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亮简介:熊亮,广受认可和欢迎的中国原创绘本作家,2017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得主,曾入围2018年度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多部作品被翻译并在海外获奖,是中国绘本代表作者之一。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和推动绘本“纸上戏剧”概念,其绘本立意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哲学,画面能轻易被孩子甚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理解,极富情感表现力。 9月25日,由中华文学基金会联合平安公益基金会举办的“爱不孤读”系列活动“名家直播课”在中国作家网等平台同步上线。本次直播由原创绘本作家熊亮主讲,以“重新写一首中国诗歌”为题,探讨诗歌语言对儿童阅读和写作的启发性。以下内容根据直播实况整理。 古诗在我心目中并不古老。所有的诗歌,不管是现代诗还是古诗,都是描摹正在发生的、当下的感受,是把这些新产生的震撼感传达给读者的载体。对我而言,文学就是一种感受能力。当你感受到并且想要把感受表达出来时,可能就需要一定的文学能力了。感受是非常独特和细微的。一个人每天的感受可能都是不同的。如果追求准确,就需要思考如何用精确的词、尝试以最好的状态和尽量恰当新鲜的组织方法来表达,所以文学是一种不断向前探索的形式。 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是第一位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有一个有趣的形容——偶然得到的感觉像水母一样,当失去偶然状态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就软塌塌的,失去了形状,似乎感觉是无法被打捞的。一个作家写作的过程,就是打捞自己第一感受的过程。 读一首古诗词的时候,我们可能首先注意到它讲的是什么样的自然场景,以及我们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通常我会请小朋友先就对诗歌的最初印象互相交流,这实质上是一个回忆并重新唤醒的过程,一些平时被我们所忽略的情景可能在此时被回忆起来。 《春江花月夜》的读法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诗歌。我在讲这首诗的时候会做一个大的桌面,铺上灰色的桌布,手里真的会拿一个月亮模型演示。诗歌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读,第一个维度是真实的感受维度。第二个维度是空间的维度,地理维度。 海水一般在涨潮的时候,连通着大海的江水就会开始上涨,这个时候海上的明月正好在夜晚刚刚初升,讲解时我会一边用语言描述这个情景,一边手里举着月亮模型示意。海水涨潮的时候,江水也会跟着上涨,桌面上纸做的小船会慢慢离开河岸,随着江流宛转地绕到大江上面,沿着江岸行走。当小船行至江心的时候,月亮正升到当空,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就会发出各种感慨,比如“江天一色无纤尘,人生代代无穷已”。 你会发现随着月亮地理上的移动,人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从月亮初升时的兴奋,到月色渐浓滟滟随波时的赞叹,再到明月当空时发出对人生的感慨。万物寂籁,此时看见月亮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往往会生发出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在诗歌中,这些伴随月亮生发的心理变化其实是完全可见的。 当读到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时,我会和小朋友一起用折纸做三个小人,放在船上,一个“老船夫”、一个“爸爸”和一个“孩子”,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来读诗。当大家看见月亮的时候,“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句话通常是小朋友会问的,我在咖啡馆里经常听见小朋友会问爸爸妈妈,“爷爷有没有小时候啊?那你的小时候是什么样的?我没出生前是什么样的?”所以这个大意为“月亮有没有最初的时候,月亮最初的时候第一个照到的是谁?”的提问,是非常儿童的,所以对话中这句话是让船上的小孩来说。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是一种成年人才会有的人生感慨,感慨时光的流逝,所以这句话我交给“爸爸”来念。“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则非常具有宿命论的意味,所以我会交给“惯看江月年年”的船夫来说。今天,我们可以用这样直观的方式来读诗,用不同的身份和语调来读那些当年诗人发出的有童心的感慨、成人的感慨和对境遇的感慨,似乎毫无距离。 几句感慨之后,情景变成“白云一片去悠悠”,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诗歌中随着月亮的变化,地理位置、时间、乃至人物情态和心理都有变化。