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享读 | 一代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http://www.newdu.com 2022-04-18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享读 | 一代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起哲学,不得不说中国传统哲学——理学。它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受到历代儒客推崇,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作为中国传统重要哲学思想流派,理学的奠基者都是谁?他们阐述的哲学观点都是什么?时至今日,有哪些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为了厘清这些问题,即日起,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将推出宋代理学家系列书摘,以飨读者。


    


    

本期导读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就是理学奠基人之一的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关学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正蒙》《西铭》等著作。他的“横渠四句”被誉为中国人的“精神绝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及这四句话并给予高度评价。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位大儒的精神世界。


    


    

  • 一代大儒的成长轨迹


    
    

张载(1020—1077年),字子厚,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因晚年在家乡设馆讲学,故世称“横渠先生”。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张载父亲病逝。年少的张载和弟弟、母亲陆氏,护送父亲灵柩,离开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返回祖籍河南大梁(今开封)。然而,路途遥远,开销较大,一家人才走了一半,就用尽了身上的盘缠。这时,又闻前方发生战乱,张载家人决定将张载父亲安葬于横渠镇南8公里的大振谷迷狐岭上。从此,张载便在此处安家,入横渠镇崇寿院读书。
    张载生活的时代,正值西夏鼎盛之际,北宋西部边境经常受其侵扰。青年张载喜好兵法,立志从军,希望能够抗敌报国,建功立业。21岁时,张载写成《边议九条》,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在军府衙内,范仲淹召见了这位儒生。看到张载,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认为其如果认真做学问,一定可成大器,所以劝他:“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意思是说你作为儒生,本分是研习儒学、重振儒学,不必研究军事博取功名,并且因材施教,勉励张载研读儒家学说中最富于哲学色彩的《中庸》。
    从研读《中庸》开始,张载踏上了学术创造的道路。嘉祐二年(1057年),张载赴京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宰相之邀,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在同程家兄弟的交流中,他发现程颢和程颐对《易经》的见解远比自己精到。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虚心待人,当感到二程对《易经》的研究超过了自己,便毅然撤掉了虎皮座椅,然后对听讲的人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
    此后,他先后任祁州司法参军、云岩县令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等职。不管在何处任职,他都办事认真,政令严明,推行德政,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
    51岁时,因对王安石新政有看法,张载辞官回到横渠镇,依靠家中薄田生活,在家乡讲学著书。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大量著作,总结自己的学术思想。为了践行自己的思想主张,他与学生们买了很多土地,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践。如今,在横渠镇崖下村、扶风午井镇、长安子午镇仍保存着遗迹,流传着“横渠八水验井田”的故事。
    张载一生著书立说,开宗立派,终身清贫,殁后贫无以殓,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范文正公在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自处,张载进则为循吏,退则为乡贤,以实际行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开拓了儒者担当新局面。


    


    

  • 内涵丰富的学术思想


    

“横渠先生所创唯物主义,比笛卡尔早了500多年,世界唯物主义哲学之父,张横渠当之无愧。”1960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将军访问西安时,对陪同他的周恩来如是说。张载祠(横渠书院)的碑刻记录着这句话。横渠书院亦见证了张载开创的学术思想。
    


    

01 编写《西铭》


    

大体上说,张载之学是“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这是《宋史·张载传》中的一个说法。也就是说,张载的思想是以阐发《周易》为基本,而又涵容了《中庸》《论语》和《孟子》的思想。
    张载哲学思想最受推崇的是“民胞物与”的博大情怀。“民胞物与”是张载在《西铭》一文中提出的:“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与我、物与人,同生天地之间,皆秉天地之性,所以,每个人都应当以万民为同胞,以万物为朋友。它表明人不但从本体上说是与天地同体的,而且从性质上说是天地间的主导和主体,从而极大地高扬了人的社会主体性。与人的社会主体性空前的高扬,相应的是人生的理想境界空前的宏大。“民胞物与”“与天为一”的人生观念将人格理想从人间大同的道德境界上升到了与天地浑然一体的超道德的“宇宙意识”和“宇宙境界”,从而赋予人更高、更超越的人格自由与意志自由。因此,张载所推崇的这种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既是道德的,又是超道德的;既是有所规范的,又是顺其自然的。
    《西铭》是北宋以来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极大的文章之一,同为理学奠基人的二程兄弟对张载其他思想多有批评,对这篇200多字的短文却称叹不绝:“《订顽》(即《西铭》)之言,极醇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哲诺瓦利斯曾说过一句名言:“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而《西铭》的价值正在于对人的精神家园即“立命”之地做了全面而生动的描绘。


    

02 提出“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是张载一生为学的归宿,也是其思想的精髓所在,冯友兰称其为“横渠四句”。


    


    

“天地之心”最早见于周易《复》卦彖辞,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此处的“天地之心”是指天地间万事万物阴阳消长的规律性。张载的“天地之心”是与易学密切相关的。张载用“太虚即气”,解释宇宙的起源和世界的本体,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他同时提出了“一物两体”说,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对立统一的两面构成。在他看来,“立心”也就是“立天理”之心,因为天理“能使天下悦且通”,从而使“天下”(社会)必然会普遍接受仁孝之理等道德价值。
    “立命”源自于孟子的思想。张载所谓“为生民立命”,就是要让天下百姓都有安身立命之处。“安身”,即生活有着落;“立命”,即灵魂有安顿,精神有依归。张载特别强调对孤寡羸弱、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关爱和照顾,要使他们生活得到应有的照顾。“为生民立命”,就是要为民众确立正确的精神价值导向和价值观念,建设精神家园。
    “为往圣继绝学”中的往圣,是历史上的圣人,“绝学”就是中断了的儒学传统。张载认为:北宋时期,由周公、孔子、孟子创立的儒学已经衰落,在这种情况下,要继承儒学学统,将儒家的思想发扬光大。张载正是怀着这样的学术使命意识,俯而读,仰而思,博采众长,创立“关学”,成为了与“濂”“闽”“洛”并列的理学学派,影响了关中学术从北宋到明的800多年,对塑造关中人乃至中国人的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他看来,人欲横流之时,必须研究义理,乃可以自拔于流俗,不至于戕贼其天性,作为学者,应该研究义理之学,切勿空谈心性。
    “太平”是周公、孔子以来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实现《西铭》描述的“民胞物与”“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要把这样美好的蓝图和社会构想变成现实,必须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经世致用的学风,为国泰民安和社会的安宁和谐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横渠四句”言简意宏,开显出北宋理学的浩然气象,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张载的思想不仅对于宋明理学具有奠基性、开创性地位,从整个儒家思想史的角度审视,他的思想具有恢弘的思想气度、青出于蓝的创新精神和力挽狂澜的使命意义。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