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杨遥:箭在弦上不发

http://www.newdu.com 2021-01-13 《长城》 杨遥 参加讨论

    关键词:杨遥 《炽热的血》
    近几年,写了一些关于父亲和家乡的小说。写这些小说,首先源于对父亲和家乡的熟悉与热爱,我时时刻刻关注着它们,希望写下真实的它们,从而洞悉更多的东西。其次是因为写来写去,总是不能把它们写透,每过一段时期,就有新认识新发现出来,引诱我写新的一篇。
    写作《炽热的血》大致是在2020年春天。那是慌乱震荡的一段日子。新冠病毒肆虐,每天早上一醒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手机,看看当前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看看所在城市的疫情情况。在网上,人们关注最多的也是疫情,因此发生了许多思想上的交锋。但这段日子,又是平静悠长的日子。因为疫情,不用天天坐班,不需要参加许多会议,也没有呼朋唤友的酒局。回到向往已久的书斋生活,每天读喜欢的书,思考一些大或小的问题,于是生活中被遗忘的一些东西,次第清晰地涌现出来。
    我拿出读书笔记,把涌现出来的东西与喜欢的小说中的情节对比,竟发现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此时有团熊熊烈火在胸口激荡,但心却非常宁静。我认真思考每个人物到底怎样,尽量设身处地把自己代入进去。因为疫情,出现许多非白即黑的观点,我不喜欢这种两级分化的看法,认为真正的世界是混沌的,真正的人也是丰富复杂的,我想把这些混沌和复杂写下来。
    涌现出来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一个亲戚被打,母亲要父亲去讨说法。这件事情发生在我上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记不清楚了,具体的人物也不是书中的表哥,是一位亲戚。记得当时事情发生后,我心疼亲戚,希望父亲出头替他讨个说法,又担心父亲去了吃亏。我在其它小说中也写过这件事情,但不是从这个角度。疫情期间,它清晰地浮现了出来,而且因为时间的缘故,发现对事情看得比以前更深刻。
    记得那是非常炎热的夏天中午。时间和天气,我认为在小说中非常重要,它能马上把小说确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使作者迅速回到当时的情境之中。
    地点设置在小镇上,那其实就是我的家乡。在我的笔下,无数次写过它。2000年初,开始写小说,那时受很多作家影响,我给家乡起了个“鸟镇”的名字,写了一系列小说,其中《二弟的碉堡》还在被人提起。后来,不想跟风了,便用家乡本来的名字,“阳明堡”,发现它是个非常好的小说地名,连这块土地上的“雁门关”“滹沱河”也非常好。但在写《炽热的血》时,为了写出混沌感,用了个“赵庄”的名字,因为这样的地名,可能出现在很多地方。
    小说推进中,没有集中笔墨去写“表哥”“父亲”、恶人“王二”,也没有使矛盾急剧爆发,尽管这样的小说比较好看。我的笔墨游荡开,去写“我”被王玉龙侮辱,去写对“王菊”的萌动向往,去写匠人“父亲”的受人尊敬。全篇小说没有一处去写“父亲”和“王二”的冲突,只有一个地方写到父亲出门回来脸上的擦伤和衣服上的土,却没有交代啥原因。
    瞄准目标,连续射击,是一种好办法;箭在弦上,就是不发,会不会击中更大的目标?
    在这篇小说中,想表达对恶的惧怕,对异性和美的向往,父权的崩塌,成年人的不易。能否有效表达,有待读者检验。与我以往的小说相比,疫情期间,我把短篇小说写“大”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