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死亡,一个不需要回避的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21-08-30 钟山(微信公众号) 余静如 参加讨论

    关键词:余静如
    最近几年,我发现我身边陷入抑郁的朋友越来越多了。不止一个人告诉过我,自己曾有过“死”的念头。我通常都不知道要怎样去安慰他们。
    在青春期的一段时间里,我曾把这个词挂在嘴边,事实上我从未深入思考过这件事。一直到成年以后的许多年,我都很回避这个问题,似乎人活着,就不应该想到“死”,这样才是“健康”的心理。
    大约在我祖母八十岁的那年,某个夜里,我们在电视机前坐着,好端端地,她突然站起身来,从橱柜里拿出一套花花绿绿的,很厚重的一套衣服给我看,一边翻检着,一边告诉我那是她的寿衣,我心里生出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她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纸包来,上面歪歪斜斜写着我的名字。我知道那是她想要留给我的东西,她极自然地开始说起关于死亡的话题,但我很激烈地打断了她。她脸上露出难过的神情,在当时我以为那是死亡这个话题带来的伤感,现在明白了并不全是,甚至很大一部分不是。我不应该阻止她去谈论,死亡,每个人都不需要回避这个问题。这也不是一个只属于老年人的问题。
    写这篇小说,正是因为一个年轻的朋友,告诉我他对于“死”的向往,因此这篇小说和我以往的大部分小说风格不同,它不以故事为主,而是在讨论一些长期困扰我的问题。因为我发现,我根本无法说服一个想要“死”的人,这正是因为我从未直面这个问题,我们有时候会突然从新闻或是他人的口中得知某个年轻人自杀,抑郁症往往是人们给出的解释,把选择死亡的原因归于病态,也阻止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更多思考。但真相未必如此,甚至很可能,选择死亡的大部分人是出自理性的选择。在我小说中的X,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谈及死亡的时候,就像谈到一次计划已久的旅行。他在一家银行上班,顺利完成每天的工作,和周围的人正常交流,会开玩笑,能吃能喝,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认为这一切都毫无意义,他认为大多数的人都过着麻木、无知、缺乏自省的生活。X是独特的,但也并没有那么独特,他仍然属于他憎恶的群体,他的善与恶都由这一群体孕育。他认为这样一些人都是没有价值的,而他自己即便意识到这一点,也因为无法创造出“价值”而变得“没有价值”。那么,“价值”又是什么?他认为自己“无价值”而向往死亡,那么他对于世界上同样被他认为“无价值”的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在劝说他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问题也正是困扰着我的问题。“死亡”是一个大命题,关于它,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哲学家都给过思考方向和答案,但我相信对于它的探索永远不会结束,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之中,它不仅仅是哲学命题,文学命题,也是社会命题。一个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他想要如何“活着”。而我的主人公X最大的悲剧,就在于他并不知道这一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