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对话舒晋瑜:“跑文学”的23年

http://www.newdu.com 2022-03-21 《映像》 蒋殊 参加讨论

    关键词:舒晋瑜 对话 《深度对话茅奖作家》
    
    蒋殊与舒晋瑜
    蒋殊(以下简称蒋):
    舒老师好,产生了采访您的想法,是觉得这么多年您一直在采访别人,一直在呈现别人的高光时刻。这或许与我的创作理念有关。我的笔下,一直在书写默默无闻的英雄。我觉得,冲锋的人身上都有一种光芒四射的精神。您就是。
    舒晋瑜(以下简称舒):
    说到这里,倒是应该向您致敬。我知道您创作了《重回1937》《再回1949》《坚守1921》等等,这些作品每一部都掷地有声,对普通老兵的书写足以载入史册。您笔下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
    关于我,谢谢您的发现和概括。但是说实话,出没想那么多,采访是我的职业,我在呈现“别人的高光时刻”,也是在发掘他们是如何“高光”的,我只是记录者,如果说有“精神”,也许是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执着和坚韧吧!
    蒋:当然,采访您的另一层意思,是觉得您接触了那么多文坛名家,身上必然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学素养。那天看到作家毕飞宇一篇文章里说,“2018年,已经是舒晋瑜在《中华读书报》‘跑文学’的第19个年头了。她一直在一线。这殊为不易。”那么2022年,就是您“跑文学”的第23个年头。您有没有回望梳理过这23年的“跑文学”之路?当初的同道,还有同行者吗?
    舒:谢谢您的提问,让我有机会回望自己在文坛23年的历程。当年进入文坛,在文学会议上会经常遇到光明日报社的韩小蕙、人民日报社的袁晞,文艺报社的胡殷红,他们大概都是50后,同时代有一些,《中国青年报》的徐虹,《北京青年报》的尚晓岚,《北京晚报》的孙小宁。徐虹和尚晓岚两位才女英年早逝。环顾左右,当年那一波跑文学口的,有的离开了新闻行业,有的担任了领导职务,周围90后的新一茬记者已逐渐成为主力。我也从入行时的年轻记者成长为“老记者”了。
    最初进入文学圈,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大量的文学养分,那些在书本里仰视的作家突然出现在身边,不由得紧张、兴奋,还有一丝胆怯。我喜欢池莉的作品,写过她的作品评论,也有过电话采访,但是第一次见她,竟远远看着,没有勇气主动上前。
    就这么埋头苦干十几年后,突然有一天,感觉中国最优秀的作家,大部分都采访到了。2014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作家访谈录《说吧,从头说起》,收入阿来、陈忠实、迟子建、方方、格非、韩少功、何建明、贾平凹、李佩甫、莫言、苏童、铁凝、王安忆、王蒙、张炜15位作家的文学访谈录,他们都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这大概是我后来做《深度对话茅奖作家》和《深度对话鲁奖作家》最早的动念。
    蒋:跑了这么多年,累吗?想过停止吗?
    舒:很累。拖沓的情况也常有。可是停不下来。苏童评价说是“文学战地记者”,我特别感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当年作家专访都是时任副总编的王小琪给我布置工作。每周四布置选题,要求周日交稿,两三天的时间要完成一两个版面的采写任务,时间紧,因为找不上采访对象,急哭的时候也有。但每次接受任务真的有走上战场的感觉,斗志昂扬。
    现在那种劲头弱了,新鲜感少了,职业阅读的心态或多或少削弱了纯粹作为读者的阅读快感。但是看完作品后依然保持一种想要探讨作品内幕、了解作家创作心态的好奇之心。
    蒋:我也是一名记者,常常采访一些人,所以非常认同并理解您这种心情。那么一路跑到今天,您是特别轻车熟路了,还是更有压力了呢?
