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在民族血脉中发掘民族魂魄——报告文学《大河初心》作者创作谈

http://www.newdu.com 2021-03-20 红船融媒(微信公众号) 王海荣 参加讨论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对标焦裕禄,并亲赴兰考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身示范践行焦裕䘵精神。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焦裕禄精神依然是与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热词。
    近日,一部书名为《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的报告文学章节及评论文章相继出现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经济日报》《文艺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解放日报》等数十家重量级媒体版面上。
    作者曾任原沈阳军区副政委等职,中将军衔,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十余年,业余时间勤奋笔耕,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获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新近出版的《大河初心》经作家出版社授权,已签署阿拉伯语全球版权输出协议,为焦裕禄精神走向世界迈出了可喜一步。
    高建国将军历时3年创作了这部58万字的报告文学,但他却说这部作品的积累超越了30年……红船杂志对话高建国中将,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大河初心》作者高建国
    新闻人冯健:当年我们掘地一尺,你掘地百尺
    红船: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创作的,大概用了多长时间,前后文字资料阅读了多少?
    作者:这部作品开笔是在2017年8月,书稿付梓是2020年9月,前后3年时间。但创作中调动的思想、情感和材料积累,远不止30年。我读穆青、冯健、周原写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在1966年春,焦裕禄感天动地的形象,是伴着止不住的泪水走进自己心里的。
    55年来,这个影响我一生的偶像从未从心中离开,成为我人生航船最初的压舱石。这或许是这次创作最初的源头吧。我在河南驻军工作了十几年,兰考是部队党性教育的“打卡地”,我也随部队到兰考东坝头黄河险工附近抗洪抢险40天,还多次与焦裕禄的子女接触过。也不知是为什么,那段时间,凡是看到与焦裕禄和黄河历史文化有关的书籍材料,我都留了下来,这次创作时都用上了。
    再写焦裕禄不是“炒冷饭”,而是致力于突破和出新的一次远征。我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焦裕禄精神的重要讲话,重温了与焦裕禄有关的大量书籍、档案和文献,遍查焦裕禄主政兰考和集中宣传他时的《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报纸,翻阅的文字资料难以胜数,应以数千万计。
    红船:为了这部作品,您都走访过哪些地方,前前后后采访过多少人?
    作者:焦裕禄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我都去过了。除自己过去在河南工作十几年的积淀外,我又16次重返河南,其中兰考去了15次,尉氏去了7次,洛阳去了4次,时间最长的一次超过一个月。
    我踏勘了焦裕禄工作学习过的大连、哈尔滨等地,多次到他家乡山东博山北崮山村寻访,先后到中央档案馆和河南省、山东省、开封市、滨州市、兰考县、民权县、惠民县档案馆,惠民县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以及兰考县、尉氏县、博山区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寻访,还实地考察了兰考、尉氏、鄢陵、通许、惠民等县一些村落,数番登门拜访兰考同焦裕禄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到焦裕禄在兰考时的县人委办公室主任、县委原副书记樊哲民家采访了两天半时间。
    我专程到沧州,3次赴济宁,采访创作长篇小说《焦裕禄》和第一本《焦裕禄传》的著名作家何香久、殷允岭,3年间采访接触的干部、群众和专业工作者不下上百人。
    我还与熟悉焦裕禄的老兰考保持热线联系,经常就人头、时间、地点和一些材料的出处进行切磋交流。
    焦裕禄通讯作者之一、新华社原副社长冯健,因健康原因已不接受采访,连央视拍摄《发现焦裕禄》专题片也未能出镜。2018年和2019年,老前辈两次在家接受了我的采访。他审阅《大河初心》初稿后对我说,我喜欢看京剧,如果说,当年我们采访的焦裕禄通讯是京剧的一折,那么,你这本书就是京剧的全本;当年我们掘地一尺,你掘地百尺。你采访的深入、扎实、细致,远远超过了我们职业记者。这当然是新闻巨擘奖掖后人的鼓励,但从中可以看出,老前辈对我采访创作的严谨扎实是满意的。
    
    作者( 左)拜访新华社原副社长冯健(高明/摄)
    评论家杨平:用心用功用情,是会打动读者的心
    红船:从内容上来看,您认为《大河初心》是纪实文学,还是文学创作?
