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王龙 《迟到的勋章》 一位在国民党军队里挨打受骂不堪虐待的伙夫,一次次受尽欺凌设法逃跑,而在人民军队里,他何以不畏生死冲锋在前,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战斗英雄? 一位在朝鲜战场上孤身阻敌的志愿军士兵,何以能向死而生血战到底,阻挡了汹涌而至的敌人,创造了青史留名的卓著功勋? 一位曾经激励过黄继光的英雄楷模,何以在大西南山区里几十载隐姓埋名,即便历经坎坷也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这不止是一名志愿军英雄的生死传奇,还浓缩一代军人的精神缩影;这不止是一个孤立偶然的英雄故事,还昭示了一支军队百炼成钢的历程。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经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立项批准,我创作完成了长篇纪实文学《迟到的勋章》。该书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重点文艺作品,被中国作家协会列入2020年重点扶持项目,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迟到的勋章》聚焦于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志愿军著名战斗英雄柴云振,主要讲述他孤身阻敌、气壮山河的战斗经历,以及隐功埋名、不改初心的人生传奇。柴云振出身贫苦,1946年被抓壮丁加入国民党军队,不堪虐待两次逃跑又被抓回,后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后加入人民解放军。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柴云振成长为全军著名的战斗英雄。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朴达峰阻击战中,当我军防御阵地即将被敌人突破的关键时刻,柴云振带领全班仅有的三名战士进行反击,连续收复两个山头后,又攻占了敌人的前进阵地,消灭敌人两百多名,直到被敌人咬断手指砸破头颅昏死在阵地上。柴云振带领全班英勇奋战,为掩护志愿军主力部队转移立下了特殊功勋。一九五二年五月一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给柴云振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柴云振的战斗事迹鼓舞了邱少云、黄继光等一大批英雄,激励过成千上万的志愿军官兵。在他“牺牲”的几十年后,邓小平亲自下令寻找柴云振,他成为中朝两国关注的“活烈士”。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朝现身,柴云振却是大西南山区里的一位普通农民,英雄埋名长达33年…… 原来,柴云振在朴达峰阻击战中身负重伤昏迷过去,后被紧急转送回国治疗。由于在朝鲜前线他的姓名被登记失误,从此竟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一九五二年四月,柴云振以一名普通战士的身份复员回乡,直到一九八四年十月才被老部队重新寻找到。 当我沿着柴云振从解放战场到抗美援朝、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岁月的人生之路,深入追寻他在人民军队的浴火成长、在朝鲜战场的英勇奋战、在漫长岁月的坚守初心,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这并非一个孤立偶然的英雄故事,而是共和国一代代无名英雄们的故事。比如本书提到的李玉安,深藏功名三十八年;井玉琢,深藏功名三十八年;张国富,深藏功名四十年…… 每一面战旗都浸染青春热血,每一枚勋章都镌刻不朽传奇,让我们深深地铭记这个民族曾有如此优秀的英雄儿女,铭记这支军队曾经有过如此不屈的精神,从而揭示出一个百年大党不断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创造发展奇迹的血脉基因。 ——“谁都不愿死,谁都希望活,然而荣誉却有时推翻了这个规律,荣誉使人勇于和死神接近。”这是志愿军第116师参谋长薛剑强留下的最后日记,他牺牲时年仅28岁,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11位志愿军师级以上高级将领中最年轻的一位。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是在1950年长津湖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里,一位名叫宋阿毛的战士牺牲前写下的遗言。为了坚守阵地阻击敌人,他和整个连队的战友被冻成了冰雕,他们牺牲时全部保持着射击的姿式。 ——“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这是在1952年的上甘岭,一位战士在炮火硝烟中写下的家书,他是一位来自四川的农家子弟,他的名字叫黄继光。 从高级指挥员到普通一兵,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用同样的英勇无畏证明了对祖国的赤胆忠诚。无论时空如何遥远,无论相隔万水千山,勋章不会迟到,英雄闪耀星空。他们的名字,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如果认真梳理柴云振的战斗经历,从一九五一年三月底开赴朝鲜战场,到同年六月受伤回国,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月;而他真正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杀的时间,则只有短短的一天。