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投身写作就像追求一段恋情

http://www.newdu.com 2021-01-22 文艺报 陈春成 班宇 参加讨论

    关键词:陈春成 班宇
    
    陈春成, 一九九〇年生,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人,现居泉州,业余写作,作品散见于刊物及豆瓣网。二〇二〇年出版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
    班 宇:问好春成,《夜晚的潜水艇》已经出版有一段时间了,取得不少反响。我想起来,在我的书出版之后,总会有人问我,你现在的生活跟之前有什么区别?我认为,在这个问题背后存在着某种生硬的预设,好像努力去把作者的生命分为不同阶段,而我想,这可能是一种对文学或者作品本身的误解。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接受小说的异质性,或者说敞开的、多样的叙述内容与模式,但对于生活本体,总是显得有些缺乏想象力:只有一种路径是可行的,只有一套标准动作是可以被允诺的。我觉得这也是小说的未竟之处。或者说,作品的时间与此刻总是那么容易被混淆,人们除去作品本身外,总还要仰仗着一点什么。而作者并不一定要生活在所抒写的那个时空里,他应该可以站在任意一个时间点里,向着全部的时代叙说。在这个角度上,他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到底又是谁在关心呢?
    陈春成:感谢班宇兄。你说得对。一个人所经历的和他所书写的,两者间并无一个固定的公式相连,也不全是原料和成品间的转换。推寻其中的蛛丝马迹,其实是文学之外的癖好了。不过出书对我的生活好像真没多大影响,大概因为生活与工作离文化圈子较远,身边许多人仍不知道我在写东西。我觉得挺幸运,像一个地下工作者。诸多生活模式中我羡慕的是康德那种,按时间表生活,每天沿固定路线徐行,脑中盛满他的星空和道德律,在旁人眼中只是沉闷地老去。不过作品和生活间有时也会有一个相侵让的关系,类似“我曾把我的感情凝结成耐久的词语,这些感情原可以用在温柔上”(黄灿然译博尔赫斯诗句),一方面的飞扬恣肆或许会使另一方面寻求平和。
    世上有这样多的好东西,这么多路子可以走,我还差得远呢
    班 宇:我觉得我的整体表现有所不同,地下工作者我也当过许多年,后来觉得十分倦怠了。我逐渐发现,安静与安定并不会使我获得更多的时间,似乎应该习惯于游荡和碰撞,在今天,我既不信任也并不向往瓦尔登湖式的时光,甚至会觉得在其背后隐匿着急迫的、难以消解的现代情绪。当然,每位作者的个体情况不同。所以,我也尝试着以小说之外的方式去发言,越说越错,越错越说,整个过程也很值得反思。《夜晚的潜水艇》里面的这些小说,我在网上断续阅读过很长一段时间,如今回想,好像每一时段喜欢的篇目都有所不同,比如现在,我也许更喜欢《竹峰寺》与《李茵的湖》,而我所喜欢的部分,好像很难化约为具体所指。如果让你在此时选择一篇自觉还不那么厌倦的,你会选出哪一篇来呢?
    陈春成:说实话好像都不怎么厌倦,也许因为写得少,像收集龙珠似的,一个个攒起来,偶尔取出摩挲一下。非要说“最”的话,也许是《竹峰寺》《音乐家》和《酿酒师》吧,这三个改的时候没有纠结太久(也蛮久的),情感上没怎么磨损。我对文字节奏有点强迫症,每篇写成后,总免不了在无谓的细节上自我纠缠一番,甚至是读起来不顺,个别段落反复盯着看,直到能背,然后就麻木了。隔一阵再看其实也还好。我知道你的新书《逍遥游》出版前也经过反复修改,隔了大半年,如今再看你最满意哪篇?以及,说起口味上的转变,聊聊去年至今的阅读体悟吧。
    班 宇:之所以提及“厌倦”一词,如你所说,就是我在出版前对《逍遥游》里面的小说改了太多次了,反反复复,你说对待小说如摩挲,我的方式可能更近乎一种施虐,一次次逼问,是否非如此不可。到了后来,自然产生力竭之感,疲劳倒谈不上,厌倦可能也不大准确,就是我很少会再去重新翻读这些被虐待过的小说,不太好意思,就尽量回避。如果现在要说出一篇的话,我可能比较喜欢《夜莺湖》。阅读方面的话,前段时间在读许煜的两本书《论数码物的存在》《递归与偶然》,老实讲,读着比较吃力,但总觉得是早晚都要去学的,先过一遍再说。小说方面,最近集中读了一批朋友们的新书,比如郑执《仙症》,蒯乐昊《时间的仆人》,淡豹《美满》,王占黑《小花旦》和大头马《九故事》等,几乎每本里都会有非常触动我的篇目,无论是在叙述方式还是情感上。有位朋友在扉页的寄语上写道:也许孤岛可以连成山脉。我想,至少在写作者之间,确实存在着守望彼此命运的可能性。也比如另一位朋友的寄语是:你少喝点儿。此外,还读了一些诗集,比如连晗生译的《贾雷尔诗选》,王维的作品,以及里尔克,好像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翻一翻里尔克,说不清原因。重读的几本,包括川端康成《雪国》,福克纳《野棕榈》,以及爱丽丝·门罗的一些小说。我会觉得自己每一年的阅读趣味变化不大,新书看得也比较缓慢,谈不上多么积极,以前会因此产生一些焦虑,今年就还好,反正也看不完,彼此放一条生路。你在这一方面有何新的体悟?
