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 冬奥“冷”知识
北京冬奥会即将在2022年2月4日正式开幕,给这个春节增添了一道体育大餐。这份体育大餐中的主菜可真不少,滑雪、滑冰、冰球、冰壶,等等。要想好好品尝其中的味道,了解规则必不可少;而要想更深层次了解冬奥会,相关项目的历史渊源和背景知识也有必要了解一下。今天我们就一起关注冬奥会的那些“冷”知识。
花样滑冰是奥运会当中最古老的冬季项目之一。1908年伦敦奥运会,花样滑冰作为首个冬季项目被列入比赛日程,它集优雅舞姿和体育技巧于一身,极具观赏性。选手身着华服在动人的音乐中旋转跳跃,用优美舞姿和高超技巧征服了无数观众。 花滑运动诞生初期,男性表演服为长袖长裤,女性为长袖长裙。因为要在室外滑冰,滑冰者服装厚重。室内冰场出现后,人们才开始减少衣服,追求轻薄。1924年,法国夏蒙尼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比赛上,年仅11岁的挪威选手索尼娅·海妮第一次穿着不到膝盖的短裙参加了比赛,成为花样滑冰界的大明星。 女性花滑运动员的着装在海妮的影响下不断改进,裙子缩短,贴身,不再羞于展示自然曲线。男性服装也向着轻便、贴身和薄短的方向发展。为了防止短裙走光,1936年,在德国加米施-帕滕基兴冬奥会上,带短裙摆的女性连体衣正式登场,奠定了今天花滑服的基本款式。 1928年,在瑞士圣莫里茨举行的第2届冬奥会上,双人花样滑冰比赛中法国运动员组合 随后,花滑服装的材质不断改进,出现了有弹性的面料和更多装饰性元素。1988年,德国“冰上皇后”卡特琳娜·维特穿着一身用羽毛做成裙摆的蓝色表演服赢得了冬奥会冠军。由于这件高开叉、露背、低领口的表演服过分暴露,此后的花滑表演服设计多了一条规则:女选手服装必须覆盖背部和臀部。由于选手不能大面积暴露身体,裸色织物的拼接变得更为常见。 国际大赛的花滑服一般具备几个重要的特征:轻薄、弹性好、闪亮,有满满的水钻和纹饰,更要与所选曲目风格一致。 花滑表演大部分时间是“向后滑”,背对着观众和评委时间居多,所以大部分的花滑服背面要比正面的设计更繁复好看。 优质的花滑服必须轻如蝉翼,不能成为运动员做动作的负担。要多轻呢?男选手的服装要控制在850克以内,女选手的要控制在350克以内。花滑运动员的服装非常贴身,要根据每一个运动员的身材尺寸量身定制,备赛期间会根据选手的身材变化进行修改。很多运动员为了保持身材,赛前都需要禁食。在场上,服装和选手融为一体,非常微小的更改都会影响选手的发挥。中国花滑名将陈露的《梁祝》一共有两件比赛服,赛季开始时使用的是淡藕色,参加奥运会时换成了一套深紫色的,两套衣服的款式面料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深紫色那套的袖子装饰镶钻更多,重量也就稍重。这种普通人根本察觉不到的区别,在选手身上却千差万别。 1998年长野冬奥会,中国花样滑冰选手陈露在《梁祝》的配乐下翩翩起舞 冰壶比赛为什么一直拼命“擦地”? 冰壶运动起源于苏格兰,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一块在苏格兰被发现的刻有1511年日期的冰壶石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这个最古老的冰壶石被保存在苏格兰斯特林史密斯美术博物馆。 随着苏格兰人的迁移,冰壶运动在18世纪传至北美洲,并逐渐普及。1924年,首届冬奥会在法国夏蒙尼举办,冰壶比赛被列为项目参会,金牌由英国获得。但此后除了在1932年的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作为表演项目参会外,冰壶在冬奥史上空白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02年才被承认为正式比赛。 1890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牙买加池塘”冰面上,一场冰壶比赛正在进行 基于冰壶运动的特点,人们称其为“冰上国际象棋”。因为冰壶运动在一众比拼体力、耐力的项目中,需要更多的脑力消耗和策略技巧。棋子,就是冰壶。标准的冰壶由壶柄和壶身组成。壶体是由不含云母的花岗岩制作而成,这种石材只在苏格兰西部海域的克里格岛产出。之所以只能选用这种石材,是因为运动过程决定了冰壶既要足够坚硬,又要保证其在低温条件下不会因撞击而破裂。 冰壶装备“三大样”中的另外两样,便是冰刷与冰鞋。观看冰壶比赛的观众,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运动员手持“扫把”快速在冰壶前移动的场景。看似“无用功”,其实正是通过快速的“清扫”,才能在冰壶短暂的滑行过程中改变其运行轨迹和速度,达到“布场”和“入局”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冰刷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前,冰刷还与一般家用扫帚无异,是用玉米纤维制成,50年代以后,人造织物制作的刷头被更多采用。现代冰刷的刷柄已经用上了更轻便、更坚固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制品,刷头则在2016年被世界冰壶联合会指定为必须由某种特殊织物制成,以实现用具上的公平,避免过度擦冰延长冰壶的运行距离或者使冰壶降速等。