    作者:《大河初心》是堪比史书的严肃纪实文学,而不是充满虚构想象的小说等其他样式文学作品。我认为,真实是纪实文学的生命和魅力所在。我是以党的史官那样一种虔诚、敬畏和怕后生笑的心态,来重新挖掘、书写焦裕禄和他的精神样貌的。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创作中,我自始至终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敢稍有差池。
    诚然,时光飞逝加大了还原和再现这段历史的难度,纪实文学作家要最大限度逼近历史真实,需要超越前人做更加深广的钻探和开掘,以新史实、新故事、新感知满足读者的审美和欣赏需要;同时,也要正视过去复杂政治环境中某些宣传形成的虚光,根据确凿史实去伪存真,匡正以讹传讹的东西。这是纪实文学作家逆行时光隧道义不容辞的双重责任。
    比如,过去说焦裕禄在兰考工作县委有小汽车,但他下乡从来不坐,留给老干部坐。其实,兰考当时并无小汽车,河南省规定县一级不得配备小汽车。焦裕禄前任用县交通局一辆嘎斯51卡车换了一辆电影《南征北战》中国民党张军长坐的那种美吉普,结果,他坐车走到哪里,老百姓都喊“张军长来了!”这辆吉普车县委书记坐了不到3个月,就被开封地委发现收走了。
    有意思的是,我在兰考县档案馆查到了当年县交通局写给县委、县人委的报告,反映局里的车辆账物不符,少了一辆卡车。时过半个多世纪的今天,剥离这些附加在焦裕禄身上的东西,他的形象会更加真实动人。
    著名评论家汪守德在《文艺报》撰文评价这本书“其言之凿凿,有根有据,时间、地点、人物、数字、过程皆清晰无误,那种吹尽黄沙的姿态与劲头,几乎是无一字无来处,反映出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这是溢美之词,但其言也真。
    红船:各种反映焦裕禄的文学艺术作品已经很多,您的作品跟之前这些作品不同之处在哪,相同之处在哪?
    作者:焦裕禄属于现象级的重大典型,历来是文学书写的重要选题。五十多年来,各地创作的有关焦裕禄的传记、报告文学、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歌曲、绘画不胜枚举。在前辈新秀反复耕耘几乎挖掘殆尽的情况下,我背水一战再著鸿篇,决意重新书写国人耳熟能详的楷模,决非仅凭一时热情,而是基于深厚的思想渊源和扎实的人生历练。
    有作家说为焦裕禄立传是一种双向选择,我深以为然。我在河南驻军工作了十几年,其中在开封5年。在随部队去兰考上党课、抗洪抢险和与焦裕禄子女接触时,我发现了若干新的故事和材料。时过境迁再回首,不难看出,以往林林总总的文艺创作,并没有覆盖焦裕禄精神成长史。而这恰是被先行者忽视的一块宝地,也是最后的处女地。后发优势赋予的独特视角和崭新立意,令我激动不已,久蓄心中的火种呼啦一下燃烧起来了。我意识到,从这样的视角回望焦裕禄的兰考岁月和一生,可以变焦裕禄一人的奋斗进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体铸造,变一星闪耀为群星璀璨。
    同时,从兰考这个窗口对党和国家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作纵深透视,其深湛厚重的内涵不言而喻。我注意在采访上下苦功夫、真功夫、实功夫、深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详、人误我准、人虚我实。好食材还要巧烹制。焦裕禄精神形成不是径情直遂、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共和国寻路和探索的山重水复,经历了斗争的风风雨雨才走向成熟的。
    创作中,我悉心组织贯穿交织全书的激烈矛盾冲突,力求用富有冲击力的细节彰显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顺应复杂历史和多维情感用最恰当的语言表情达意,行文力求深刻、优美、隽永,一些段落的语言尝试政论、哲理、文学三金铸一。三年锲而不舍艰苦努力,作品终于打破了一些主题创作难以感动人的“魔咒”。
    中宣部出版局主办的《中国图书评论》主编、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杨平老师,我至今未曾谋面。据本书责任编辑丁文梅老师讲,去年12月,杨平老师作为专家参加作家出版社年度好书评选,认为《大河初心》确实写得很好,提出主题报告文学写作如果用心用功用情,是会打动读者的心而不是奉景之作。
    我觉得,《大河初心》较之某些同类作品,创作初衷和愿景是一致的,差异在于本书更加注重新视角、新材料、新思考、新表述。具体来说,作品力避平面化描摹,把典型人物写成天生的共产党人,而是着眼立体塑造和差异书写,真实反映主人公人生行旅中的顺利与困厄、高光与至暗、优长与不足,在雕琢和刻画棱角分明、凹凸有致的人物形象上下功夫,生动逼真地展现其化铁为钢的过程;作品注重珍贵细节的采撷和运用,像焦裕禄从郑州迁葬兰考时对已损坏棺木的处理和下葬时大河长哭、云水泪奔场景的精细刻画,特别是对感念逝者再生之恩的张继焦等人的现场白描和既往回放,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和具有浮雕品质的画面,定格历史场景,塑造人物形象;作品致敬班马文章,锲而不舍大海捞针、沙里淘金,发掘沉淀馆藏和埋没文山的珍罕批示、档案、讲话、信函、文献、记录,厘清来龙去脉,艺术地呈现了邓小平1966年对宣传焦裕禄的重要批示等属于党和国家的宝贵遗存,满足了读者的心理预期,解开了困扰他们多年的悬疑。有评论家说,《大河初心》首先是历史,其次是文学,道出了作品史鉴与化人的双重价值。
    红船:整部作品横跨了几十年,操作这样大跨度的作品,您觉得关键在哪里?
