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词学衰落的标帜(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二、系年之失
    年谱所记月日,不宜中西历混用。朱谱1914年云:“四月二十二日,况周颐来访。”根据是况氏《二云词》紫玉箫序:“甲寅四月二十二日晤沤尹苏州。”农历日期竟不加换算,径系于公历年份之下!不过,马氏有时倒也不忘换算,但结果却更糟。朱谱1913年云:“一月八日,苏轼生日集巢隐斋。”所据为朱氏“癸丑坡公生日集巢隐斋用集中韵”诗。按东坡生于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马氏推算出是西历1037年1月8日,好,这次聚会定是此日无疑。日期既定,年份岂不容易,癸丑不就是1913年吗?于是,年月日便一应俱全、精确无比了。殊不知尽管民国成立改用公历,但民间仍习用旧历(时至今日,老辈中犹有不少过阴历生日的),更别提死奉亡清正朔的遗老了。也许马氏与时俱进,是个例外吧。然而马自趋新,人仍守旧,两相凿枘,欲求系年不误不可得矣!癸丑自是干支纪年,不可能非驴非马系以公历年月。是年东坡生日是1914年1月14日,而绝非1913年1月8日!
    三、识字之失
    韩昌黎云:“凡为文辞,宜略识字。”而诸谱每起人编者识字无多之疑。如朱谱1907年“閑事簉弄”,当是“閒事篴弄”。不识“篴”即“笛”字而误作“簉”,倒也罢了,竟将“閒”读作“閑(闲)”,不知“閒”字虽与“間(间)”、“閑(闲)”皆通,而毕竟所通何字,还视语境而定。如此处则宜读为“间”,“间事”就是“偶事”。此字谱中所定多误,不具举。尤令人骇笑者,每引冯幵,必写作“馮開”(二十辑251、252、266页),“幵”字并无繁简二体,定是误其名为“开”,转为繁体所致;王鹏运《袖墨词》,竟写作“衷墨”(二十辑271页),自是不识“袖”之异体“褏”之故。还有,“何佀三郎摧羯鼓”,不识“佀”即“似”的异体,竟写作“侣”字(十六辑284页);不识“订譌”之“譌”为“讹”之异体,竟讹成了“订伪”(二十辑255页)。其他简体改繁,闹的笑话更多,“於(于)归”,“葉(叶)韵”等触目皆是,邢邵复生,想必大堪“思适”。
    四、句读之失
    以上错误也许还可以归罪手民,但句子读破点破恐怕就难诿过他人了。谱中该点而不点的,如朱谱:“予强作解事于翁之闳指高韵无能举似万一。”(十四辑371页)不知当点为:“予强作解事,于翁之闳指高韵,无能举似万一。”不该点而乱点的,如朱谱:“杲明何人?甚愿知其姓名,学行也。”(十五辑238页)竟不知“姓名学行”应当并列。又如王谱:“其相期许者不过数十篇诗、古文、词,附昭代文人之列。”(十六辑280页)不知“古文词”即“古文辞”,并非“古文”与“词”。同谱:“来谕谓为国体计,为桑梓计,具服公忠伟抱,度越时贤,倾听下风为之一。王周生霖阁部奉命临边,运欲从游,一以快壮游,一以习边事。”(同上)这里引的是王鹏运的书信。此句当点作:“……倾听下风,为之一王。周生霖阁部奉命临边,……”马氏习惯于“之一”、“之二”地作算博士,不懂“一王”就是“精神一旺”,周生霖是王氏的同乡,又擅自将那位姓周的改姓为王了。况谱:“耆卿塞孤词乐章,旧刻误连为一段。”(二十辑260页)不知“乐章”指柳永《乐章集》而误以属上,当作:“耆卿塞孤词,《乐章》旧刻,误连为一段。”同谱:“略举余词似某名士老于苏州者,某益大,呵之其言寖不可闻。未几,而半塘遽离。两广会馆之戚言:反常则亦为妖,半塘之言,非吾半塘之常也。某名士无恙,至今则道其常之故也。”(274页)读了令人莫名其妙。其实该点作:“略举余词似某名士老于苏州者,某益大呵之,其言寖不可闻。未几而半塘遽离两广会馆之戚。言反常则亦为妖,半塘之言,非吾半塘之常也。某名士无恙至今,则道其常之故也。”况氏在此发泄了对他人批评的不满。“某名士”即大鹤山人郑文焯;“似”,与也,给也;“离两广会馆之戚”之“离”,同“罹”,就是“遭受”,指王鹏运卒于两广会馆之事。以上无疑都是不通文理所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