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门的这部长篇,就反映了在改革开放大潮下,一位普通体制内教师所经历的人生轨迹。叙事的现场从内地高原一座小城来到海南岛大特区,人物的冲突从一个败落于一场爱情阴谋的知识分子到精神病医院的出逃者,再到一个传奇的闯海者,演绎了一出当代基督山恩仇记。海风中有主人公的红尘往事,奋斗中有时代的震撼发声。在历史的大环境下,被未知命运所裹挟的小人物,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抉择,更能让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之动容。 1988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海南宣布建省办经济大特区,一时间,海南从祖国的边陲小岛变成人们追求财富与机遇的沃土。小说的主人公曾凯力也是踏上这座岛屿的淘金者之一,不过他出走的背后却是一个异常沉重的故事,曾原本是一名西南小城里的普通中学教师,却因意外发现自己的妻子鲁凤和当地主管科教文卫的一把手韩鹏程部长的奸情并执意捉奸,而被当做“精神病”软禁在当地一所特殊的安宁医院。随后,曾凯力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逃脱出将被终身软禁的绝望困境。他一路逃亡、一路躲避来自韩部长势力的追捕,在机缘巧合下踏上了海南岛这方梦幻般的天涯热土,在悠悠椰风和时代喧嚣之中,开始了一段命运沉浮的人生之旅。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凯力一方面同韩部长派到海南岛追捕他的眼线斗智斗勇,一方面在许多“贵人”的帮助下,乘着市场经济的春风,在海南岛一步步构建起了自己的商业王国,实现了自我价值与财富自由。故事似乎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再现,但又不可能是现实的平移,而是作者对生活经验处理后的另一种带有浓郁理想主义色彩的现实书写。小说不是一场离奇情爱加海岛闯荡的流水记录,而是在时代的深度介入下灵感萌动所再创的一种现实,这种现实来源于作者的生活发现、思考维度与美学价值观,以及作者文学镜像下和生活剧场里的一个故事。 不难看出,这虽然是一个平凡小人物落难被抛离原有生活轨迹后展开顽强抗争和东山再起的故事,但主人公的际遇却处处体现了时代性,在小说的机理上镂刻着那个年月的印记,叙事的背景和元素都无法回避当时活生生的现实。因为小说中充满了当时海南大特区风起云涌的开放氛围,有着大量的海南独特社会风貌的细致描写,阅读之时,仿佛能感受到上世纪末从中国最大经济特区吹来的阵阵热风。 并且,书中的许多角色都带有被过往时代所烙下的伤痕,像曾凯力的生意合伙人王云玺,本是一名琼剧演员,然而却因为与一名女演员通奸遭到剧团开除,为了生计他辗转到了香港,结识了女老板龚婷婷,等他返回海南时,已摇身一变成了一名衣锦还乡的港商。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这些人物与主人公人生交织和生活碰撞于这座岛屿上,为主人公的命运剧情隐藏了一扇扇等待打开的大门。 断臂的维纳斯之所以不朽,是因为所缺损的部分给予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样的,文学作品中的悲剧成分勾勒出的缺憾,可以拓宽其审美价值的深度和广度,引发读者的共鸣。在本书接近尾声时,虽然主人公曾凯力与其妻鲁凤最终重逢于椰城,可来自韩鹏程部长眼线的追击却让两人阴阳两隔,弥留之际的鲁凤倒在血泊之中,因爱的孽债而隔绝数载的夫妻两人如今却在这种情境下重逢。这一幕令读者为之动容,也为小说增添了几分悲剧美学的色彩。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开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尤其在各个经济特区中,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构成了城市的血脉。经济特区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让众多有志之士看到了希望。在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时就有高达十多万人才南下拥入海南岛,小说《情荡红尘》的作者李门先生也是这些追梦者中的一员,从小说中各个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命运遭遇以及当时海南岛开放大潮下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民众观念等状态来看,创作灵感和故事底料应该大多都来自于作者在那个年代的亲历和真实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说的结尾,作者笔触一转,出现了十分当下、有幻想小说特质的一幕。被确诊患上肝癌的曾凯力,运用他所投资的仿真机器人技术,以其妻鲁凤为雏形打造了一款仿真机器人,并与“新生”的鲁凤前往一座无名岛共度余生。当下,人工智能AI技术被人们认为是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可以在任意载体上复制和构筑意识的话,那么情感与思考将不再是人类的专利,人类与机器的界限将会模糊,我们是否对于这种未知的社会形态做好了准备呢?这也是作者带给读者的别一种思考。 这部杂糅了爱情、背叛、逃亡与淘金梦的长篇小说,是时代洪流下的现实书写,是一幅精心描绘的20世纪末中国社会风情画,审美价值和文学意义俱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