当老船夫说“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时候,小孩则有一句更有趣的话回应,说“愿逐月华流照君”,他可能想跟着月亮的光,回到母亲身边。 小孩刚说了一句想要跟着月亮回到家人身边,老船夫又说,“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意思是鸿雁怎么飞都飞不出光的尺度,鱼龙怎么都跳不出水,人在时间中也是一样,是不能回到过去的。 当“爸爸”和老船夫感慨时光流逝的时候,孩子睡着了,所以这里小朋友忽然说“昨夜闲潭梦落花”,谁说时间回不去,他在做梦的时候就梦见了可以回到原来所在的地方,这是一个情绪的反转。 我和小朋友一起重读这首诗歌并不是我向他们讲述我的感受,而是一句一句用画画、做沙盘等方式跟他们讨论,过程中把这首诗描绘得非常细,当读到“不知乘月几人归”,这首诗在我们面前已经变得非常生动和活跃了,产生了属于自己的感受。 文学是乐趣,无关技术 当真正用感受力去体会自然,用文学的方式去描摹感受的时候,就像乘月而归一样,能够重新发现一首诗歌带来的震撼感。 一首古诗,不仅有汉语的美,音律的美,还有更加经久不变的美。挖掘到这首诗最大的核心就是乘月而归,经过一千多年岁月,当我们重读这首诗歌,仍然可以挖掘到它最重要的核心——乘月而归。当我们感受到这个状态,就如同被诗歌带回到当年的那个月夜。 如此神奇不止源于诗人的诗句,还要归功于我们的感受力,是重新阅读的能力使我们回到现场。诗歌只是一个启发的媒介,我一直希望传统文化对我们产生启发,不是代替我们去感慨,或是代替我们去思考,而是启发我们更多地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 由此文学对我而言的一个关键词是“乐趣”,无关乎技术。如果失去了感受和重新去讲述的能力,生活就是一成不变的,这无疑是无趣的,所以感受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唤醒我们的感受力,除了语言的训练,还需要经典文本的阅读。所谓经典文本并不是在头脑中植入一个概念说这是经典,是无可挑剔的文本,而是这些文本一定是打破我们原先的认知方式的,它可能讲了一些很有趣的、我们以前没发现的东西。 写作的时候,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诗人的时间感是跟普通人不一样的,由于没有惯常的语言和经验束缚,他们往往能够更加敏锐地察觉和感受周遭。我每天都在训练这种能力,这绝不仅仅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趣。我可以在一些年纪已经很长的作家身上发现这种本来属于儿童的能力。比如特朗斯特罗姆在诗歌中描写游泳时感受到的水的状态,“水应该是活的,还会逃跑,水的嘴里含着卵石。”这正是儿童更容易体会到的感受。 另外一位英国绘本画家安东尼·布朗也是如此,他的绘本非常具有文学性。他讲一只小熊在树林中走,遇到各种危险,绝对不是树林中出现狼或者怪物。他说恐惧的时候,每片树叶、每棵树干都体现了恐惧,当小熊脱险之后,所有的树叶都笑了。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直观感受,是一种非常儿童化的表达。 我注意到同学们在学校上课时,尤其到作文考试的时候,老师过快地让他们分段落、写中心思想。我们重写一首诗一样用这个方式,却与在学校上课时分段落的做法不同,我们所说的每个段落都是一个理解的维度,可以从细节的角度,也可以从事物本身跟周边关系的角度,还可以从回忆的角度写三个段落,同时我主张永远不要急于归纳中心思想,不到最后一刻,不要做这件事。 概括中心思想是我不赞同的。有很多年轻作者写故事比较重视内心所想,一定要用故事表达关于自己内心所想的一句话,我会建议他们不要这么做。我们要永远保持新鲜感,就要克制这样的想法,表达内心所想是不够好玩的事情。真正的创作永远需要自己想不到的东西,一定需要“踏过自己”,“踏过自己”不一定是指要打倒自己,而是说要找到新的路径,打破自己的局限,找到新的可能性,写作应该保持这样的状态。我们拿起笔来写像走路一样,要步履不停地往前走,才会到达新的地方。 让古老词汇重新焕发生机 此外,如何阅读词语也是值得注意的。词语一旦脱离了我们要讲的意思,脱离了文学本身,就变得机械而无趣,背诵诗歌类似于绘画中的临摹,我也比较不赞同用这样机械的方式来读诗。我主张用“分类归纳词语”的方式来替代机械性记忆。 以《离骚》为例,第一个段落诗人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生平。其中作者提到自己的名是“正则”,意义是“公平的,不变的,平衡的法则”,字“灵均”,可解释为“所有神灵衡在、平衡分布的世界”。我们注意到,这一个段落所有的词汇都有着稳定的意味,这种具有“稳定感”的用词透露了诗人稳固的信念感和坚定的信仰,因此归类诗词中的词语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有利于了解诗人的精神世界。 诗歌的第二段中则出现了大量关于时间的词语,感慨时光流逝。 作者通篇用江离、秋兰、芳芷等关于植物的词语去表达理想。如果我们把不同意义的词语列出来,按照一定标准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是非常有助于理解的,这种记忆和理解方式有别于机械记忆和背诵,有代入感,也可以形成个人词汇的积累,从而对提升文学素养有所助益。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比如时间感、理想、憎恶等区分不同类别的词,用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一首诗歌,这会有趣得多。