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尤其对拉美的科教现状深表焦虑。在这个时代,决定一个国家未来成败的,无疑是教育和科技,然而拉美国家的政府长期在这两方面缺乏必要的投入。寡头统治阶级的子女都在欧美求学,缺乏关爱的国内大学则聚集了中下层人民的子弟。因为政治、经济、科研环境的原因,大量人才外流,使得国内大学的教学与科研质量每况愈下。没有长远的科技发展规划,没有一整套独立的工业体系,更没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学、研结合无从谈起,尖端科学研究单单成了外国人的事。“让他们发明去吧。”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百年前的喟叹,仍在美洲大陆上回荡。 拉美人:幸福还有多远? 让他们发明去吧,我们能干什么呢?我常常得到一些关于拉美人的信息,一些在我感觉是浮于表面的、带有偏见的印象——拉美人很懒;正因为他们不像英美人那么勤奋工作,所以他们的经济落后。 读过此书后,我想我为反驳这种观点又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论据。 悲剧的源头还在拉美寡头统治阶级和外国势力的联盟。他们联手打造的经济模式使得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迟迟发展不起来。居于社会顶层的极少数富人越来越富,而居于最下层的多数穷人则越来越穷。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无法形成,也就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可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市场,因此民族资本主义的兴旺更无从谈起。如此恶性循环,这些国家长久地停滞在“前资本主义”时代。 在农村,大庄园制仍然存在,短工有活儿没活儿干,全取决于国际市场。在城市,国企私有化制造出大量的失业者,而国家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保障失业者的生计。没有像样的科研机构,也就没法搞创造发明。在一个充斥着不公、没有希望和工作机会、看不到光明前途的国家,怎能指望它的国民去勤劳工作? 除了当饥饿的懒汉,一种选择是参加犯罪活动。拉丁美洲的社会暴力已经成为阻碍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 还有一种选择是移民。两百年来,拉丁美洲从一块净接收移民的大陆,变成了一块净输出移民的大陆。拉美人口流动的整体趋势是,从农村涌向城市,从城市涌向美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在那里,拉美移民大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干着最苦最累的营生。他们汇回国内的血汗钱,竟成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 作者指出,移民从国外汇回的钱款,表面上看有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却助长了本国的挥霍型经济,使依赖汇款为生的人更加拒斥劳动,成了真正游手好闲的懒汉。 关于拉美人的悲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军事政变。在这种所谓“国家恐怖主义”的阴霾下,大批左派知识分子或被逮捕、监禁、处死,或流亡国外,而时至今日,历史的伤痛仍未抚平。该得到惩罚的人多数仍逍遥法外,受害者的家属仍在为严惩凶手奔波呼告。在民主化已得到恢复的今天,曾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们不知离幸福还有多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