    陈春成:你提的几位朋友的书,我差不多也读了,各有令人心动处,也是种激励。论单篇的话,去年读到徐皓峰《入型入格》很喜欢,语言很独特,几乎省去了能省的主语,由民国武技发端,结尾却弥散在唯我论的意趣中,很好玩。李盆《羊呆住了》出来后重读了一遍,过程很愉快。他像幽浮一样游移于各种文体之外。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看得晚,一看就坠进去了。无限纵容自己的繁复与敏感。他这种写法语言极重要,运转稍一滞涩,则盘空的万象顷刻瓦解。同时想到,冰山理论如果简约到极致,就倒过来成了巴洛克风格:因为后者省略了所有不必要的省略,于是天花乱坠。纳博科夫和徐皓峰的峻洁几乎是相反路子,同时看很有趣,好像在重力不同的星球间跋涉。同时看几本风格各异的书,有这种乐趣和茫然,茫然在于下不了决心,自己今后该在哪颗星球上定居呢,还是享受其间的迁徙。有点“情饶歧路”的意思。想起小时看《神雕侠侣》,年轻的杨过受了点拨,醒悟自己所学武功虽多,都是东鳞西爪,究竟要毕生专攻哪一门?打狗棍法之奥妙、玉箫剑法之精微、全真派的淳正与西毒的诡奇,当时还真替他犹豫挺久。比某种风格使人流连的,是风格间辽阔的差异,以及幻想拥有它们的可能性。杨过苦思数日几近癫狂,最后的结论是“我全都要”,有点取巧也实在诚实。看到一种极其出色、从未设想过的文字风格,我会想,世上有这样多的好东西,这么多路子可走,我还差得远呢。因深感自己的渺小而微微兴奋。就琢磨,什么时候也可以这样写写看。尽管想得多,实施得少,但这感觉非常之好,无论到哪个阶段,这么一想,都仿佛是初出远门的年轻人,骑着马,站在有许多岔路的山野中,望着山外的云——我记得在图书馆见过巴尔扎克一本旧小说有这样的封面,群山是蓝色的。
    班 宇:《说吧,记忆》也是我很爱的一本书。我想,无论极简风格,或者歇斯底里主义,如果想要做得好一些,对作者来说,耐力可能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不仅是不懈,或者持之以恒,也是得敢于去驻足,停顿,等待,直至发现点什么,或者空无一物。你的话也使我联想起陆兴华老师的文章《常惊恐地想起那么多未读的名著》,所表达的意思跟你谈的当然不同,基本属于两回事情,一个是风格与类型,一个是密度与体量。但我经常拿来读一下,以劝慰自己,其中有一段话很受用,说一个人可以吞吐大量的作家和作品,但心灵世界的载重是个定数,如若同时关注3000个作品里的世界,为3000个主人公动情,情感倾注的平均值就会很有限,以及,如此超量移情,自己的人生到底还过不过呢。那么,接下来不妨来说一说,人生过不过的问题,不是每天的日常生活,而是你目前如何在生活里去定义写作这件事情,占据何种精神比例。
    陈春成:分阅读和写作来说吧。就算不再写作,我觉得当个纯粹的阅读者也挺愉快,甚至更愉快,因为轻松,不想着如何为我所用,只管享受和见证那些杰作。如对杜甫,我就愿意终生当一个彻底的读者,这些年每天抄写几首,不知多少遍,有所领会也懒对人说,“悟悦心自足”,稍有炫示之心就反省。像和尚做他的功课,不建造什么,只管把自己调理好。
    对写作这块,我有一点小小的迷信,觉得投身写作像追求一段恋情。即便心底知道,不会再有比这更炽烈、更恒久的感情了,但我不让对方知道,对自己也不肯承认,反复念叨着顺其自然,明知道无法顺其自然,也有一种为失败上了保险的错觉。我想从容一点会更容易接近目标。一上来就做出押上一生、至死方休的态度,吓到对方,自己也容易举止失措。从很早开始,我就适当压制着文学在生活中占据的比例,不是不虔诚,因为我知道一放开它就会漫延整个版图。
    另一方面,我始终提醒自己的,也是尽量不让写作覆盖生活。摄影爱好者有个毛病,一遇美景当前便忍不住捧起相机,好像不透过镜头即无法欣赏当下。我不想让写作成为遮蔽一切的镜头,急功近利地凝视生活。但是也挺难的,“这个可以写写”、“这事将来该如何写呢”的声音,总是随时缭绕,像生活之外的另一层和声,抵御几乎徒劳。
    
    我以为歌词中述说的一切是日后将要经历的,不知道那时代在我倾听时就已轰然过去