    舒:采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不看书也能提问,这么多年的积累,问几个大路货的问题还不简单吗?但是我做不到,不看书没有底气采访,看了书也未必能采访成功。所以每次一定认真阅读作品,了解作家的创作背景和风格,还要提出有意思、有意义的话题。在文学圈二十多年,出现失误会让自己觉得不可原谅。
    蒋:做记者,尤其是采访名家,最大的难度是让对方心甘情愿面对,并敞开心扉倾诉。我想除了案头文字的真情,一定还需要一种沟通交流上的温情。您遇到过拒绝吗?尤其是最初的时候。
    舒:有过。被拒绝采访的情况有多种。一种是设计的话题对方不感兴趣,跟作家也不熟悉,就很容易被拒。一种是沟通有些障碍,需要多解释。还有一种情况,与作家本人的个性和选择有关,有时候作家不希望总对着媒体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和作品,这种情况就应该尊重对方的意见。
    总体来说,因为《中华读书报》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作为记者,约请专访被拒绝的情况很少。我比较习惯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作家,那也有可能不希望在作品完成后还要反复阐述。基于双方能互相理解,我和作家朋友们相处愉快,即使偶尔一次被拒绝也没什么,我们的合作是长期的。
    蒋:一个作家获奖,必将面临若干媒体采访,然而常常是独有您的文本能做到权威而全面,正如袁恒雷老师评价,“舒晋瑜的采访记录是其中公认的翘楚。”您是如何对采访视角进行定位的?
    舒:没有别的诀窍,就是下笨功夫。看书、做功课,至少要了解作家的代表作,然后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有些老作家的书买不到,网上也搜不到资料,比如当初采访黎汝清的时候,因为版本太老,我去了国家图书馆。国图有两个馆,基藏馆借不到,只能去典籍馆借阅。采访徐小斌,她谈到自己写《炼狱之花》受到法国电影《花开花落》的影响,我就找来这部电影看。这么做可能特别耽误时间,但是我想这样可能会更接近采访对象的创作,我相信这样出来的报道也会离读者更近。采访贾平凹,我几乎看了他所有的代表作,包括他的散文及各种访谈。因为这些名家接受的采访不计其数,能够愿意接受采访,内心已经建立起对记者工作的信任和支持。这时候再提出他们答了无数次的问题,很有可能使采访变得索然无味。
    不扎扎实实做好功课,采访就没有内涵,作家提不起兴致答,读者读来也会寡淡。采访每一位作家,我的工作大致都是“从头说起”的梳理,希望让大家了解他的创作始末、心路历程,代表作品的创作心得;希望挖掘每一位作家的创作秘诀,使他们的成功之路和创作技巧为文坛同行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几乎所有文本,都经过作家本人的认可,这样长年积累的对话,大致能够做到相对全面准确。至于“权威”或“翘楚”,就不敢当了。
    蒋:曾经有人将您的《深度对话茅奖作家》评价为文坛长篇小说的“一线档案”。去年底,《深度对话鲁奖作家》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两本书可谓将中国文坛一线作家“一网打尽”。当初为什么想到做这两项大工程?除了想全面了解这些作家,还想通过两本书表达什么?
    舒:2014年出版的《说吧,从头说起》,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把多年采访积累中比较成熟的访谈结集出版,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完成后我曾自问:是不是应该有更明确的主题?尤其2015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结果出来时,我发现新晋的五位茅奖得主中有四位都收在《说吧,从头说起》中——似乎对文学作品的判断多少有一点感觉。于是我搜索了一下历届茅奖获奖作家,发现绝大多数都采访过,我要做的工作就是拾遗补阙,没采访过的要完成采访,采访时间太久的要补充新内容,如此花了四年时间,2018年完成了《深度对话茅奖作家》。
    作品体例的设置,是作家访谈+评委访谈。特别感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韩敬群,他给我提出很多建议,包括从文学史的角度多做些工作,披露一些过往的文学内幕。每一届我各找了一位评委,请他们谈评奖过程、评审印象,使读者对获奖作品和评选内幕大致有所了解。《深度对话鲁奖作家》完成的时间更久,前后花了五年。我的责任编辑陈彦瑾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研究生,工作非常认真严谨,来回打磨,在这两本书上耗费了很大心血,希望尽可能使它们成为立得住的权威读本,对此我心存感激。
    我热爱文学,喜欢读书,沉浸其中,是非常享受非常愉悦的。我希望通过这两部作品,传达作家的思想和他们的成长过程,也借此传达我对文学的理解和判断。
    蒋:《深度对话鲁奖作家》还没有读到,但封面醒目的一行“揭示文学‘创作幕后’,直抵‘评奖要害’”非常诱惑读者。我知道,谈论“创作幕后”容易,而提及“评奖要害”是不是要困难一些?
