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笔底明珠闪“剑魂”  ——陈歆耕文史随笔新著《何谈风雅》欣赏

http://www.newdu.com 2021-04-12 作家出版社  刘长虹 参加讨论

    陈歆耕文思敏捷,满腹经纶,却自谦“愚夫”“半生落魄”。著作颇丰,小说、报告文学、人物传记、评论、文史随笔,诸体娴熟。我欣赏他对随笔文体基本定位的概述:评述与叙事结合,叙事服从于评论,为观点提供支撑,而观点又必须生发于真实的事件和史实。其文风又不同于呆滞的论文,应尽可能活泼有趣。的确是经验之谈,可视作此类文体的写作规范。
    歆耕的历史文化随笔,慧眼独具,腾挪跳荡,纵横驰骋,切换,穿越,现挂,挥洒自如,直抒胸臆,淋漓洒脱,叙事则言之有据,干净利索,锐评则惊世骇俗,振聋发聩,遣词则精准鲜活,语挟风霜。痛快处,雷电穿云,激浪排空。潇洒处,笔泻珠玉。《何谈风雅》书中所评说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似曾相见,名家名著名篇俯拾皆是,可贵的是作者独立思考,洞察古今,目光如炬,从不同的侧面发声。叙事评说,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和思考的深度。
    新著《何谈风雅》开篇评说宋词家柳永写颂词走霉运,选择的视角和评述的焦点就让你一唱三叹。“柳永欠缺的恰恰是音律词章外的庙堂心机,狡诈,手腕,权谋”,“这是一个涉及皇上龙体安康,生死,大宋江山稳定的问题。政治错了,音调无所谓对错”。评点字字珠玑,句句入骨。向谁看齐,政治站位,不能含糊。全书篇篇值得深读细读捶读。《刀尖上颤抖的灵魂》写的是朋党之争,以言获罪,是对中国士人灵魂的拷问。《斯文扫地了,何谈风雅》,是石破天惊之作,也是椎心泣血之作。剖析官场人格,皇帝昏庸,百姓遭罪。痛斥“昏德侯”宋徽宗。写谢枋得的一篇是作家的新发现新收获,乃意外惊喜之作,谢与文天祥齐名,信奉“清明正大之心不可以利回,英华果锐之气不可以威夺”。拔乎流俗,俯仰天地。忠义操守,日月可鉴。作者的历史文化随笔不落窠臼,不人云亦云,即便是名家既有的结论也勇于亮剑,关于苏东坡、“乌台诗案”的原因众说纷纭,直接点明余秋雨先生在《黄州突围》中的“名太高”之说“完全是脱离史实的臆断”。这种独立思考,不随流俗的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令人景仰。《林语堂<苏东坡传>的偏见和硬伤》一文,作家不避大师级文学家之讳,直言“该著最大的问题在误征某些不实史料,在苏东坡和王安石之间褒贬失当”。“林版《苏东坡传》可以不看了”。挑战权威,正本清源,理据充分,言之凿凿。与名家对话,不卑不亢,也不乏讥讪揶揄之语。
    书中最后一篇(代后序)是在复旦大学关于当下阅读的演讲,视野开阔,现身说法,回答了关于强制性阅读与自主性阅读,生存智慧与精神皈依,时尚阅读与经典阅读,读什么和怎么读等热门话题,对指导全民读书,提升民族文化修养大有助益。而且这就是一篇高质量的脱口秀讲稿,段子、趣谈、金句信手拈来,口吐莲花,趣味津津。他的书名和文章标题制作妙不可言,五个字概括即巧、灵、精、奇、深。一睹题目便令你不忍释卷。
    二十多年前,我读过他的报告文学集《青春驿站》,文思如泉,文采灿然。至今读来,仍觉新鲜,尤其是题目,一读难忘。有一篇写董加耕的作品,写的是伟人点赞的模范董加耕波澜曲折的人生历程,驾驭的是敏感的话题和有争议的人物,其采访的障碍和分寸拿捏的难度可想而知。文章标题《他≠他》更是题高一着。标题用语极省,仅用一个人称代词“他”和一个“≠”,留下了空白和悬念,精妙。新著书名《何谈风雅》,用文题作书题,留半说半,完整的表意为,人没有了斯文,没有了底线,道德失范,丧失了尊严,还谈什么风雅?论古而鉴今,观当下社会百态,难道不是很有意义的警示吗?用作者的话说,抽掉那根名叫尊严的脊梁骨,人与动物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