那么,在志愿军浩如繁星的三十多万名英雄功臣中,我为什么独独对柴云振这样一位普通士兵的经历产生了兴趣?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回到我与柴云振老人偶然的相识。自从2010年采访柴老后,直到他2018年逝世之前,我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从多种途径关心着他的近况。除了对这位家乡走出来的著名英雄(我的老家四川射洪与柴云振老人家乡岳池县相距不过百余公里)深怀敬仰外,更因为我对很多挥之不去的谜题念念不忘:柴云振这样一位肉身凡胎的普通士兵,为何能在被敌人炮火熔化的山头顶天立地,孤身阻敌,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斗奇迹,完成了作为军人最辉煌的冲锋?而在枪林弹雨的朝鲜战场上,面对气焰嚣张的强大敌人,像柴云振这样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志愿军勇士们何止千千万万?仅仅我的家乡四川省在抗美援朝中就奉献了一组了不起的数据,创造下几个全国之最:两位特级英雄、特等功臣,四川占了一位;四十七位一级战斗英雄中,四川籍的有三位,位居全国第一;全国参军人数四川最多,而全国十八万烈士中,四川籍的多达三万零七百八十九人,同样位居全国第一。 而不无巧合的是,柴云振、邱少云、黄继光都是志愿军第十五军走出的英雄,都是四川籍人。正是在老班长柴云振英雄事迹的感召下,邱少云烈火焚身不动摇,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这三位来自同一支部队的川籍士兵,在朝鲜战场上为四川人争了光,也为中国人争了光。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的壮举绝非偶然,而自有英雄产生的精神土壤,自有英雄存在的逻辑力量。任何一个国家的英雄模范都是时代精神的结晶,都凝聚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记得2017年,我参与撰写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从胜利走向胜利》。在讨论有关抗美援朝的第五集《为了和平》内容大纲时,我就联系自己对柴云振的采访体会,提出不仅要讲述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更要追溯英雄的成长,挖掘英雄何以诞生的深刻原因。后来我们在片中讲述黄继光的事迹时撰写了一段解说词: 黄继光牺牲后,他的母亲邓芳芝给志愿军官兵们写了一封信:“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我去赶集,知道光儿在朝鲜前线牺牲了。当时我身上像割了一块肉,天下母亲谁不疼她的儿女!”“我记起了光儿离家时说的话:‘妈妈,这回我志愿到前线去,要保卫我们翻身的胜利果实,保卫祖国和世界的和平。我一定时时记着妈妈的话,多杀美国鬼子!’现在,光儿是做到了他自己说过的话了。他为了多数人过幸福日子,牺牲自己。他有志气”。 该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后,很多观众表示,这样讲述英雄黄继光的故事更有温度,更令人信服,有一种接地气、知冷暖的质朴力量。 因此在《迟到的勋章》一书创作过程中,我尽量通过“复调式”叙述,从柴云振当年所在部队的军长、师长、师政委的回忆录,从他身边的战友、亲人和乡亲的讲述,更加立体地呈现这位老兵的人生历程。当我不断破译柴云振功勋卓著、深藏不露的精神成因,探寻他艰辛历尽、无怨无悔的心路历程,最终从点点滴滴中真切地感知他因何执着、为何坚守。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柴云振创造了荣誉却并不是为了追求荣誉;他珍惜荣誉却并不是为了名利。正如和柴云振几十年后重逢时,老军长秦基伟所感叹的:“是啊,那时候我们跨过鸭绿江,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个人生死完全置于脑后,当我们的战士们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时候,谁会想到以后去要个名要个利要个什么官当呢?世界上最纯洁最美丽的,是战士的情感啊!” 随着对柴云振的采访研究一步步深入,我发现人民军队的历史上从不乏柴云振这样埋头苦干、淡泊名利的英雄模范,其中很多都是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典型,展现了一种伟大的无我境界。 二○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老英雄柴云振在四川广安岳池县因病逝世,享年九十三岁。无比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年同一月,张富清隐藏了六十四年的战功,因为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意外地被外界知晓。 这如同一次神奇的接力,再次诠释了人民军队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展现了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们的历史就是一部军人成长史、心灵史和奋斗史的缩影写照,展现了中国军人的生死观、苦乐观和荣辱观的精神内涵。敢赴家国生死以,岂图名利避趋之,一支军队里有着千千万万的英雄传人,不断丰富这雄浑壮美的精神画卷,还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