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黄集伟读《水流云在》:像越狱一样写传记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北京青年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书名:《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
    ■著者:英若诚、康开丽
    ■出版:中信出版社 2009年9月
    ■读家:黄集伟
    ■推荐指数:★★★★★☆
    传主名闻遐迩,可这本《水流云在》却是本出口转内销的书。传主英若诚与合作者康开丽最初达成并坚持至终的约定是:英英文口述,康英文记录整理,最后用英文出版。
    可别小看这个约定。它当然也可被理解为传主对一位外籍采访者的体贴,可这一选择,已从最基础最本质的层面即甩掉所有或最重要最严苛的禁锢。
    母语不仅止于传递优越性。当一个人选择非母语叙事时,母语载体所携带的暗示或禁忌会像一根儿用旧的松紧带那样,从一种紧箍咒崩溃为一根软了吧唧的细绳,基本没什么用了……精神或思想的越狱有时从语言选择本身已经开始:开始凿,开始挖,开始逃。
    《水流云在》的篇幅设置也别开生面,它采用反常的以偏为正结构,即详写某个段落而完全无视“一生”的俗套。这也可以理解为传主本人对所谓“盖棺论定”毫无兴趣。
    这“别开”这“生面”从传记开篇当头句亦可看见:“我对那种从头写到尾的自传有点儿看烦了。”
    对此,合作者康开丽高度认同:“这本书不是对英若诚一生的完整记录,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记。这是他希望别人听到的有关他一生的回忆录”:
    全书六章,家族故事一章,演艺生涯一章,外交生涯一章,剩下三章说的,全是英若诚长达三年的牢狱生活。
    而在家族、演艺、外交各节叙述中,对那三年牢狱生活传主一再补叙、倒叙、插叙……这样,本书易名文革回忆录也甚为恰切。
    本书出版后,传主之子英达接受记者采访说,英若诚在狱中曾遭毒打,可在本书中,传主写多次组织实施越狱后最严酷的惩罚只是下跪。
    这个未能实话实说的落差让人看见传主有所保留的一面:是为他曾经的信仰有所保留?是为他曾被毒打的尊严有所保留?也是也不是吧。反是传主笔下狱中生活的部分凄楚之外,更多慧心与热爱——是斗智斗勇的慧心,是拥抱智慧和生命的热爱。
    传主显然没能熬到美剧《越狱》风靡天下年代,可在智性与想象上,他与大师斯蒂芬·金笔下的《肖申克的救赎》英雄所见略同……他们用一样的英语讲述着完全不同的越狱,完全不同的救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