    作者:关键在于立意和结构。焦裕禄是长在老百姓心上的英雄,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先进典型本来就难写,多少年来家喻户晓的先进典型就更难写。要把老典型写陌生,写出新意来,必须从立意上解决问题。
    焦裕禄是文学书写的一座富矿,“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几十年来虽耕耘无数,但从特定视角回望观摩,仍觉风光无限,气象万千。立意新则全盘新。写精神成长史的立意一出,眼前便豁然开朗,纵横翻飞于历史长河的各种素材也整合有序,一线贯穿,新意凸显。这部作品能开老题材之新生面,关键一招儿是在这里。
    当然,作品的间架结构也很重要。创作中困扰我始终的是,是按时间顺序写人物和精神成长,还是从焦裕禄赴任兰考写起,通过倒叙、插叙交代其苦难身世、青葱岁月、随军南下、剿匪反霸、转行工业、建功尉氏、奉身兰考?前者成长脉络清晰,但避不开人物成长的“长胡同”。先写赴任兰考,结构上紧凑了,但需要回头交代的东西太多,精神成长史看不清楚。两相权衡,最后决定仍按时间顺序来写。
    作者多次专程赴焦裕禄家乡山东博山北崮山村踏勘寻访,图为作者在焦裕禄纪念馆听讲解。
    大名鼎鼎的焦裕禄,档案居然是不完整的
    红船:您想通过这部作品表现什么?
    作者:这部作品写了一条大河与一个政党的历史与传奇,可以说是一部大河文化志、民族英雄谱。黄河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更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面对黄河巨量泥沙和周期性泛滥,都没有从长远和根本上找到治本之策。只有从人民治黄元年——1946年晋冀鲁豫解放区成立黄委会,党领导人民粉碎国民党打着“黄河归故”“复兴建国”幌子妄图水淹解放区的阴谋,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在古来黄河悬河形势最为严峻的年月,于风云变幻中担起一水系于天下安危的历史责任,带领人民百折不挠探索黄河泥沙治理规律,终于走出黄河百年一改道周期,把大河安澜的亘古梦想变成辉煌现实。
    革命战争年代,黄河中下游是光明与黑暗博斗的广阔战场,也是以焦裕禄为典范的共产党人在战火中百炼成钢的革命熔炉。焦裕禄组织兰考人民治理黄河次生灾害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降龙伏虎意义的治黄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震古烁今的伟大斗争,必然产生顶天立地的英雄。伟大的焦裕禄精神,就是在战胜不可一世的中外反动派和成就大河涛宁民安伟业中,发轫和成长起来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和成长壮大,都从黄河母亲身上汲取了深厚滋养和不竭力量。不言而喻,书中的“大河”是意象,透过一个民族与一条大河相生相依和化害为利的历史演进,使人们看到“大河”寓意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怎样潜入一个以人民福祉为旨归的政党灵魂,同时赋予她生生不已的力量。这是党的初心的重要源头,也是焦裕禄精神带有标识意义的迷人光辉。
    文化的力量是一种更为深沉恒久的力量。“久安之弊,非朝夕可革也”。相对于打江山金戈铁马、万众一心的年月,党在长期执政坐江山的历史条件下谨守初心,考验更为严峻。在战火远去、代际更替、挑战频仍的当下,全形态书写焦裕禄精神成长史,其意义就在这里。
    红船:在创作中您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写作过程中,您最想感谢的是谁?
    作者:事非经过不知难。真正体验到这部作品创作之难,是在踏上漫漫采访路和面壁码字之后,因为遇到的困难远远超过预期。
    首先是寻访难。焦裕禄逝世已时逾半个世纪,存世的当事人和知情者寥若晨星,能够找到的已是风烛残年。因此,我的采访形成了看望、慰问加聊天的模式,有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为采访对象帮困解难。我15次到兰考采访,先后14次登门看望在焦裕禄手下当过新闻干事的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曾患中风的刘俊生,就焦裕禄的有关情况向他求证和咨询。2019年元旦,我围绕他发现和宣传焦裕禄的贡献奋战一天,给《光明日报》写了《他用镜头见证焦裕禄的兰考岁月》,当晚传稿,1月4日就在《光明文化周末》第一版整版刊出。我猜想,这么快见报,恐怕是临时换稿发出来的。这篇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面对面访谈,心贴心碰撞,给我带来的回报是丰厚的。
    其次是查证难。我走遍各级相关档案馆、纪念馆,寻获了不少珍贵材料,但也经常为一些关键史料遍寻无着所困。人们很难想象,大名鼎鼎的焦裕禄,档案居然是不完整的。焦裕禄的老领导赵仲三是书中必写之人,但在河南却找不到准确记载他履历的档案和材料。找当年在尉氏与他共事的百岁老县长薛德华,也只知他调到北京去了,何时走、到何单位、任何职务一概不知。后幸得中组部孟凯同志相助,才解了难。至于要弄清一些当事人回忆和讲述中各执一词、互相抵牾和时空“穿越”等问题,则必须查阅史志、存报、文件、会议记录,有的疑点甚至要进行考证、分析与判断,其中的艰辛难以尽述。
    不惟如此,创作中还面临着如何把握历史曲折和矛盾斗争等敏感问题。延及历史深处的重大题材创作给我最深的感触是,当时过境迁、人事代谢、真伪杂糅使特定时段历史的物理空间与人文环境变得日益飘渺和模糊时,作者要获取足量的“真金白银”,措置裕如再现焦裕禄精神炼成经过,必须切实做到有效重返历史现场。
    显而易见,栉风沐雨一甲子,阅尽繁盛与衰亡的历史现场,特定时代环境独有的形声色味已荡然无存,曾目击过既往浮世精彩的见证人也属凤毛麟角。要聆听历史脉动、感受历史呼吸、触摸历史肌肤,必须兼顾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有声证人与无声信史、逻辑推断与技术确认,以事件发生和人物成长地为支点,多维一体营造与时代屏风后的流年逝波声息相通的环境,切实成为活色生香历史的“在场者”,并与之进行跨时空对话。这样,才能架起连接昨天与今天的桥梁,拨云见日窥见历史的模样。这就要秉持重返的自觉、坚定重返的勇毅、找到重返的路径,驱除“历史的迷雾”,寻获尘封已久的时光典藏,最大限度逼近并还原历史真实,重新感知那个艰苦而激励人心的年代。
