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塑造森林消防群像的长篇小说《爱在绿水青山》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公开发行

http://www.newdu.com 2022-03-21 新华社 newdu 参加讨论

    关键词:生态文明 《爱在绿水青山》
    
    《爱在绿水青山》
    张世光 著
    新华出版社 2022年3月出版
    定价:98.00元
    因为热爱而执着 因为梦想而坚守
    记者✦
    祝贺新华出版社近日公开发行您的小说《爱在绿水青山》,请问您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张世光:我是森林消防队伍一名土生土长的“老兵”,30多年来见证了这支队伍的成长壮大,有着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也常常被身边的一些事儿感动着。每当看到一幕幕悲惨的现场、一个个逝去的生命、一群群英勇无畏的“逆行者”,我的内心都会受到极大震撼,总想拿起笔把我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灾难的无情,让更多的人走进森林消防队伍,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建设美丽家园的行动中来。这是我创作的初衷和动力,也是一种责任、一种大爱、一种使命。
    记者✦
    怀着一种大爱创作,想必写这部70多万字的小说一定付出了很大心血,请您谈谈创作的过程?
    张世光:我是学指挥专业的,不是专业作家,只是一个文学和影视爱好者。过去创作发表了一些作品,但写长篇小说和文学剧本还是第一次。我平时工作很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创作。很早以前我就在谋划这部作品,其中最大的困难是小说的架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设计,从绘制示意图到起草提纲,反复酝酿精心构思。当写到十多万字的时候,感觉结构还不尽如人意,只能全部推倒重来,数易其稿。形成初稿后,又广泛征求专家和指战员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了较大篇幅的修改而后定稿,历时六年多的时间。
    塑造英雄群像 弘扬队伍精神
    记者✦
    您写这部小说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张世光: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空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部小说以保护生态为主题,紧紧围绕初心梦想、信仰信念和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等新思想新理念,开篇就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这对矛盾呈现出来,通过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描述、灾害事故救援以及价值观念碰撞、真情实感流露,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既要保护自然生态的绿水青山,又要守好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小说结尾时发声,深情呼吁全社会自觉把保护生态作为一种信仰、一种责任,呼唤更多的环保志愿者、生态资源守护者、地球村“生态人”共同携手,把爱播洒在绿水青山,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更美!
    记者✦
    森林消防队伍已有70多年的历史,面对如此宏大的历史背景,这部小说您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张世光:我们这支队伍建队时间早,时间跨度大,部署地域广,遂行任务重,涉及人物多,想写的线索和内容也很多。在策划过程中,我蓦然想到,新中国是经历无数次战斗特别是“三大战役”建立起来的,建设美丽中国迎战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森林消防队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构思和布局上,小说通篇采用立体式架构,以郝江山等人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以队伍遂行多样化任务为副线,纵贯大兴安岭“5·6”火灾、“98”松花江洪灾、汶川“5·12”震灾“三大生态灾难”,嵌入沙尘暴、非典、雾霾和雨雪冰冻等重大生态事件,通过东北到西南点与面的辐射,使主线与副线交叉引领,大事件引出小故事,大网格勾连小网眼,编织出人物、事件和情节的“关系图”,全景式地再现了这支队伍辉煌而传奇的壮丽画卷。
    记者✦
    森林消防队伍在防火灭火、保护国家生态资源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您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这支队伍的价值和地位作用的?
    张世光: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森林消防队伍诞生于新中国成立的前夜,壮大于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小说采取讲述历史与故事情节铺设重现的方式,通过队伍几次领导管理体制调整和数起灾害事故的再现,勾勒出70多年来“五个阶段”的发展脉络,揭秘了这支队伍生存发展“守护一方平安”的基因密码和“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我国是少林的国家,生态资源极其珍贵。我们这支队伍布防在73.6%的国土面积和92%的边境线上,保护着国家81.6%的森林。小说用“一棵50年的树生态价值高于20万元”“保护一只野生东北虎就等于保护450平方公里的森林”等科学数据,以及扑救数万起森林火灾的赫赫战绩,诠释了森林消防队伍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安全的职业价值和生态价值。这支队伍常年扎根大山深处,天作被地当床,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清苦和辛苦,练就了“铁脚板、山里通、活地图”的过硬本领,打赢了一场场抢险救灾的高危战斗,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镌刻在应急救援的主战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竭诚为民、守护万家灯火的社会价值。