这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准确而有创意地运用词汇。事实上,我们对日常用词有的时候“熟视无睹”,比如在一个特定情境中冒出的一句成语很可能出于“惯性”,而并没有理解其中的每个字,以及由各个字组合所形成的形态。要知道文学是有形态和个性的,因此文学性表达需要具体到词汇单位的训练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我们选择背诵的方式,词语就失去了活性。而如果我们重新去分析词语,归纳它,让它回到自然当中,回到生活当中,回到行动当中,回到此刻的时间里面,这样,古老的词语就可能重新充满活力。 我还建议大家阅读一首古诗时,可以用不同文体、不同国别的同题文学作品来做比较阅读,感受不同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差异。假如只读一两部作品很容易受到单一风格的影响,但我们看多了之后就可能启发和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表达方式。马蒂斯说过一句话,大意是画一朵花很难,因为你得忘掉之前画过的所有的花。但同时你头脑中得有这些花——这么一个信息库。 没有足够的文学能力是很难说出那种隐匿又新鲜的感觉的。要想找到感觉,让自己对世界的体会更深一层,就更需要文字能力了。我们想象,如果有足够的能力表达出隐匿却新鲜的发现应该是一件提升幸福感的事。那么如何才能拥有敏锐的发现能力、独特的表达能力呢?在“表达自己”之前,首先还是得借鉴,“找到独有的表达”不代表摒弃“他人的花朵”,别人走过的路会对你有所启发,它告诉你,世界有无数种观察方式,但你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种。 所以如果我要写一首关于雪的诗,我会尽可能找到中国古代、现代,以及外国关于雪的诗歌,通通读一遍,通读同题诗歌的不同书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写作各种各样诗歌的可能性。当我们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再把头脑中这些既有概念打破,没有了界限,才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感受”。 所有由别人的创作带来的感受都是一种激发,当我们看到一个写得非常好的作品,会受他激发,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状态。以比较的方式去阅读,会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开阔的思路。 还有一种阅读和写作方式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体验和研究。当我们具备一定的知识之后,才可能“读懂”,自己写也才能生动而有细节。比如读边塞诗,除了了解历史的背景,如果我们在旅行中用心观察,在读诗歌时边塞的自然环境、人在那个自然环境中身体和心情的变化就会变得愈加生动可感。 我们这次分享的主题当中有“重写”这一概念,重新书写一首诗,除了具体的“写”,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古诗去更多感受,训练我们的感受力,为新创造打下坚实基础。写作是一个放空自己去感受世界的过程,如果我们把写作想象成一个场域,放空的状态有利于把你看到和听到的所有东西都容纳进来,此后你再静静地酝酿,某一天你会发现在收集和吸纳的过程当中其实是有一条归纳和整理的脉络的。 因为是你自己的观察脉络,你就会找到跟别人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和新的角度,甚至找到一个新的别人所未察觉到的领域。 写作不只是一项心理的训练,还能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写作还是一项心理训练。我们写作时,身体和信念要非常投入,日复一日坚持才能让生活变得越来越有趣。 写作应该是我们终身的一个功课,不一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和诗人,但写作一定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希望这次分享之后,大家再读古诗词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它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生动可感的。中国古代诗歌跟西方诗不一样。西方诗歌更多地侧重于演绎,而中国古代诗歌则永远在观察,它在时间空间中不断地发生“移动”,是一个“观”的体验。 有了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阅读经验,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力就会完全不同,会发生一种“幸福的膨胀感”。 最后给大家提一点小建议,每天都拿出本子或者打开电脑写上一小段,这是一个日常的游戏。如果保持这个习惯,相信生活会越来越有趣,而我们的感受力也将越来越敏锐。 (本文根据9月25日中国作家网文学直播间直播内容整理 整理者:马媛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