    要说最想感谢谁,还真是一个难以落笔的选项。中国作协将本书列入重点扶持项目,作家出版社、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作协创研部、山东省作协和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领导,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文艺报、工人日报、中国艺术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解放日报、天津日报、大众日报有关部门领导和责编,人民文学、新华文摘、解放军文艺、红船杂志领导和责编,众多著名文学评论家,都为本书问世和宣传倾注心血。焦裕禄子女焦跃进、焦守云等,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李庄之女、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兰考老同志樊哲民、刘俊生、张继焦、李国庆等,河南、山东各有关档案馆、焦裕禄纪念馆,河南省军区,郑州、开封、洛阳军分区及兰考、尉氏、民权、通许、台前县和新郑市人武部,淄博军分区及博山区、惠民县人武部,开封市委、开封市委党校、兰考县委、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大连大起集团、洛阳中信重工集团等单位领导及有关同志,都给予了我宝贵支持。河南省军区政工局原主任李小平,身患癌症谢世前,帮我找到了焦裕禄赴任兰考的珍贵史料,以生命的余晖为我的创作助燃。《人民文学》选载作品时,收入了这个细节。
    老焦这个当家人,更知冷知热
    红船:您怎么理解焦裕禄精神?您觉得当下再提这种精神的意义在哪里?
    作者:伟大的焦裕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七十多年革命建设的奋斗历程中,跨世纪接续培育、砥砺和铸造而成的。它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一样,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20字精辟概括,是我们党对焦裕禄精神的最新认识和科学评价。我认为,焦裕禄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的历史转折中,在黄河中下游的伟大熔铸和创造。她既秉持了党的精神宝库共性的品质,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就在于焦裕禄精神是党的宗旨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机融合,这也是《大河初心》这个题目的深远题旨所在。
    焦裕禄的兰考岁月,已经远去快一个甲子的时光,曾几何时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但直到今天,焦裕禄墓前依然终日烟火缭绕,人民依然在深情呼唤着这个伟大的儿子。究其原因,就在于他把毕生践行至真至纯的党性,与“喊着爹叫着娘为百姓服务”的完美行事方式统一于一身,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超越血缘的骨肉亲情。
    书中写了焦裕禄迁葬兰考那天,生孩子时幸得焦裕禄救助母子始得平安的农家女,身披重孝喊着爹哭坟的故事。这一震撼人心的情景使人意识到,当年打仗时,那些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百姓,活着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敌人干,死时肠子被敌人扯出来挂在树上也不皱眉的共产党还在兰考,只是老焦这个当家人,比起当年那些铁疙瘩似的共产党,似乎更善解人意,更知冷知热。跟着这样的党,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呢?
    几十年来,兰考往事中的这一经典画面,通过现代传媒和胼手胝足的百姓,传遍祖国山南海北。怀着朝圣之心来兰考的人们从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故事中悟出,在没有战火淬炼的和平环境中,焦裕禄精神这一强健了一个政党筋骨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兰考这片一度被贫困和饥馑压得抬不起头来的土地上,36万人民齐心协力降伏“三害”的力量是怎样凝聚起来的。
    当时刻以人民苦乐安危为念的县委书记,像孝敬父母一样殚精竭虑为人民群众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淳朴善良的平民百姓,在焦裕禄英年早逝后视其为再生父母,铁下心来跟着这样的党朝前奔……这样的党群关系所构筑的执政根基,谁能比拟?这样水乳交融的情感所形成的深厚伟力,谁能战胜?建党百年的全部历史证明,人民的利益和需要,是党存在的终极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焦裕禄精神时所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不会过时。”“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毫无疑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当好新时代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历久弥新的焦裕禄精神是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写好特定年代的矛盾和斗争很重要
    红船:从您的作品来看,您并没有回避矛盾,比如焦裕禄通讯要不要写阶级斗争,比如宣传焦裕禄时的争论,比如精神亢奋与当时现实经济发展中的低迷,你怎么看待历史进程中的这些矛盾?