    带着浓郁泥土气息 饱含深厚消防情怀
    记者✦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您这部小说反映的历史事件、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是真实还是虚构的?
    张世光:小说中部分人物大都是有原型的,不少故事情节也是真实的。创作中我始终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尊重重大事件、重要场景和关键人物等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对一些情景和人物进行了必要的虚构与创作。尤其是主要人物是几个原型的“集合体”,糅合不同人物的个性“元素”,进行了适度艺术加工,使角色刻画更加丰满。小说还大篇幅描述了“爱屋吉屋”“林深见鹿”“病房婚礼”和“狍根问底”“奇乾惊魂”“香巴拉血库”以及“火场红孩儿”、守护“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等场景,充满着浓郁的森林清新和泥土气息。这样做并不是随意编造和杜撰,而是让人们对逆向而行的队伍和英模人物的真情拥抱与尊崇,更是对破坏生态的现象和行为无情地抨击与唾弃,以此起到史实有据可查、情节生动感人、故事引人入胜的效果。
    记者✦
    小说中涉及人物众多,您是如何塑造这些形象的?
    张世光:小说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涉及5个家庭、7组群像,8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郝江山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为人坦诚、刚毅果敢,志向远大、爱恨分明,历经挫折初心不改,与志同道合的生态保护“吹哨人”刘亦欣携手前行,是小说中正能量的典型代表。贺松涛性格倔强、刚直不阿,信仰坚定、百折不挠,“一根筋”扎根高原疾病缠身,与失去生育能力的爱人郝明月认领梦想在高原“种湖泊”的藏族孤儿梅朵患难与共,是忠诚使命无怨无悔的代表人物。信仰缺失的“官二代”孟虎威贪图物质享受,用尽心机追求“铿锵玫瑰”邱胡杨,与心眼较多挖空心思挣大钱的张家贵串通勾连,迷途知返后回归正道,他俩是负面人物的典型代表。小说还塑造了身经百战富有传奇色彩的“火将军”刘先河、会打火敢啃“硬骨头”的张京华、烟里来火里滚的“火疯子”郝胜茂、扎根深山默默无闻的执勤点“点长”孙景权等老森警群像,将不同梦想追求、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婚恋观念、不同成长轨迹的人物融入史诗般的命运当中,生动讲述了一段段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感人故事,折射出强烈的人性之光、信念之光、时代之光。
    记者✦
    文学作品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吸引力,您在小说中是如何构建矛盾冲突的?
    张世光:小说以人与灾难、人与人之间和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把不同的人物与多年来发生的火灾、洪灾、震灾等灾害事故冲突贯穿始终,并将护林与盗伐、辛苦与享乐、忠诚与背叛、改革与稳定等矛盾叠加在一起,采用“潜在隐患—突发灾情—抢险救援”的时序,再现人与自然灾害的伟大抗争。小说多维度反映了三个发小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生,郝江山痛失初恋与孟虎威不惜真爱,秦朗爱岗敬业与叶香钱迷心窍办厂排污,“看山狗官”杜伟升与砍树村民发生争执等多种矛盾,真实演绎了“西化风”“商海潮”“雾霾天”下人性的美与丑,指战员恋爱、婚姻、家庭的爱与恨,以及寂寞、坚守与繁华、浪漫等思想情感冲突,浓缩了时代的印记和符号。小说还穿插了反对“四风”、整治“五多四过”和纠治“微腐败”等种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贯通流畅,高潮迭起,使小说落点更实、寓意更深。
    呼吁全民爱护生态 呼唤共建美丽家园
    记者✦
    出版这部小说,您有什么期望?
    张世光:文学作品的灵魂和魅力,在于给人以启迪和力量。我写这部小说是想用文学作品的方式,让森林消防故事走出密林大山,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支队伍的辉煌与传奇,知晓更多的防火灭火常识,关爱这群赴汤蹈火的“逆行者”。透过以往发生的一场场灾难,让更广泛的民众认识到,灾害可怕但人祸更可怕,“当前的生态危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人类再不悬崖勒马,再过20年,全球将有15亿人口沦为生态难民”,灾难面前没有一个人能独善其身,不要让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成为人类永远的痛。“生态觉醒”的时代已经到来,我和我的战友们力量是有限的,呼吁全民爱护生态,呼唤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也希望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影视艺术家对保护生态这一“富矿”进行深度开发与挖掘,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