侯建忠多年专注于寓言创作,且在儿童寓言创作整体低迷的状态下作出了持之以恒的努力。当代儿童文学寓言一脉的创作最为薄弱,其原因既有时代阅读趣味的变化,更源自寓言自身的创作难度。侯建忠2016年的寓言集《李逵识字》,是“当代寓言金库”中的一部。2019年又有寓言集《新水浒外传》出版。
    袁秀兰在低幼文学领域深耕幼儿童话与儿歌,她创作的童谣达千余首,上百件儿歌作品被收入各种选集。儿歌《小蚂蚁》《小事儿》《呼噜噜的声音》等均为全国儿歌大赛获奖作品。《袁秀兰儿歌》获2004~2006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她还著有童话集《温暖的小房子》《会走路的大鼓》《香香鼠和臭臭鼠》等,受到孩子们喜爱。
    其二,一批七〇后作家在21世纪初选择了儿童文学创作方向,如马艳萍、王琦、徐永红、史龙跃、夏斌等。
    马艳萍(笔名梦儿)是21世纪初山西最早与省外儿童文学领域有交流互动的作家。2003年,她的校园儿童小说《黑皮也疯狂》在重庆出版社出版,这正值我国本土原创校园儿童小说蓬勃兴起的时间节点。她还有儿童小说《麦田守望者》《小城故事》,散文集《捡拾幸福碎屑》等作品先后出版。梦儿的文笔唯美而灵动,2012年的《小城故事》曾被中华语文网选在首页,美学风格有类于当代版的《城南旧事》。
    王琦(笔名海伦)的儿童文学创作显示了较高的起点。21世纪以来,王琦有意识地投注更多的精力在儿童文学原创扶持上,并屡有作品问世。她的《小萝卜双语故事(5册)》获2009年冰心儿童文学奖、2010年中国首届童书金奖;儿童小说《小城流年》获2015年冰心儿童文学奖,并获得2013~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新作《小城槐香》以四季与节气为经,以女孩小青子与小伙伴共同成长的故事为纬,更加凸显了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下的小城背景,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时代变迁和质朴民风。
    有意味的是,梦儿与海伦两位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自然地构成一个“小城”系列,她们有意识地将创作定位在对“小城童年”的娓娓讲述中,呈现出对童年情调的返璞归真和对以往“慢生活”的牧歌式追忆,并显示了地域文学的自觉意识,展现了龙城太原这座相对于大型发达都市而言的传统小城所孕育出的文化精神。
    徐永红21世纪以来屡有短篇发表,如在《儿童文学》发表的《鲜妍的心事》等。2012年尝试长篇童话创作,创作出版了童话《小鹅可可》。2015年创作童话《萤火虫的歌》,参评“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并最终入选。徐永红的童话多次聚焦于动物生态,以幻想的方式表达了对动物生存状况与存在问题的同情和忧虑。
    史龙跃(笔名石囡)2017年首度创作的《大耳博士的房间》,是他的儿童文学处女作。作品在“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一举进入终评并获“银鲸奖”,2018年在大连出版社出版。石囡近年来在少儿科幻文学领域也屡有长短篇作品面世,展现出作家在幻想类儿童文学创作方面的才华与功力。
    夏斌的创作集中于低幼儿童读者。他的儿童组诗《春天悄悄来到》,获得2016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夏斌的创作,具备了儿童诗所强调的形象性与画面感,同时未因清浅而妨碍诗意的追求,其文字传递了诗歌语言应有的抒情性与意境美。他的小散文定位于低幼儿童读者,多数篇幅在千字左右。如《小池塘》《悄悄地》等,格调清新,感受细腻,语言清浅而生动。
    其三,一批八〇后、九〇后的年轻作家,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间,逐渐在省内外有了文学收获,包括张旭燕、安鹏辉、田胜胜、金凤等。
    张旭燕是一位有潜力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兼及散文、童话、小说、儿歌等文体。张旭燕每年在《上海好儿童画报》《小学生世界》《童话世界》等省内外儿童文学报刊发表多篇作品。她的童话创作紧贴幼儿语言与思维,《大盗小镇》《听,美妙的声音》等作品以童言传递童真童趣与暖心爱意,可以看出作家对幼儿及其生活状态有着非常细腻的体察。张旭燕的散文随笔,如《遇到春天的风》等作品,格调清新温暖。本年,她的《心情修理店》获得2021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安鹏辉(笔名小酷哥哥)的创作包括童话、少儿科幻小说等文体。他同时是一位知名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近年来,小酷哥哥面向低年级读者的童话创作不断增加,每年都有多部作品问世。他的创作部分地延续了“热闹派”童话的风格,想象天马行空,且常以“怪兽”为主要形象,如2018年的《怪兽村》、2019年的《我的朋友是怪兽》等。当然,小酷哥哥笔下的“怪兽”从来不是恐怖的化身,而是幽默诙谐的“妙人”——作家意在以幽默形象的方式揭示儿童成长的道理。
    田胜胜前期也有一些儿童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多个儿童文学报刊。他的儿童文学创作受到广泛关注,源于他2020年参评“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并以《追梦的泥人》一举获得第七届“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金鲸”奖。这部作品原名《山·海》,是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的新写,烘托了具有“中国”滋味的立体的神话世界,既有古朴而传奇的幻想滋味,又是微言大义的亲情寓言。