    作者:如同矛盾无处不在一样,焦裕禄精神也是在克服各种矛盾中成长起来的。再现这一壮美而恢宏的历史,写好特定年代的矛盾和斗争很重要。作品写了穆青等在开封酝酿焦裕禄通讯写作时,面对阶级斗争的宣传主调和兰考阶级斗争表现并不突出的现实,确立不写阶级斗争的艰难抉择,写了通讯成稿后,在地、县两级发生的要不要宣传和树立焦裕禄典型的激烈斗争,也写了媒体推出焦裕禄、“精神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轰动效应,以及精神变物质的漫长转化过程。这些并不轻松的书写,既为真实还原历史,也为凸显人物性格命运、推动故事在矛盾冲突中形成高潮。
    写与对立面的矛盾注意把握三点:一是以确凿史料支撑。如写有的领导干部不赞成宣传焦裕禄或对学习活动持消极态度,就不仅仅依赖当事人讲述,而是找到当年河南省委三干会文件的有关内容和河南省委宣传部的批评通报才动笔。二是设身处地为对立面着想。既写他们持不同意见的情状,也写意见形成的社会环境和现实困难等原因,还特地写明党员在党的会议上发表不同意见是允许的。书中还专门写了地、县两级对立面代表人物的转化,如焦裕禄宣传后在党的会议上对照检查作自我批评,兰考纪念焦裕禄逝世26周年,两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悼念活动等感人细节。三是客观全面展现冲突起因。历史已经以焦裕禄精神普照神州给当年的斗争作了结论。书中重拾这段历史,写明对立面思想偏差是主因,兰考尚未发生明显变化依然面临严重困难是次因,同时也在两处点明,焦裕禄宣传因时间匆促沟通协调不够,致使主管领导“心里像塞了块半头砖”等缘由。这样的书写,增强了作品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也更令人信服。
    红船:看您的作品很多地方让人潸然泪下,也有很多人物让人心生愤怒,但作品中有些人物您隐匿了姓名,您是刻意在回避吗?对待这类人物您怎么评价?
    作者:还原焦裕禄精神形成的风雨历程,不可避免会涉及当年发生在开封、兰考的宣传风波及相关领导人。书中对当年一度不同意宣传焦裕禄者隐匿了姓名,首先是尊崇死者为大的传统,以示对已故的曾持异见者的尊重。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在事过半个多世纪的今天再生漪澜,给其后人和亲属带来附带伤害。想必读者已经注意到,书中多次写到,河南省委和开封地委主要领导在对这些同志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没有否定他们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后来的历史证明,当年唇剑舌枪的争论,并未影响上级对曾经的异见者的信任和使用,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发生明显转变后,两人都被提拔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所以,隐匿作品中有的人物的姓名,不是“刻意在回避”,而是在忠于历史的前提下,从客观社会效果出发采取的一种书写策略。
    精神变物质,转化的关键在领导
    红船:精神在一定时期能鼓舞士气,但如何能把精神转化成落地能有实效的力量?现在各地都会有一些革命历史遗迹或者英烈纪念馆,但游客走马观花参观半小时,教育和影响人的作用有多大?对当地又能起什么实效?您在作品里并没有回避这种尴尬。
    作者:作为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精神变物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品展示了不同时期焦裕禄精神对鼓舞人们克敌制胜、攻坚克难和根除“三害”的显著成效,如在刀光剑影的对敌斗争中,焦裕禄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单刀赴会勇闯匪酋黄老三巢穴斗智斗勇,带领民兵以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彻底肃清匪患;再如在洛阳矿山机械厂试制新中国首台2.5米双筒大型卷扬机,总指挥焦裕禄带领车间工人和技术人员昼夜苦干,五十多个凌晨他都蜷缩在车间一条板凳上小憩,以模范作用感召人们斩关夺隘,研制出超越苏联百科全书记载的创新成果,填补了中国机械工业史空白;还有,焦裕禄到兰考后亲手掂掂“三害”的分量,拖着病躯身先士卒察灾情、寻对策,制定抗灾夺丰收的科学规划,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全县根治“三害”热潮……这些令人信服的事实,不仅雄辩证明了精神变物质的巨大威力,而且生动地昭示转化的关键在领导。
    焦裕禄奋力推动兰考之变,也是从抓县委班子、抓干部队伍开始的。岁月流逝,兰考焦裕禄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焦桐”等红色场馆和景观,为传播焦裕禄精神和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发挥的作用日益彰显。当然,精神变物质是有条件的,像兰考从根本上甩掉贫困的帽子,决非一朝一夕之事。
    当这个历史重灾县在改革开放中全力赶队仍未拔掉穷根时,也曾有过“精神原子弹爆炸都快半个世纪了,精神变物质的时间咋就这么长”的议论,甚至有人一度错误地认为,焦裕禄精神是兰考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桎梏……然而,蜕变中的焦灼和抱怨,并不能改变金不失光的铁律。当新时代的春风吹遍兰考这片蕴含着极大积极性的土地,当触及灵魂的教育实践活动激荡并焕发了兰考共产党人的初心,焦裕禄精神的转化便像骤然喷发的火山,迅速变成了在河南率先脱贫的喜人成果。
    红船:从您的作品中似乎也隐含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情况,甚至成为一种负累,捆住了人们的思想。焦裕禄之后接任者多多少少都会在盛名之下,被无形中要求复刻,比如县委领导穿与农民同款的棉衣,骑自行车下乡等,这是不是一定时期兰考存在的情况,那么在您看来,兰考官场又是怎样摆脱简单沿袭和外在模仿,在顺应时代发展中传承焦裕禄精神的?
