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诗人心灵的天空明净且绿意盎然

http://www.newdu.com 2022-03-05 中国艺术报 乐冰 参加讨论

    李少君在繁忙工作之余,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每年都有诗文出版,令人感佩。他的诗歌语言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学精华,凝练、唯美、哲思等,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语言——我且称它为“少君体”,有很强的辨识度。
    阅读《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我感受到诗人以春天为心灵家园,以丰富的想象力开启春天之门,让读者置身于充满无限希望的春天,让我们的细胞和血脉沐浴在春风里,接受春雨的洗礼,感受春天温暖阳光,洗涤灵魂。
    “白鹭站在牛背上/牛站在水田里/水田横卧在四面草坡中/草坡的背后/是簇拥的杂草,低低的蓝天/和远处此起彼伏的一大群青山//这些,就整个地构成了一个春天”。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思维,描绘了春天的宏大和美好,赞美春天的博大丰盛。诗人的想象是广阔无边的,是任意飞翔的,是自由奔放的。读这首《春》,让我想到他的另一首诗《神降临的小站》:“三五间小木屋/泼溅出一两点灯火/我小如一只蚂蚁/今夜滞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央的/一个无名小站/独自承受凛冽孤独但内心安宁//背后,站着猛虎般严酷的初冬寒夜/再背后,横着一条清晰而空旷的马路/再背后,是缓缓流淌的额尔古纳河/在黑暗中它亮如一道白光/再背后,是一望无际的简洁的白桦林/和枯寂明净的苍茫荒野/再背后,是低空静静闪烁的星星/和蓝绒绒的温柔的夜幕”。
    这两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神降临的小站》第二节,都是镜头自然而然地推移,由局部的特写转移到深远辽阔的天地,使诗的意境不断扩大、深远,仿佛一枚石头丢进水面,泛起一层一层的涟漪,给人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享受。
    再读这一首《春风》:“春风一样的性情女子/喜欢使点小性子/一扬手,就打翻了胭脂盒/再一挥手,将香水瓶泼溅在草地上/于是,遍地就姹紫嫣红、活色生香//如果,再来那么一两声娇啼莺语/该就是所谓春色无边的风情了吧?”这首诗尽管只有七行,却意境悠远,回味绵长。读这样的诗,我仿佛在品味纯度很高的粮食酒,进入了一种微醺状态,嘴里咂巴咂巴地咀嚼着,津津有味。
    李少君对春天的抒情是本真而自然的,所以他写得得心应手,浑然天成。我怀疑他是在春天出生的,春天才对他格外眷顾,他的每一个细胞仿佛都浸泡着春天的因子,这样他的生命个体,才会与春天有了一种天然的联系。这使他发现了春天的秘密,获得了具体的诗意与活力。
    春天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春天。诗人以自身的人生经历,深刻领会到了春天对于人生的意义,这便是:生命中有了春天,“我就是一个物质世界的富有者”。
    “只要享有这明媚春光/我就算不上一个精神上的穷人/即使只是一个柳下小径间茫然徘徊的落魄者//只要拥有这满庭桃花/我就是一个物质世界的富有者/虽然不过是坐在春风中低头饮茶自吟自歌//春天在诗人的笔下不仅是精神上的,/也是物质上的,精神和物质这二者的聚合, /开阔了春天的意境。”这首《春光》写得情趣盎然,不仅展现了浪漫主义的精神风貌,擦拭出了诗歌温暖的光芒,而且让我对春天有了重新认识,读后精神为之一振。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李少君对春天特别的敏感,具有描写春天特别的天赋,对春天有细腻委婉独特的体验。在他的笔下春天幻化成了令人惊叹的诗句,如《春夜的辩证法》《春祭》《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等,都融入了他个人的生命感悟,值得反复品味。
    正因为李少君有着独到的表现春天的能力,从而让他的诗结出了丰硕的诗意之果。他善于不动声色地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表现春天。