    舒:您说得太对了!“评奖要害”比“创作”更有故事,也更吸引眼球。采访的过程很过瘾,了解幕后的真实状况,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如果真实地记录,会在文坛引起轩然大波。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记者,很多事情是明知可为而不为,这里涉及新闻报道的分寸感,以及媒体人的教养和修为。所谓的评奖“花絮”很多,有时候确实很难取舍,既要体现事件的真实性,又要拿捏好分寸。如果一篇报道为了追求点击量而有可能伤害采访对象,那就得不偿失。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舍弃曝光度的。
    蒋:非常欣赏您的这种分寸感!前面说到创作这两本书是大工程,其中包含的一项重要元素就是对作品的熟悉。仅仅阅读这些文字,也是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的,您既不能像普通读者那样选择性阅读,也不能简单浏览。您对访谈对象作品的阅读方式是什么样的?采访一个作家尤其是长篇小说作家,从准备到访谈完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舒:我阅读很慢,除非有极其特殊的情况需要快速浏览,一般都是细读。好在阅读是长年积累的,采访也不是一蹴而就。比如采访贾平凹,第一次采访,必然要读他所有的代表作,整整两个月专心阅读,准备对他的采访。但是完成第一次采访之后,再往后就轻松了,因为对作家的整体创作和风格都有所掌握,只需要关注他最新出版的作品,就可以相对轻松地完成采访。采访韩少功时,我正要去宁夏出差,前一天我去书店买了他七本代表作,带着上了飞机。但是我发现对自己的阅读效率太过乐观,出差一周回来,也不过只读了两本,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采访提纲。
    蒋:您一年的阅读量是多少?除了采访需要的阅读,还会读些什么样的作品?作为一名女性,必然有家庭、孩子的琐事,请问阅读与写作时间,您是如何挤出来的?
    舒:阅读量还真没统计过。因为年终要写总结,刚刚统计了一下,2021年完成了包括王蒙、曹文轩、梁晓声等在内的38篇作家专访——单是文学类的采写,工作量大约有30多万字。每采访一位作家,差不多相关的代表作都要找来阅读,只能这么估算。
    我很幸运,自己的爱好和职业完美结合。除了工作所需要的阅读,我还喜欢读经典和生活类的图书,养生的、美食的、穿衣打扮的……缺啥补啥。
    工作固然重要,但亲情在我生命中才是头等大事。父母年龄大了,前些年父亲五年动了四次手术,从此觉得陪伴父母的时间是那么宝贵,所以总在尽量找机会看望他们。我希望自己在生活中尽可能尽职,努力做好女儿、好母亲、好妻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蒋:供职《中华读书报》多年,因此关于读书,您足够权威,可以给爱读书的朋友一些建议吗?
    舒:也经常被朋友问到读书的问题,我唯一的建议就是读经典。原来总说开卷有益,可是越来越发现时间太有限,如果毫无方向毫无选择地阅读,岂不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蒋:跑了这么多年文学,访谈了那么多位文坛大家,期间有过遗憾的事吗?
    舒:有啊。比如我很喜欢金庸的作品,曾做足准备列了提纲,请出版社的朋友转给金庸,多次督促均无下文,直到金庸去世也未能完成采访。前段时间我采访了一位学者,请他谈枕边书,10月20日我们最后一次通信,不久他就去世了。我写完的文章也未能如期见报。网上流传最广的《最后的访谈》是2020年发表在一家周刊的文章,实际上最后的访谈没能发表。
    蒋:遗憾总是在所难免。这么多年“跑文学”,您的收获是什么?有因此而失去的东西吗?
