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王苏辛:流动的活力 ——关于青年写作的可能性

http://www.newdu.com 2021-12-22 钟山(微信公众号) 王苏辛 参加讨论

    关键词:青年写作
    近来,经常能听到一种观点,就是在现下这个时代,最有智慧的头脑已经不从事写作,或者文学相关职业了。也因此,很多人认为,这是当下缺乏重要作品的主要原因。听起来,这似乎毫无问题,甚至连我自己也要啪啪鼓掌。但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把“作家“定义为一个群体,我们会发现历史上很多作家,都有其他的身份。或有他的仕途,或有他的士兵,或身处政治漩涡,有他需要庇佑的人……他们中没有几个人,真的只是“作家”,没有几个人,脑子里真的只有自己的写作。我一直有一个不成熟的观点,就是文学史中,许多作家的经历远远大于他的作品。有的作家的作品已经逐渐被人遗忘了,可他的一些人生片段竟成为充满传奇的细节。这说明,起码在很多人认为有大师的那些当代之外的时代,作家们也从事着不止一两种职业,他们的写作,他们的作品,只是他整个人生的一小部分。而在我们生活的当代,很多作家真的只是作家了。且我们也并没有因此,收获更多杰出作品。与之相应的,是不少作家内心秉持的一种论调:如果一个艺术家,一个作家,可以有足够出色的作品,我们甚至应该接受他也许是一个坏人。
    所以我觉得,并不是有智慧的头脑不再写作,而是很多人对“作家”这两个字的狭隘认识,阻碍了他作为人的更多可能,也因此,他作品的可能性就变少了。
    作家如何寻找自己作为人的可能?旅游,体验不同人的生活,深入学习一门文学之外的知识?听起来,这些都是途径,但真正实施起来,又常常会发现,这些东西往往又很难与自己的精神世界产生联系,仿佛在扎入一个陌生世界的那一刻,我们又不再是一个作家,而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观光客。等观光结束,回到自己的世界,我们又仿佛回到了那个从未改变的模样。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吗?我认为,这些新东西的涌入,必须伴随着写作本身的自然进化。否则,这些尝试,又变成了对身心的消耗,无法引出洞见。甚至随着起初的热情退却,还让人觉得,所有特殊的经历,都和仿佛一成不变的书房生活毫无区别。许多写作者又会拿起“虚无”的神器,认为这便是人世间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文学艺术一直被一些人认为是无用的艺术,无用的原因是,它无法给这个世界带来具体的改变。但事实是,文学的发展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让语言的流动性变强,而语言的流动,就是一个反复思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可以有机会深入了解和面对自我,并在反复思量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在世间的生活法则。人用这种法则安慰自己,并将这种自我的安顿,用写作的形式,进一步把它确立。书本的传播又把这些确立带给更多人,这些如果用“虚无”来概括,未免显得轻浅。
    可如何让这些安慰,这些安顿,通过写作来确立?如何把握写作转变和新事物涌入之间的节奏?
    我认为只有一种途径——无限深入地了解自己。格林有一句话,说“作家在童年和青少年时观察世界,一辈子只有一次。而他整个写作生涯,就是用大家共有的庞大公共世界,来解说他的私人世界”。
    我们在一无所知的年纪,对世间万物没有判断力,只能跟随世界的脚步,观察周围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发言的能力。等到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建立,我们在和许多人一起共享的世界中,自然而然抒发出了我们的语言,这个语言,在许多作家那里,会被称之为“天赋”,或者说“本能写作”。可是这个时期并不会很长,很多人很快就进入自觉写作的阶段,他会发现,世界是所有人共有的世界,可如何认识它,却取决于自己的认识强度。而一个作家,他始终在学着认识各种事物,同时他学着,练习着,认识最多的那一样事物,就是他自己。“自我”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存在,所以才会有“人是善变的”这样的话流传,认识自我,认识一个善变的存在,如何一步步变化,且这种变化与一个人的境遇,与他周围的世界,密切相关。我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真正生活在我们熟悉的世界,并有能力,用“庞大的公共空间”解说我们的“私人世界”。
    同时,那些特殊的经历,那些被自己发现的自己的变化,才真的能继续在我们的生命中,产生它的能量,并最终吸引我们,把这种深入观察写下来,而这时,我们写下的,也便不再只是一段体验,而是精神果实。
    这似乎又有些不够具体。但倘若,一个人的精神能量不止对他的写作产生作用,也能对他的人产生作用,那他的写作路径,只会越来越宽,而不是窄。但大部分时候,我们会忽视自己作为人这部分的变化,还期待写作能有所变化,根本不可能。
    有人说,中国的当代文学,整个都建立在学习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基础之上。这似乎是没错的。可一个作家,在他写作的青年时代,被一些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的大师,唤醒出自己的第一手的文学语言,并不算稀奇。难的是如何和这个语言相处,认识它和自己的关系,甚至有没有能力,随着心中的“意”,给每一段写作旅程,一个新的“形状”。我想,这一个个新的“形状“就是写作真正的可能性。我也认为,青年是更有时间和精力做到这一点的。只是我们时代的青年做到了吗?