    请看他的这一首《春到万家村》:“海南岛的春风总是发动得更早/更早的,三角梅已经占领街角与山头//海南岛的春色总是蔓延得更快/更快的,槟榔树已经亭亭玉立青媚动人//海南岛的燕子总是勤快又敏捷/抢先一步的,村民早已在水田里低头插秧//当一层薄薄的雨水滋润着万家村/我就知道:春光春意就是在这里酝酿而成”。诗人通过“三角梅”“槟榔树”“燕子”“雨水”等具体意象告诉人们“春光春意就是在这里酝酿而成” 。他用独特的语言构建春天,那些温暖的诗句,在他关于春天的诗篇里闪烁。
    而在《春天,我有一种放飞自己的愿望》里诗人写道:“两只燕子拉开了初春的雨幕/老牛,仍拖着背后的寒气在犁田//柳树吐出怯生生的嫩芽试探着春寒/绿头鸭,小心翼翼地感受着水的温暖//春风正一点一点稀释着最后的寒冷/轻的光阴,还在掂量重的心事//我却早已经按捺不住了/春天,我有一种放飞自己的愿望……”这首诗写得开阖自如,率性真挚。“燕子”“老牛”“柳树”“绿头鸭”这些春天特有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春天的诗意世界,显示出一个诗人敏锐的洞察力与独特的风采。诗人的笔端是温暖的、充满希望的。看得出诗人对于春天抱有极大的热情、热力,极富洞察力地捕捉了春天里事物细微的变化,通过春天这个镜像,呼唤人们心灵回归春天,归属自然,不必在生活中患得患失。
    李少君诗歌中含蓄、深情、凝炼、丰富的意象,和大气的行文、细腻的描述、个性化的表达,真诚,不装腔作势,不玩花架子,都体现了“少君体”的独到之处,也是他的诗歌独具魅力和特色的关键。
    我一直认为,好的诗歌作品应当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作品辨识度高,在一大推作品中很容易被发现,而且,表现手法独特,想象独特,不人云亦云。而且,好的诗人应有精品意识,拒绝平庸。作品必须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具有艺术性、思想性、现实性,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雅俗共赏,作品与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值得反复阅读,具有不可替代性。“功夫在诗外”,好的诗人有扎实的外功内力,外在生活的积累,内在饱读诗书。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剥开生活的外壳,发现真相。
    李少君写春天的一系列诗歌具备这些特质,他的任何一首写春天的诗都不逊色,尤其这一首《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同样出彩、大气。我想,李少君之所以选用这首诗的名字作为诗集的书名,是有一定道理的。
    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其生命特征,这是由其生命的本质决定的,春天也不例外。大自然四季轮回,春天毕竟是短暂的,只有将春天注入心灵,生命“才会突破封锁,浮现明媚的春光”。诗人的意图是唤醒人们春天的认识,苏醒人的知觉,复活人的思想。
    “倾听过春雷运动的人,都会记忆顽固/深信春天已经自天外抵达//我暗下决心,不再沉迷于暖气催眠的昏睡里/应该勒马悬崖,对春天有所表示了//即使一切都还在争夺之中,冬寒仍不甘退却即使还需要一轮/皓月,才能拨开沉沉夜雾//应该向大地发射一支支燕子的令箭/应该向天空吹奏起高亢嘹亮的笛音//这样,才会突破封锁,浮现明媚的春光/让一缕一缕的云彩,铺展到整个世界”。这首诗暗示了精神觉醒和对春天的顿悟,具有结实的思想、深邃的理念等特点,区别于一般对春天表面化的抒情,更加直抵世界和人的真相本身。它的出彩在于打通了春天与思想的神秘通道。说明诗人的视角、视界、胸襟、见识度以及对世界万物的感受能力等等。
    诗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里的诗歌大多不长,语言凝炼优美,意境悠远。收入这部诗集的诗歌都是经过了认真锤炼,语法恰当,措词严谨,语言优美。看得出来,诗人心灵的天空是明净的、绿意盎然的,也是怀抱理想和富有激情的。他对春天的热爱、追寻、赞美,就是对自由、高贵、尊严的捍卫。这样说来,诗人关于春天的书写,就是对希望的书写,对初心信仰的坚守,对甜美生活的向往,是将心灵放在春天这个场域中来写的,这就使其诗歌具有了一种质地明亮与思想丰盈的内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