    作者:焦裕禄作为开国以来宣传最为成功的典型,对兰考干部从政为官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老百姓对焦裕禄的追怀和对继任者的冀望,兰考长期存在的“政治大县”和“经济洼地”反差对领导者发出的诘问,也对历任县委书记提出了很高要求。
    分析兰考县委书记难当,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兰考虽然制伏了“三害”,但由于自然禀赋先天不足,在改革开放中与发展快的县(区)差距拉大,长期戴着贫困县的帽子,这与焦裕禄精神故乡的盛名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望极不相称,一届届当家人都感到压力山大。
    其二,随着时间流逝和怀念日深,焦裕禄已经成为兰考百姓心中的“神”,对他的历任接班人,都要用这面镜子照一照,都要用这把尺子量一量,都要用这杆秤称一称。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前,兰考人民群众虽得温饱,但穆青等人当年描绘的贫困这条“蛇”,始终盘踞在兰考大地,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又差强人意,于是形成了对领导干部“紧逼”监督、“死磕”对照的社会心态和舆论环境。县委书记按农民装束穿大裤裆的撅肚子棉袄,老同志建议县委书记封存小汽车像焦裕禄同志那样骑自行车下乡,都是这种心态和环境的产物。
    其三,随着焦裕禄精神价值日隆和形势要求兰考更多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兰考县委书记日益处于中外关注的聚光灯下,其言行举止稍有不慎就极易被放大并引起众声喧哗。1999年秋,时任兰考县委书记酒后接受采访失言引发的舆论风波,就是典型一例。所以,兰考居官,殊为不易。习总书记把兰考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高瞻远瞩从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统一上对兰考脱贫攻坚作出明确指示,广大干部奋力投身为期3年的脱贫攻坚,在用心血和智慧帮助百姓脱贫致富中再度成为兰考人民的主心骨,焦裕禄精神实现了神奇的回归。
    今天,越来越多住上新房、开上私家车的兰考百姓,没有谁再去关注县委书记穿什么衣裳,也没有人对县委书记坐车下乡提出质疑。兰考谱写的鱼水新歌生动地昭示,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今天,践行焦裕禄精神,当好人民公仆,必须紧紧扭住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个总开关和总枢纽,把实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而不能脱离时代停留在对焦裕禄言行的简单重复和模仿上。这是新时代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最可宝贵的兰考启示录。
    一个与共和国群体记忆不完全一样的楷模
    红船:您认为焦裕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您的作品来看,您并没有把他塑造成电影《焦裕禄》里所表现的那样,清贫得让人觉得可怜,甚至苦难的形象。
    作者:焦裕禄是一个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勇于舍弃自己一切的殉道者。敬党以忠、爱民以诚、克己以廉、奉职以勤,是他至诚至善人品官德的耀眼光华。同时,他又是一个有追求、多才艺、善谦让、懂生活,富爱心的引路人。他在兰考的成功,首先是他在人心浮动的灾年荒月凝聚了县委班子,团结振作了士气低迷的干部队伍。他是把爱组织、爱人民、爱同志、爱家庭统一于一身的典范。
    1990年上映的彩色故事片《焦裕禄》,曾经感动了无数人。由于电影受时长限制,只能截取焦裕禄在兰考这个特定时段,展现他团结带领广大干部,披肝沥胆与人民一道治理“三害”的情景,难以全方位、多侧面展示焦裕禄多姿多彩的人生。《大河初心》则为着眼人生长卷立体展示焦裕禄富有魅力的形象,提供了广阔空间。书中通过敌军压境巧献空城计、南下路上的文艺青年、三擒两纵黄老三、“悬檄督抚”故乡的博弈、焦裕禄的家风等章节,展现一个与共和国群体记忆不完全一样的楷模。基于新的史实把人们熟悉的英雄写新、写活,创作的成就感就在这里。
    红船:按您作品的思路,焦裕禄是一个很有生活,甚至很有文艺气息的人,但他放弃了自己钟爱的二胡,放弃了他有滋有味的生活,这样的人生完整吗?值得推崇吗?
