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端午节 | 你是不是只记得吃粽子了?其他的文化内涵,你get了吗?

http://www.newdu.com 2021-06-15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端午节 | 你是不是只记得吃粽子了?其他的文化内涵,你get了吗?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春去夏至,告别了阴雨绵绵的清明,我们迎来了有着久远历史的端午节。
    对于大多年轻人来说,端午节与过其他节日的区别大概就是端午节要吃粽子。
    其实,除了粽子,在我国,不同地区都有独有的端午美食及节日习俗。这些美食与民俗的背后都体现出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现实的思索和对自然的尊重,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表达,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
    舌尖上的端午
    
    

  • 北方——五毒饼


    五毒饼其实就是玫瑰饼,上面印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的“五毒”形象。古人用以祝愿消病强身,祈求健康。
    
    

  • 吉林延边——打糕


    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长时间地打制而成,清香扑鼻。
    
    

  • 甘肃——面扇子


    “面扇子”就是用面粉做成扇子的形状,蒸出来做成干粮,最早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过去制作扇子不易,西北地区更不容易,甘肃当地因陋就简,后来慢慢演变成做“面扇子”,不仅简单方便,还可食用,成为当地一种风俗。
    端午时节,甘肃地区大部分人家里都会蒸上一锅面扇子,每人吃一个,这样才能算过节。一年里,也就这几天能够吃到它。
    
    

  • 江浙——“五黄”


    江南的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就是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与“五黄”类似,有些地区端午节还有吃“五红”的食俗。“五红”指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也可以用黄酒代替)。同时,还有部分地区有吃“五白”之说,即白切肉、白蒜头、白斩鸡、白豆腐、茭白。不管哪种食俗,其主要特点就是可清热排毒,健脾和胃。
    
    

  • 浙江——绿豆糕


    入口绵软,属消暑小食,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功能。
    
    

  • 江西——茶叶蛋


    在江西地区,端午节有吃蛋的习俗。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的脖子上,意在祝福孩子们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端午习俗的由来及演变
    
    

  • 贴符
        


    古时,农历五月开始入夏,阳光热辣,气温猛升,南方气候潮湿,细菌、蚊蝇滋生,衣物都容易霉烂,稻田亦易遭虫害。因毒虫横行,食物容易腐败,也容易导致疫病传播。
    因此,古人们普遍认为农历五月是“毒月”“恶月”,五日是“恶日”,五月五日这一天更被认为是“恶月恶日”。
    如何度过端午这个“恶日”呢?怎样能祛毒避凶呢?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寻求神明的庇护。在科技和认知低下的古代,人们能做的不多,寻求庇护的方式只有两个:诅咒和恐吓。
    
    韦驼、张天师和钟馗,便是当时用于祛毒辟邪的三个主要的“流量”人物。
    在描摹古代风物的《燕京岁时记》里,记录下了人们端午时前往市井买符驱毒辟邪的盛况:
    

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杨树山画钟馗 《夜巡图》
    江南一带五月朔日(每月第一日)起,就要在厅堂内张贴天师符、韦陀镇妖图、钟馗捉鬼图等。这种“祛毒法”一直延续至今。
    

  • 门前悬挂菖蒲、艾草


    渐渐地,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自然界有一些草药和矿石竟然有着驱虫祛毒的效用。于是有人开始尝试利用它们来创造自己的“祛毒法宝”。
    零星的只言片语、个人经验,开始不断堆叠,衍生出具体可靠的某种通用准则,在一再实践和应用中,成为了心照不宣的公共规则。
    
    菖蒲为“天中五瑞”之首,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菖蒲后被称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人们相信艾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 采雄黄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如果说“是药三分毒”,那么雄黄应该有五分。时至今日,仍有人不当服用雄黄中毒,甚至丧命。但它对于驱虫杀毒却有奇效。
    《本草纲目》里记载,服用少量雄黄可以泻内毒,外敷有杀菌镇痛的功效。自唐代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
    根据《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民间于此日将蒲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亦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即可制成雄黄酒。
    
    

  • 佩香囊


    人总是要走出家门的,插在家中的艾草并不能随时起到保护的作用,手拿一捆艾草出门,既不方便,又不美观。那该怎么办呢?
    装有草药的香囊应运而生。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从纯天然的艾草、菖蒲,到粗加工的雄黄酒,再到精致便携、拥有审美趣味的香囊。中国人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将凶险的“恶月”过成了安康的“端午”。
    

  • 赛龙舟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人们慢慢明白:困难不会轻易消失,变化依然永恒存在。当我们应对困难的时候,不仅需要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更需要从容不迫的自信,和众志成城的信念。
    赛龙舟因此诞生。
    
    端午时“龙图腾祭祀说”这一观点由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提出,他在《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考证:
    

在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前,住在江南的吴越民族,由于受到水旱灾害和瘟疫虫害的威胁,便以有神力的“龙”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他们“断发文身”以“像龙子”,希望得到龙的保护。
    

在端午这天,人们会举行在水面上竞渡以祭龙神,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多人同时集中在同一个龙舟上,靠着相同的信念,通过全体成员有节奏的通力合作来赢得胜利。几千年间,人们靠着集体力量,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时至今日,龙舟竞渡已不止是一项运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词中的端午
    
    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古人们留下不少描写端午的诗篇佳作,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古时端午的风俗。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这个端午
    愿你有艾香长伴
    一世安康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