    舒:最大的收获是逐渐得到了作家朋友们的认可。二十多年间,有很多跳槽的机会,待遇和报酬都很有诱惑力。我思前想后,还是放弃了。我把自己热爱的文学放在第一位。单位的收入不算高,我想我和我的同仁能在《中华读书报》坚持下来,应该多数还是喜欢读书报的民主团结又和谐的氛围,在这里能放开手脚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精神上的富足比什么都重要。
    长此以往的拼命劳作,身体已经向我发出严重警告,这两年,带状疱疹、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疼痛、网球肘反复发作,饱受失眠之苦。失去健康的时候才觉得健康是多么重要,我也在慢慢调整身体,希望陪伴文学的时间更长久一些。
    蒋:您与哪几位山西作家有过对话?您在山西出生,想来也很关注山西作家,能对山西当下的作家或者文学作个简单评价吗?
    舒:山西籍和山西生活的作家都算的话,对话过的会比较多,李敬泽、阎晶明、张平、梁衡、杜学文、赵瑜、王春林、刘慈欣、柯云路、曹乃谦、葛水平、成一、郑渊洁、蒋韵(算吗?)、鲁顺民、韩石山、张石山、周宗奇、李骏虎、孙频、笛安、镕畅……好像是这些吧。我在山西霍州出生,生活了12年,整个童年时期在山西,还是很有感情的。和山西作家交往,心理上首先有一种亲近感,但采访是二十多年间完成的,作家们的创作也在不断变化,一时还无法作出准确深刻的评价,只能说说粗浅的印象。非虚构不用说了,我采访过赵瑜多次,他的报告文学完全是“走出来的作品”,虚构作品中,作家们的创作,如张平、葛水平等,也都是扎根于深厚的生活积淀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在我的印象里,山西作家们的创作,都是从生活中发现、提炼素材,他们的文学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从来都不是机械地复制生活。
    蒋:蒋韵老师当然算山西作家了,她是山西人的骄傲啊。也谢谢您对山西作家与作品的认可。聊到现在,我想没有必要再问您“会不会在文学路上继续‘跑’下去”了。今天,您已经成为作家的知音,想象不出哪一天如果舒晋瑜不做一线记者了,会有多少人遗憾呢。只是,您“跑文学”的终点在哪里?
    舒:谢谢您这么高的评价。做文学记者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奢望成为什么或成就什么,埋头做事,不问将来。跑到哪里算哪里,跑不动了,就此停下脚步,欣赏周边的风景,也是心旷神怡的美事。
    蒋:很好奇也很期待,《深度访谈茅奖作家》《深度对话鲁奖作家》之后,下一项“大工程”会是什么。
    舒:七届获鲁奖的作家共264位,其中有11位鲁奖作家同时也是茅奖作家,我希望同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这两本书是互补的、不重复的,因此《深度对话鲁奖作家》收入的49位获奖作家和十位评委,有两项缺席:一是缺席阿来、毕飞宇、迟子建、格非、贾平凹、李国文、刘醒龙、苏童、徐怀中、徐则臣、王安忆这11位兼获茅奖的作家;二是缺席鲁敏、田耳、乔叶、李骏虎等70后作家。所以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一是继续对话鲁奖作家,二是要为70后作家专门辟出一方阵地。作为70后的记者,我对同时代的作家寄予厚望,跟踪关注他们的文学创作二十多年,总对他们怀着更高的期待。这两年,我发现“70一茬”作家的创作已经走向成熟,整体水准提升了很多,是时候出手了。
    蒋:该出手时就出手吧!不得不说,一场好的对话不亚于读一本好书,酣畅淋漓。不仅是一次心灵上的交流,更是一次高质量的学习。期待您的下一本书。
    舒:谢谢!PICS
    
    受访人简介:
    舒晋瑜,《中华读书报》总编辑助理。生于山西霍州,祖籍山东淄博。中国新闻学院毕业。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深度对话茅奖作家》《深度对话鲁奖作家》《说吧,从头说起——舒晋瑜文学访谈录》《以笔为旗》等。作品多次在《美文》《当代作家评论》《中国作家》《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发表,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作家文摘》等转载。曾获2013年度“全球华人漂母杯散文赛”三等奖、2020年度“全国报纸副刊年度美文”二等奖,2021年获全国第六届“报人散文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