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等待阿尔法》:“等待”或虚实相生

http://www.newdu.com 2022-03-28 湖南文联(微信公众号) 赵燕飞 参加讨论

    
    《等待阿尔法》原本是我的一部中篇小说,2017年首发于《创作与评论》(即现在的《湘江文艺》)。不久前,我自选了七部中短篇小说交由湖南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里面收录了这部中篇,小说集的名字也叫《等待阿尔法》。
    《等待阿尔法》的出版,让我重拾对于小说创作的信心。身为写作者,我深知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多重要,而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是否足够努力。我曾痛下决心“金盆洗手”从此不写小说,尤其是囿于瓶颈无法找到突破口的时候。但我却又总是出尔反尔,因为不能在虚构的天地里御风而行无异于苟且偷生,那样的痛苦与失去自由也没什么两样。
    常有人说写作是一种苦差使,我深以为然。既是苦差使,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正是因为有了那左思右想、辗转反侧、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停滞不前的苦楚,才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欢喜。这种强烈的心理落差,会迸发摧枯拉朽的无穷力量,任何一个写作者都无法拒绝。对我而言,写作是宣泄,是慰藉,是疗愈,是反省,更是自我救赎。当真正进入写作状态时,那种物我两忘宠辱皆抛既入世又出世的迷离,让人欲罢不能欲哭还笑。
    还是回到这部小说集。第一篇《苏格拉没有底》真实地还原了身为母亲的我曾经遭遇的精神困境。写的时候几乎落泪,校对的时候到底没能忍住那些泪,为“母亲”的不容易,更为“孩子”的不容易:生而为人,不仅要为自己而活,还要为他人而活。从某个角度来说,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就是一种成功。
    《组团去天堂》应该是小说集中气质最特殊的一篇。这个纯属虚构的故事,来自朋友聚餐时的一次闲聊:某人散步时发现停车场有辆公交车没上锁,他拥有的驾照可以驾驶大客车,于是,他偷偷开着这辆车在街上逛了一圈……那辆没上锁的公交车,成了《组团去天堂》的灵感之源。一群失意的人,在圣诞之夜同乘一辆公交车驶向想象中的目的地,“这个貌似诡异的故事,想要倾诉的是一种共同的孤独,可那些孤独,并非抱团取暖就能轻易消解;能够拯救他们的,并非天堂,而是自己”(摘自《小说选刊》责编稿签)。
    我将自己最偏爱的《等待阿尔法》放在小说集的最后。这是一部伤感而又不无温暖的小说。当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生老病死,人生的意义在哪里?“阿尔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等待?或许,一切都无需解释。当马斯克思考如何在地球之外保存人类文明的种子时,所有的个体悲欢,不过是沧海一粟。卑微如我,除了等待四季的轮回,就是默默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去,继续写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