运动员脚穿的冰壶运动鞋也大有门道,一只为橡胶底,一只为塑料底;橡胶底的用来蹬起踏器,塑料底的用于降低摩擦力有利于滑行。 冰壶场地,也就是“棋盘”,通常是一个长45~46米,宽4.4~5米的长条形冰道,四周围有低矮挡板以免冰壶滑出场地范围。场地前后两端各有一条蓝色的实线称为“前卫线”和“后卫线”。冰壶掷出后,如果未进前卫线或越过后卫线都视作无效,将被清出场外。赛道两端分别设有“大本营”。在比赛中,运动员首先要使冰壶顺利滑行进入大本营,并以更加接近圆心来获得分数。除了这些准备冰壶比赛场地的硬指标,另外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淋冰。 与很多人想象中不同,冰壶赛道的冰面并非是光滑的,反而有一道关键工序,这道工序便是让冰面变得“粗糙”。制冰后,细小的水滴被喷洒到冰面上,形同铺就了一条鹅卵石路。在这样的路面上,冰壶的行走路线不定,运动员适当的“刷冰”能够融化凹凸不平的冰面,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减小壶体与冰面的摩擦,从而使壶体滑行得更远。 2018年2月8日,韩国平昌冬奥会江陵冰壶中心,中国混双选手巴德鑫正在做掷壶准备 不久前,北京冬奥会的官方宣传片《冰雪之约》上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开篇时的一幅岩画:在古老的岩石上,刻画着模糊的人形,隐约可以看到滑雪的动作。 这幅岩画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从中我们可以推测到,在冰雪覆盖的独特天气中,旧石器时代的祖先们,为了生存的需要,使用毛皮制成了滑雪板,用以交通和打猎,能够在冰雪中自由驰骋。而这也是最早的滑雪项目——“越野滑雪”的雏形。直到今日,“毛皮滑雪”还频频亮相在文化遗产的展会上,新疆阿勒泰每年也会举行毛皮滑雪大赛,这是当地重要的冰雪赛事。 迈入先秦时期,华夏民族与冰雪的奇缘更是可以在上古典籍中找到可能的印证。 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北海之内有钉灵国,钉灵国人膝盖以下覆有长毛,足似马蹄,因此善于在冰雪中驰骋行走。”这神话般的记载背后,很可能是当时北方的先祖,以毛皮长裤御寒,以马蹄状的原始滑雪板行进的生动描述。如果翻开《宋史·礼志》,我们还可以看到,至少在宋朝,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出名为“冰嬉”的冰上娱乐活动。 至元明清时期,“冰嬉”活动已蔚为大观,许多现代冰上运动都可以在典籍中找到原型。例如速度滑冰,清代学者吴振棫所撰《养吉斋丛录》详细记载了古代的速滑项目:“冰嬉之制……始曰‘抢等’。去上御之冰床二三里外,树大纛,众兵咸列。驾既御冰床(亦曰拖床),鸣一炮,树纛处亦鸣一炮应之,于是众兵驰而至。御前侍卫立冰上,抢等者驰近御座,则牵而止之。至有先后,分头等、二等,赏各有差。” 由《养吉斋丛录》一书可知,参加冰嬉士兵皆从八旗与内府三旗挑选,脚穿冰鞋。比赛时,皇帝亲临冰床(一种冰上交通工具),侍卫于冰床二三里外竖大旗,皇帝令下,参选士兵争相朝御座奔驰,按到达先后顺序行赏,分头等和二等奖,即为“抢等”。 再比如花样滑冰。乾隆时,西藏的首领噶隆,曾于乾隆五十七年来京。他的藏文著作《朵仁班智达传》中记载了当时北京清皇宫内举行的一次滑冰表演的情况。根据他记载的藏文翻译成汉文是这样的:“他们在冰上时而像闪电瞬间即逝,时而如鱼嬉水,跃上潜下,同时拉满强弓瞄准高悬的花束依次射去。每当射中,花束中自然响起一串鞭炮声,令人惊叹不已。”这种场景,在乾隆初年的《紫光阁赐宴图》中有充分的展现。画面上呈现的花样滑冰动作有金鸡独立、哪吒闹海、双飞燕、千斤坠、大蝎子,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杂技滑冰,以及缘竿、盘杠、飞叉、耍刀、使棒、弄幡等,那时花样滑冰俨然发展成为一种大型观赏性表演。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一位老人在冰雪运动上默默付出了几十年。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滑雪之父”的单兆鉴。1957年,19岁的单兆鉴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滑雪冠军。在退役之后,他花了十年时间,印证心中的一个念头:滑雪起源于中国。以此念为先行,他学习了历史和考古,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最终,单兆鉴锁定了阿勒泰地区,发现了本文开头那幅岩画的踪迹。之后又历经多年的寻根追踪,证实中国是人类冰雪运动的起源地。 在第26届国际滑雪历史协会颁奖典礼上,作为第一个站上领奖台的亚洲人,单兆鉴骄傲地宣布:人类滑雪的太阳,首先从阿勒泰升起。 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的背后,是一代代冰雪人不懈的艰苦奋斗。祝体育健儿们继承先辈的传统,再创佳绩!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