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词学衰落的标帜(3)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五、考证之失
    朱谱1916年云:“王闿运逝世,享年七十三岁。”按王氏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卒于1916年(见王代功《湘绮府君年谱》),据传统算法,享年八十五岁,如何马氏“生死簿”竟削其十二年阳寿?又云,是年“一月,王国维自日本回上海,时相过从”,依据为王国维《彊村校词图序》:“丙辰春,国维自海外归,遇先生于上海,同时流寓之贤士大夫颇得相从捧手焉。”但据《王国维年谱长编》1916年下所引王氏《丙辰日记》,王“1915年冬应上海英人哈同之函约,往就一学术杂志编辑之职,遂于次年2月4日(正月初二)离京都,于8日抵沪”。那么,王氏到上海是在二月而非一月。至于与朱孝臧相过从,王序也只说“丙辰春”,并未具体到月,贸然定为“一月”,毫无依据。又云,是年“冬,何维朴为画《彊村校词图》。先后题图者有沈曾植、王国维……劳乃宣等人”。考沈曾植撰《彊村校词图序》,在“丙辰秋九月”(见许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王国维撰《彊村校词图序》,亦在是年秋(见袁英光等《王国维年谱长编》);又陈三立《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彊村校词图为沤尹题》二绝,亦编于丙辰中秋前。如画未成即为之作序题诗,想诸公必不致痴人说梦如是。
    又朱谱1924年云:“秋,游西湖,过苍虬湖舍。”马氏加按曰:“陈仁先苍虬湖舍在西湖小南湖,号陈庄。与蒋国榜小万柳堂,吴芝英廉泉接近。”考朱氏此年确在杭州,但按语系抄自白敦仁《彊村语业笺注》309页的小注,只补了“陈仁先”三字。小万柳堂本来是廉泉、吴芝瑛夫妇的别业,后来才归了蒋国榜。陈三立《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蒋庄楼居》自注:“此本名廉庄,为廉泉、吴芝瑛夫妇所居,今归蒋国榜。”足以为证。顺便一提,吴芝瑛,人称万柳夫人,桐城古文大师吴汝纶的侄女,又是秋瑾好友。擅诗文,工书法,名媛也。而白氏懵懂,不但误“瑛”为“英”,而且误人为地,马氏抄书,亦竟以讹传讹。古人说“著书不如抄书”,现在看来,抄书亦岂易事哉!
    必须再提一笔的是,1921年,在距“陈庄”不远的西溪,周庆云曾发起修建“两浙词人祠”,祀唐五代以来词人之原籍在两浙或曾宦游其地者。祭典公推由朱孝臧主持。人称“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与会有陈三立、袁思亮、余肇康、王乃徵、吴士鉴诸公。见《吴兴周梦坡先生年谱》。这样的词人盛会,马氏竟网漏吞舟,只字未提,其谱之粗疏陋略,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外,诸谱的自相矛盾也是匪夷所思的,王谱记陈洵生于1870年,而夏谱却说生于1871年,一人居然能出生两次。而陈洵与朱孝臧关系密切,朱谱却不载其生年。又如端木埰,朱谱云卒于1887年,“享年七十二”;而王谱却记次年仲秋十一日,端木等还在王鹏运四印斋“把酒论文,竟夕欢聚”呢。原来在王谱中他死于1890年。若说马氏善于改过,当以王谱为是,谁知在继编的况谱中,却又说端木卒于1892年,“享年七十六”了。如此“死去活来”,未免令人啼笑皆非。
    又如词学名家夏敬观,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言其光绪元年(1875)生于长沙,甲午(1894)举人。1953年卒,年七十九。但诸谱中的王、朱二谱却一概将夏“中举”的1894年定为他的生年。不知何故,十九辑夏谱中的生年倒是对的,而在二十辑的况谱中,却又把1894年的举人老爷变成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了!
    再如强学会的成立,王、夏、况三谱都说是在1895年,而朱谱却说是1896年。徐乃昌的《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的刊行,一会儿说是1895年(况谱),一会又说是1896年(朱谱)。今考此书凡十集,各集均有张謇光绪二十四年(1898)题签;卷首三序,王鹏运的一篇作于甲辰(1904年),金武祥、况周颐的两篇均作于乙巳(1905),哪有书名未题、书序未写,而书已刊行之理!看来只能怪编者盲信工具书而不加目验了。查《中国丛书综录》,著录此书曰:“清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1895-1896)南陵徐氏刊本。”《综录》此说是根据《闺秀词》卷首的牌记改写而成,即“南陵徐乃昌校梓,始于乙未,讫于丙申”,把徐氏的发稿付梓当成了正式的出版日期。《综录》一误,马氏依样葫芦,遂踵而再误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