    作者:焦裕禄少小时正赶上外敌入侵、家道中落,他在东西方文化撞击背景下含辛茹苦求学,逐渐萌生了为改变自己命运和黑暗现实而奋斗的抱负,进而形成了有志于服务公众的人生理想。学校“雅乐队”的陶冶,开启了他的文艺潜质,吹拉弹唱样样皆通,参加革命后,焦裕禄成为南下路上的“文艺青年”,在大连起重机器厂实习参加舞会惊艳了苏联专家。
    这样一个懂生活、有文艺气息的人,为何到兰考后忽然偃旗息鼓,将过去从不离身的二胡闲置在家?主要是兰考的灾情太重了,焦裕禄夜以继日忙于救灾,经常带队追洪水、寻风口、探流沙、查盐碱,还要多措并举稳定外流灾民,而狰狞的病魔已不肯给他更多时间了。他还是那个昂扬向上的领导者,风雪天进村慰贫路上带头高唱《南泥湾》,但在背着死神冲刺的日子里,毅然割舍了自己有滋有味的生活,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和“豁上老命大干一场”的情怀,全力以赴开辟弥灾安民的“兰考新道路”。
    不得不说,“人琴俱亡”的焦裕禄,在兰考的人生的确是不完整的。但谁能说这不是“苦了我一个,幸福千万人”的高尚牺牲?进入新时代,焦裕禄所处的艰苦岁月已不复存在,但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依然山高路远。在消除绝对贫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中,在抗击危及人类生存疫病的搏斗中,在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战斗中,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中,仍然需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的牺牲奋斗精神。那些为国为民勇于舍弃自己完整人生者,仍是时代英雄而值得人们尊重。
    红船:从解放战争,到工业战线,再到兰考农业一线,用这样完整的轨迹来刻画焦裕禄,您觉得人物不变的是什么?变化的又是什么?
    作者:从战争到和平,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焦裕禄的人生角色随着形势任务变化不断转换,每一次变动都在迎接挑战中实现了新的飞跃,每一次转捩都在跨越式换岗中完成了新的自我重塑。焦裕禄抱病赴历史重灾县兰考担纲,短短一年多时间就稳住了大局,开辟了新路,打开了局面,就是对多环境、多行业、多岗位历练成效和综合素质的最好检验。
    难能可贵的是,十多年间,焦裕禄不断变动的是岗位,守恒如一的是初心。比如,他在坚定理想信念立誓永远跟党走后,无论是走上战场直面刀光剑影的生死博弈,还是置身和平环境经受权力、名利和困难的考验,始终初心如磐,永远保持政治信仰的坚定与纯洁;再比如,随着职务提升、资望渐长,永做革命事业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的党性更加纯洁坚定,直至扶病奔赴兰考、长眠沙丘;还有,源于苦难童年、淳朴家风和践行宗旨要求的对人民的爱,随着时间推移和岗位更迭愈益醇厚……
    当然,每一次岗位变换,都使焦裕禄攀上了人生更加壮丽的新高峰。比如,参加土改和剿匪使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走上领导岗位后严于律己并不妥协地同搞特殊化等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投身工业战线九年脱胎换骨摔打淬炼,形成了严谨求实、调查研究、精于筹划、实验先行、探求规律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赴任兰考用生命丈量大河热土,抱病躬身调查“三害”成因拿出根治良策,多策并举提振干部队伍军心士气,在带领群众共赴“敢教兰考换新天”美好愿景中以身许党。
    这些不同层面的变化,反映出焦裕禄精神在螺旋上升中不断提高到新的境界,成为足堪一个民族骄傲的精神成长史中令人荡气回肠的华章。
    呈现焦裕禄精神成长过程,不可能绕开他们
    红船: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大人物小人物,但每一个人物又都栩栩如生,除了焦裕禄,其中张钦礼您着墨比较多,您能谈谈这个人物?
