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像溪水那样行走》:生命的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22-03-05 中国作家网 杨雪 参加讨论

    关键词:散文集 杨光英
    散文作家杨光英女士将她即将出版的散文随笔集《像溪水那样行走》文稿送我,嘱我写序,盛情难却。
    令我惊异的是,或者说未让我失望的是,当我展读她的文稿,很快被她的文思、才识、真诚所感动。此前,曾断续读到过她的作品,曾认为她的作品是让人能放心阅读的,但这次系统性地读完她的散文,却让我跃过了这一层面,对她的散文作品有了更深或更广的理解:
    一、知识与才情相融,只是让生命更具意义
    写景状物,在杨光英的散文作品里,并不是表面的临笔或苍白的抒怀,她往往将知识与才情巧妙融合,且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适时倾吐,使读者在不经意之间,随作者的心律跳动,感同身受于作者的认知和思想,在可心的文脉浸润下,让人思考,给人启迪。我们读文集内的《一片春心在海棠》《做一朵淡雅的桃花》《聆听秋天》等篇章便有这种深切的感悟。“海棠之美,美在其既张扬于树干虬枝,又含蓄于娇花淡影。元好问有诗云:‘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其表达的不仅仅是对海棠矜持高洁、不与群芳争艳的品质的赞扬,更表达出了自己如海棠一般的生活态度。”这段话,不仅是对海棠的赞美,也是对元好问人生生活态度的认同。读这样的散文作品,我们不仅能深受感动,且确确实实有“踏花归去香满袖”的舒心、大雅和充实。
    二、感恩与热爱,生命最温馨的绽放
    光英的散文,最感人的当属写人物类的作品,比如《父亲的“读书”情结》《我是母亲的朋友》《怀念我的两位恩师》《窗口飘来的琴声》《来自学生的幸福》等等。光英出生在泸县乡村,但父母开明、仁厚、勤劳、智慧、且极具爱心。在这样的家庭,光英姐妹兄弟虽多,但读书却是父母给她们的首选,无论经济如何穷困、无论生活多么困难,父母都想法自己解决,唯一不能断了念想的,就是要让孩子们读书,从这一点上说,光英是幸运的,并由此开启了光英命运转变的坦途。关于这一点,《父亲的“读书”情结》一文有详尽的描述。老实说,我读此文,干枯的眼眶不禁红润起来。特别是后来年迈的父亲为“我”出版的书做“销售”的细节描写,更让人感动于天下慈父的伟大和无私,那种爱,不仅仅是血脉的流淌,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传承。作家更懂得这种爱得不易和稀缺,因此,在她的另外几篇文章中,比如《我是母亲的朋友》《怀念我的两位恩师》《来自学生的幸福》等文章,不仅追述了母恩、师恩的难忘,反过来当自己有了能力时,亦懂得感恩、报恩。比如对穷困学生和邻里贫困孩子的资助、帮助,这种人性深处最美好温馨的花朵,让人内心溢满了幸福,亦让我们看到了川南泸县农村底层百姓人间的美好和可爱,这是作者贡献给我们时代潮流中最美的川南乡间画卷。
    三、乡土,让人难忘的美好和幸福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泸县乡村的那些美好物事和人物传奇,在杨光英的笔下,让人心动、美好而难忘。比如《怀念高粱》《悠悠稻草香》《啊,耕牛》《乡村匠人静静走远》等,虽然历史的进程已然走进了现代文明的今天,现在的孩子们已不太明了当年那些乡间的情景所呈现的苦中有乐、苦中有美的场景,但身历其景的人,读杨光英描写这类乡愁的作品,仍旧满怀惊悸和喜悦。比如在精神和物质双重饥饿的年代,能在自然的怀抱中吃到一次高粱“灰粑”、吃到一次甜甜的高粱杆是终生难忘的事,而在稻草飘香的夜晚躺在其上数满天繁星又给年少的心灵带来了无尽的憧憬。最难忘的是那负重勤耕一生的耕牛,为了我们的生活最终走向死亡的场景,让我们感叹和唏嘘。随着现代化文明进程的加快,乡间那些传统的匠人,诸如泥瓦匠、石匠、木匠,缝衣匠和铁匠、弹棉花匠、篾匠等多渐行渐远,不仅是一段历史文明提升的传播和见证,也传递了作者的依恋和肯定,随着现代工业社会文明的勃兴,作者也满怀期待着“旧工匠的淘汰,新工匠的产生”必定会迎来“人们生活提升的美好愿景”。所谓乡愁,就是要让人们晓得,在不忘过往中,体会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当然,这种幸福和美好,并非易事,总得有付出、有辛劳,而大付出、大辛劳,才会有大幸福、大美好。作者在《渡槽魂》一文里,已经表述的非常完美。
    当然,光英的散文,不仅仅只是这几点特色,比如她的游记文章中的历史底蕴的挖掘发现,不人云亦云的独到观点,都是让人击节赞叹的;又如她的人生小品随笔,往往具有知识女性的朴素辩证观,充满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平淡中富含优雅的气质和沉静。只不过,我重点讲了光英散文的三方面优点,这是光英散文的唯一性和稀缺性,这与她的家庭背景和出生地、时代性、成长及经历和学识密不可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作者的这些散文篇章,会更有价值更让人喜爱。
    2022.3.1午后伴月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