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立夏:盛夏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5月5日,我们将迎来立夏节气。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也就是在立夏这个时候,春天结束,夏天开始,所以,有的地方又把“立夏”称为“春尽日”。立夏以后,万物生命力旺盛,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也进入了一年中生长的旺季,古来有“万物至此皆长大”之说。 立夏三候
立夏以后,雨水增多、湿气渐重,生活在田间地头的“蝼蝈”,开始在夜间活跃起来,声声鸣叫宣告着夏天的到来。 
由于地下温度持续升高,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也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了。 
王瓜也叫土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结出红色的果实。  《礼记》中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可以看得出来,“立夏”自古就很受重视,自然也有很多习俗流传下来。 迎夏仪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这一天帝王要率领文武百官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佩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尝三鲜 在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尝食。同时,苏州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馈节”。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或有元麦、蒜苗为其一);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或有梅子、香椿头为其一);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或有鲳鱼、黄鱼、银鱼、子鲚鱼为其一)。在常熟,人们立夏尝新,食品更为丰富,有“九荤十八素”的说法。 食乌米饭  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们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乌桕树的叶子煮汤,用此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吃“脚骨笋”  在浙江宁波地区,流行立夏吃“脚骨笋”以强身健体。“脚骨笋”是用野山笋或乌笋制作的食物,讲究“以形补形”,可以达到“健脚骨”的功效。
 民间有俗语“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不少地方有“立夏吃蛋”的传统。古人认为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逐渐变暖,小孩子通常会四肢乏力,食欲减退,这在中医上叫“疰夏”。为了防止“疰夏”,大人们给小孩食用“立夏蛋”来增强体力。  立夏蛋不仅可以吃,还有各种玩法。可以在蛋上涂鸦,也可以和朋友一起玩斗蛋游戏。斗蛋一定要用熟鸡蛋,一般是用白水带壳煮的囫囵蛋(蛋壳不能破损),经冷水浸过,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让孩子挂在脖子上。斗蛋的规则挺简单,就是“比比谁的蛋壳硬”:大家各自手持鸡蛋,尖者为头,圆处为尾,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个斗不破的,被尊为“蛋王”。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蛙声蝉鸣,草长莺飞。立夏时节,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天地万物由此进入一个辉煌的时刻。因此,很多文人墨客也对立夏充满了热爱,写下了无数溢美之词。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早夏寄元校书》 【唐】司空曙 独游野径送芳菲,高竹林居接翠微。 绿岸草深虫入遍,青丛花尽蝶来稀。 珠荷荐果香寒簟,玉柄摇风满夏衣。 蓬荜永无车马到,更当斋夜忆玄晖。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