    作者:作品打开兰考这个窗口,对党和国家的历史纵深进行透视,必然涉及许多人物。兰考县委原副书记张钦礼,是焦裕禄主政兰考最重要的助手,穆青等人在通讯中将他誉为焦裕禄的“亲密战友”。他抗战时就跟着父母在兰考打游击,1959年因反对虚报浮夸透底征购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职降级到农村劳改,三年自然灾害不忍目睹群众饿毙,愤而赴京向周恩来总理反映问题,焦裕禄到任时刚官复原职几个月。
    张钦礼亲民爱民,尽心竭力支持焦裕禄治理“三害”,焦裕禄逝世后组织全县引黄灌淤根治盐碱,彻底解决了兰考的吃饭问题,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由于“文革”中他身居要职,全程在场,犯有个人无法规避的错误,受到处理。
    开始,我想回避这个人物。我第7次去兰考,还没有考虑写他。但同樊哲民、刘俊生等老同志多次交谈后,我意识到,要客观、真实、全面呈现焦裕禄精神成长过程,不可能绕开张钦礼。比如,焦裕禄刚一逝世,如果没有张钦礼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跑了题的发言”,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就不可能迅速在全省传开并引起省领导和新闻单位重视;穆青等人赴兰考采访时,如果没有张钦礼从党委和领导的高度系统介绍焦裕禄,记者就难以准确把握焦裕禄典型的本质并定下宣传决心。因此,要写清楚焦裕禄精神是怎么来的,不写张钦礼显然不行。当然,这个人物的书写是有难度的。但只要尊重历史,秉笔直书,趋利避害,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红船:作品中人物的际遇可谓多舛,您并没有回避,比如周原、穆青,特别是关于张钦礼,为什么?这样写有何深意?
    作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前无古人,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每个人走过的道路都不会是平坦的。书中着眼家国同构,真实反映了焦裕禄同代人多舛的命运和坎坷的际遇。
    比如受命赴豫东寻访抗灾线索意外发现焦裕禄的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周原,出身书香世家并从小投身革命,1957年因写反映三门峡水利工程浪费惊人内参被打成右派,沦落太行山多年。穆青1965年12月到郑州时,听了他赴豫北灾区采访7个月的情况介绍,激情难抑,当即派他到过去媒体关注较少的豫东灾区采访,敏锐发现了焦裕禄这个线索,后来又写出了通讯初稿。
    还有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穆青,怀着寻找能够振奋一个国家的民族脊梁的强烈政治责任感,去西安筹备会议专门取道河南与分社记者进行碰撞交流,派记者发现焦裕禄后果断拍板采写,并且冒着很大政治风险,以特有的担当确定不迎合宣传主调写阶级斗争,以治理“三害”等矛盾为主线来写焦裕禄,从而超越时代局限赋予作品恒久的生命力,为焦裕禄精神铸造奠定了坚实宽广的基础。“文革”中,穆青因领军采写焦裕禄获罪而备受摧残。但他重获政治生命后,依然致力于焦裕禄精神的发掘和宣传,带记者写出了焦裕禄通讯姊妹篇《人民呼唤焦裕禄》,为树立焦裕禄典范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做出了不可替代的杰出贡献。
    至于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文革”叠遭磨难的张钦礼,更是一个时代坎坷曲折过往的活化石,成为令历史叹息并掬一捧同情之泪的悲剧人物。伟大的精神都是在斗争激烈锻打中诞生并迸发出耀眼光芒的。书中这些个性鲜明、命运多舛的人物,不仅真实勾勒出那个年代的风貌特征,点染了伟大精神形成必不可少的时代底色,而且从特殊角度映照和投射出精神财富的价值和世道人心。今天重新品味他们的坎坷命运,人们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焦裕禄精神。(文中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记者手记:
    这篇创作访谈录,应该说是记者与创作者都极端认真的一次对话。因为这是关于党史精神丰碑,甚至民族魂魄锻造发掘的一个话题,很厚重也很沉重。
    在读《大河初心》之前,已经有很多关于这部报告文学的评论信息扑面而来,但我拒绝阅读,我希望保持一种新鲜度,去自己读一读,去看看在国人心目中已经被固化的焦裕禄在这部作品中会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应该说,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能够系统地把一个人精神成长之路写得这么真实,甚至真实得有些残酷。
    焦裕禄不是天生的共产党员。由铁铸钢之路,是放弃了私欲甚至无欲,看似有点神化的演变,但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在那样一个物质贫瘠的年代,精神却富饶到无可想象。而这一切不是靠创作者的塑造而是通过历史资料和细节打捞后的还原。
    焦裕禄的“初心”很朴素,也很纯粹,就是努力让自己成为百姓至亲的人,一切为他们着想,让他们生活的好一点。他做到了。他的坟被迁葬兰考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上万群众赶到墓地祭奠;同样在张钦礼的墓地,人们自发为其竖起了上百座碑……。历史人物的评定不是靠言语而是靠历史时间之河里最真实的场景,看到那些由创作者多方走访调查印证后还原的画面,时隔近一甲子,面对直抵心灵的震撼场面,我泪流满面。
    跟高建国将军前后就采访文本沟通了多次,他对待采访者的谦逊态度,令我这个晚辈如沐春风;对待文本务实、字字必较的严肃、严谨态度,让自称文字工作者的我体味到对笔下一字一句所需的审慎态度;记录历史不回避客观矛盾,不忘记历史反思,其胆识和格局之大,作为新闻工作者我心生敬仰。
    创作访谈我提出了一串问题,面对每一个问题,高建国将军都给予了充分回应,这一回应就连成了又一篇关于焦裕禄精神成长之路长长的侧记,虽长但却真实,高建国将军创作的初心也得以诠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