    有一段时间,包括我自己,都仿佛很舍不得曾经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即使发现应该进行写作更新,甚至抛弃以往所有作品,从头开始。却依然像困在最初写作时的文学认识所建构的埃舍尔迷宫中。没有耐心,面对一个生长中的渐渐面目全新的自己,可能的笨拙,以及所有的停顿。以至于,我们二十几岁,写作就陷入莫名其妙的停滞。对完成的期待大过对进步的渴望,甚至用题材的复杂,经验的贩卖,让自己的作品看似有些不同,可这些都是偷懒。
    对一个既有自我的变形,比让这个自我进一步淘洗,进一步贴近内心的现实,走进更广泛的人群之中更容易。而除了这种写作本身的难度,认为“写作不应该追求意义”,也渐渐变成了某种文学观念的正确。在现在这个时代,如果对青年写作者提起意义,有的人会摇头晃脑,有的人直接把它归于某种主题写作,有的人不会答话,只有很少的人会重视 “意义“。
    我并不是要说,“意义”本身多么重要,而是“意义”如何被写作所召唤,又如何反过来滋养我们的写作。
    用乔伊斯的的两个短篇小说——《阿拉比》和《伊芙琳》做个案例分析。
    《阿拉比》中渴望去集市的少年以及他的失望,《伊芙琳》中本要与爱人私奔却在最后一刻坚决逃离的女子。两篇小说都只专注于他们人生中十分短暂的一小段时光,但由此引发的能量共振却让人觉得这就是都柏林这座城市的氛围一种。少年与陷入爱情的年轻女子,明明是两个清晰个体,却都被同一个城市上空的烟云所笼罩。少年把前往集市,当作一次难得的悠游时光,对此寄予厚望,仿佛去了集市,就能得到难得的欢快,远离暗沉沉的日常暗沉沉的青春。可前往集市的经历,却仿佛在告诉少年——走或留,都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他眼中的这座城市没有改变,因此他去哪里,都将带着同样灰蒙蒙的心境。
    女子似乎应该和恋人远走,却在最后一刻喊出“不”,而面前隔着窄窄栅栏的恋人却突然成为目光中的陌生人。可那个陌生人又真的是另一个陌生人吗?那也许只是她内心自己的镜像,是她心中真实的自己,她透过这个镜像,透过这个自己,发现她并不真的想离开。也是在这个绝望的时刻,女子才真的和她身后的城市,身后的土地成为共同体。
    人思维的转变,由此不再只是他个人的变化,而是对同一块世界认识的变化。我们就是这样,一次次看着曾经的自己离岸,又一次次适应变化中新的自己,而每一次随着自己的变化,我们就会发现眼前的世界也在变化。我认为,这个变化过程,就是一个人写作形状的变化,他需得无限敏锐,写出这些形状,只有把它们用文字的形式确立下来,我们心中那个变化了的世界,才真正确立下来,才可能进一步展开更进一步的写作,写作的可能性就是在这个递进的过程中,一点点崭露。
    可是,真的可以这么幸运,每一次写作都能递进,每一次变化我们都能敏锐认识到?答案当然是不可能。所有的递进都伴随着反复。许多事就这样一遍遍在心底过,最终能收获出一丝丝变化,就已经很幸运了。那么,如何面对写作的反复呢?
    首先,当然还是要有耐心。卡夫卡说过“所有人类的错误无非是无耐心,过于匆忙地将按部就班的程序打断,用似是而非的桩子把似是而非的事物圈起来”。可是,有耐心,听起来很简单,似乎只要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就可以做到。可事实根本不是这样。
    大部分写作者都是眼高手低的,我自己也是如此,常常认为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写作图景,要实现在纸面上,常常又磕磕绊绊。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很容易写着写着,就奔着完成作品的状态去了。我认为,要避免这一问题,首先要时刻清晰认识自己手头这篇作品的“息”,即流动的活力。
    我们都知道“生生不息”是事物存在的最好方式,那什么是作品的“息”?当然是那个力量从头至尾贯穿,又能逐步递进的存在,我把全文流动着“息”的作品称为“活的作品”,但更多时候,我们面对的作品,包括自己写的作品,有很多是写着写着就死掉的作品,有的文章,甚至从头几段之后,就宣布死亡了,可作者却浑然不觉地依旧写了下去,殊不知自己只是依靠着写作惯性给尸体化了个妆。
    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写作者并没有真正敏锐发现“息”,并与它共存,不让“息”断掉。改掉这个问题,就得把前面所讲述的,努力跟随自己内心的变化,转变成更具体的,与自己手中这篇作品的变化相处的过程。
    我们要面对眼高手低的现实,首先就要能够耐心对待我们写作中已知的那部分事实,让它成为我们作品得以清晰的通道。很多时候,写作的不准确,或者小说力量难以持续,就是我们对已知的内容,描述得过于粗糙,对于未知的部分,又表现得过于迫切,殊不知“生生不息”的基础,是保护事物的根基,而根基的基础,就是我们对已知问题的把握能力。植物被栽种在泥土中之后,要时刻观察它的生长状态,得出判断,适时更换自己的方式。写作也是如此。
    如果一篇小说,呈现出内在的丰富性,那它就是在要求我们不能只是跟随前面一句话的语感,而只能跟随那个变化过程中的语感,而这个语感和前面的语感,势必会有断层,这个断层会带给我们很多挑战,但我们必须耐心应战。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写作的精神性和技术性,才合二为一,成为真实写作所必然面对的具体问题。写作的可能性,就是从这里诞生。
    最后,不妨用乔伊斯《死者》来做个结束案例。
    这篇小说中,乔伊斯用大量篇幅书写了一场舞会,最初阅读时,我误以为这真的只是一篇讲述日常的小说,可很快我跟随其中那对夫妇看到了大雪,很快,小说中有人又看到了那个更年轻的自己。再很快,这些人都不见了,那些回忆和过去也和他们的此刻一样,安安静静地落了下来。仿佛世界又回到了起点。生生不息,经过一场息的循环,又回到生的起点。能量从零渐渐到满格,再回到零——我认为这就是好的写作的样子,也是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我们才能不断认识自己的位置,摆正我们眼前世界中各个事物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写作的可能,伴随着一个个新的形状,与我们共同生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