    班 宇:这个比例对我而言,始终是十分动荡的,不断发生变化。对待不同小说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可能因为每一篇的精神属性相异。有的小说在写作时像是缠斗,必须提高警惕,全副武装,身心投入,整个生活绕其旋转,才可以取得一点点的进展。有的则需要摆开一个看似松垮实则机警的叙述姿态,如习武之人所持的日常反应,而这也许是预备与训练的结果。以及,我觉得我在生活里比较缺乏素材意识,始终持有一个偏见,就是写作者不应被素材所遮蔽覆盖,也最好不要躲进素材里,至少还不太够,诚然,写什么和怎么写都很关键,但到底是在写给谁,可能也是一个问题,至少代表着愿望与动能。我总需要一个真正的对话者,一代人就算了,覆盖不了那么多的声音,但写给一个人是可以的,沉默不响的人可以,不复存在的人也可以,我所使用的语言、声音、意象,无非也像在进行一次心脏复苏术,这其中包含着不可译的部分与否定性。换句话说,很难取得一个圆满的结局,也正是这种不可豁免的失败,长久的未竟与落空,凝为下一篇小说的源动力。
    陈春成:我总是不知道下一篇小说在哪里。一篇刚改定,搁笔后的酣然与下次动笔前的跃然之间,有一段难以丈量的神秘区域,我总是在里边流连得太久。可能是一种自误。我写得太少,远没到可以总结经验的地步。也许今后会随意一点,不强求一个让字句自行凝结起来的时刻;也许反而会更珍视这种耽搁和犹豫。就顺其自然好了。我想一个人没有非成为小说家不可的理由,只是当有非写不可的小说时,恰如其分地将它写出来就是。版面尚有空余,最后不如聊聊文学之外的癖好吧,我知道你在音乐方面的沉迷不逊于前者。
    班 宇:相比聆听,我的写作与阅读等确实是谈不上有所坚持。最近常听的几张包括万能青年旅店的新专辑《冀西南林路行》,王凡的《阿曼达拉振荡》,Ali Akbar Khan《Legacy:16th-18th Century Music from India》,还有Fela Kuti的一些唱片。我对音乐的情感也很复杂,可能由于它恰恰描述了书写之外那些渐渐隆起的事物。斯坦纳说,现代音乐拒绝了听众将纯粹的听觉印象与任何语词化的经验形式联系在一起的可能。不存在拟声词、形容词与动词,它更像一种存于体内的解释方式,既神秘也直接,反复调用着听者的想象力与知性,将可感世界的无限性整合在一个系统里,原始而微妙,是规定动作之外的即兴演绎,舞台静默时的潜在台词,从剧场走出之后还要面对着的无数个荧屏,没办法忽视、分离与分裂。同时,作为一个乐迷也是很幸运的,可以下潜,可以上升,在抒情里反对抒情,很少的羞愧,很多的勇敢,去拥抱那些旷野中的精神,感受时代里的强与弱。以及,某种程度上,可能跟你平时的抄写也有相似之处吧。除去刚说的之外,你平时有什么其余爱好吗?
    陈春成:日常中我对音乐的喜爱十分粗浅,而且功利,多是读写、乘车、运动时听,且曲子的波澜起伏程度以不妨碍出神为前提,少有一无所为、端然而听的时候,自问不是一个合格的听者。其意义大概近于焚香,目的不是香气本身。没有音乐天赋这点,在我很小时教音乐的母亲就及早指出了,也就处之泰然。因此采取的态度如前边所说,纯粹的旁观,只负责享受与见证。我承认音乐是比文字更接近内在的形式,其次是诗,再次才是短篇小说。古典乐之外我还喜欢许多粤语老歌。当我开始听它们的时候,我以为歌词中述说的一切是日后将要经历的,不知道那时代在我倾听时就已轰然过去。或者就不曾存在过。那种抒情现在几乎是不得体的了。红红黄黄落叶跌坠头上。心碎的人在细雨冷风中踟蹰。林夕、黄伟文的词自然是佳构,而更早些年的粤语歌词,有时不甚讲究,毫无雕饰,率意中却有很可以感怀的地方,含着某种古老的,未经稀释的成分。
    电影和电视剧里我也抛掷了不少时间,所得不多,口味也大众化。我偏爱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好莱坞片子。那时文艺片和商业片没有这么截然的分界,前者不像现在这么闷,后者不像现在这么蠢。独胆英雄的套路总看不腻,有时漏洞百出,而粗豪里透着一股盛唐气象。惟一追了多年的英剧是《摩斯探长前传》。影响我最大的电视剧,是《大时代》。这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片子,磅礴而细密,荒诞而周全。有人说是伪装成都市剧的武侠剧,然而,“有些事很奇怪,你总相信它是,你总相信它是它就是了,我现在就抽张A……”失控的情节,无可回避的宿命感,一切到此已经溢出了现实主义……红丝巾飘远,天色渐暗而方展博抱着小犹太的尸体(他尚未发现是尸体)坐在荒草丛中喃喃自语的情景,是我无法忘却的一幕。因为这片子,我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弹《红河谷》,惟一会弹的曲子,自己对着琴键琢磨出来的。中学时代,邻居有时会听见我家传出生涩的,明显不是出自我妈之手的旋律,没人会知道缘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