    金凤2019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小说、童话和动画剧本。她的创作有意识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努力寻求自己的创作风格。作品见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少年月刊》《读友》《花火》《少年先锋报》《小学生导刊》等多家刊物,童话《熊奶奶的花园》曾获2019年《好儿童画报》“小百花”奖。
    其四,山西更有一批并非专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在持续地投入儿童文学创作,充实壮大着儿童文学创作力量,也推动全省儿童文学创作面貌与水平走向更堪期待的文学天地。
    2013~2015年度,郝东黎的长篇小说《黑白照片》获“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她近年来仍时有儿童文学作品刊发,近期出版的儿童小说《城门几丈高》《房上有只猫》里,显现出鲜明的、独属于一个时代的童年记忆。管喻的《死海螺碟》亦获2013~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其创作灵感和素材来源于他的故乡运城盐池一带,是一部具有玄幻色彩的小说。宋耀珍2018年首度创作的儿童幻想小说《小镇的秘密》系列获2016~2018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作品生动展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乡间童年。虽是初次创作,但他颇谙儿童阅读心理,并且呈现了一种兼具人间气息与志怪滋味的幻想作品。
    2019年以来,多位非儿童文学作家跨界创作儿童文学,山西儿童文学创作队伍悄然壮大,先后有孟绍勇(笔名陶耘)、张石山、侯建臣、郭万新、唐晋、蒋殊、葛水平、苏二花等作家创作出版儿童文学作品。
    张石山的“讲给孩子的传统文化”系列,打捞了宝贵的民间文化资源,复现了大量令人叹服的民间智慧。张石山对“寓教于乐”的尺度把握极好,以给儿童讲故事的方式加以呈现,显示出举重若轻、童趣天成的韵味。作品延续着“山药蛋派”大众化、口语化的语言气息,幽默、诙谐的笔调,生动、传统的说故事手法。这些文学气质,恰与儿童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契合。
    侯建臣始终兼顾儿童文学创作,在《小说选刊》《散文选刊》《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东方少年》等刊发表儿童文学作品多篇。2019年的散文集《乱炖》,作品并没有立意于儿童文学,但是其中不少篇什,如《麦浪》等,都鲜明地呈现出一种童年视角与童心状态的自由联想,气质独特,韵味深长。
    陶耘的儿童长篇小说《梦想天空》有着鲜明的建构与鼓呼意愿。作家取现实主义路径,题材直面当下,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现当代中国乡土的时代变迁,书写承载晋土记忆的人物、故事、乡风、民俗,表现出鲜明的精神原乡意识。作品以“梦想”为题,交融“乡土写实”与“乡土浪漫”,是山西儿童文学,也是当代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唐晋的童话集《海的奇迹》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古典童话。这部关于人鱼的童话,选择了近似于《一千零一夜》的框架式故事结构,以闪耀的、奇幻的、数量不拘的鳞片故事汇聚。对于人鱼之约的传奇书写,在唐晋的《鲛人》等作品中也有呼应,显示了对幻想、对童话的溯源意愿。
    郭万新的《笨笨的流浪》是他的首部儿童文学作品。作品讲述一位留守老人养的小狗“笨笨”被盗的故事,以拟人化手法描绘了笨笨被盗、逃离、被收养与寻找归途的一系列曲折经历。这部作品之后,作家又有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花脸》《双春年》等儿童小说面世。
    李晓虎最初的儿童文学创作是具有实验性质的《老爸是台故事机》,之后逐渐锁定儿童文学领域,创作出版了儿童长篇小说《逐马少年》,生动地描绘七〇后的乡间童年。少儿科幻也成为作家的一个发力点,近年来有多部(篇)作品参评少儿科幻星云奖,成绩喜人。
    蒋殊近年来创作了多部儿童纪实文学作品,如抗疫题材的《天使的模样》,红色题材的《再回1949》等。纪实作品在儿童文学领域的数量并不多,蒋殊的创作选点无疑具有意义。主题创作类儿童小说是蒋殊另一个儿童文学生长点,新近作品《少年时遇见你》《红星杨》等,在省内外引起积极反响。新作《红星杨》是一部力图以别样视角书写战争年代少年成长的小说,凸显了太行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与乡土寻根文化的意蕴。
    苏二花也有儿童文学作品《秘密的美好》出版。作品具有儿童文学的幻想气质,女孩小敏与猴子老布相处中,逐渐发现身边隐藏的“秘密的美好”。美好的情感寄寓与相信奇迹的信念构成了作品“爱”的基调。
    六月,因“儿童节”而被赋予了别样的文学关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陪伴、滋养儿童心性的精神食粮,是儿童文艺审美能力的开蒙介质。其文学意义是触达人类与未来的。山西儿童文学的创作之履,贯穿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的时代发展。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拓展的有魅力、有意义的文学空间,诚如别林斯基的描述,“儿童文学作家是孩子们盛大的节日”。向“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儿童文学作家们致以诚挚的敬意与节日的问候。
    (本文系崔昕平儿童文学名家工作室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