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唯物史观与当代文学批评(2)

http://www.newdu.com 2021-03-29 未知 詹艾斌 参加讨论

    注释:
    ①陈新夏《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另亦可参见陈新夏《唯物史观价值维度的当代建构》一文,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
    上一页1下一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赖大仁.唯物史观视野与当代文艺批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安启念.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J].哲学研究,2008,(9).
    [6]俞吾金.论两种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J].中国社会科学,1995,(6).
    [7]孙正聿.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J].哲学研究,2007,(3).
    [8]张一兵.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J].哲学研究,1998,(9).
    [9]俞吾金.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安启念.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的两个维度——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谈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干成俊.解读唯物史观的四重视域[J].哲学研究,2011,(6).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