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嫁书,后嫁人》--认真读过一遍,大体可以确认兰格格也是个"爱情至上"主义者,或许也唯有爱情至上主义者,才有这样的疑问,而她的表达方式则很现代,也很别致,这就是:"爱情的另一半版权你有没有"? 王小波真的希望公开自己的情书吗? 这的确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不过它显然不可能有"正确答案"。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世上"贩卖"爱情故事的基本都是女性,如果说爱情对这些女性来讲是人生最重要的意义的话,那么爱情的实体的那一半消亡后,她们如此热忱地"贩卖"自己的爱情故事,是否意味着在潜意识里,这是她们能在精神上继续充实地活下去的动力呢?。 这写得不像书评,却像讨论,是不是? 这正是《先嫁书,后嫁人》一书的阅读效果,用互联网术语说,就是你有跟帖的欲望。 人生的道理在先秦的时代就已讲完;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包括情感问题也大抵如此。即便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就移民他乡的人,也不会有太多的质的差异。 女性通常这样的性别优势--"随物赋形"--她们的细腻感性的天性,使她们长于用生活的细节本身来凸显问题,如果她长于表达,那么就会使得这些老问题变得有意思起来。 一个远渡重洋的中国女孩初到他乡,会有怎样的惶惑和无助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