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词学》所载“近代词人年谱” 乔维谷 自2003年施蛰存下世,由马兴荣接手主编以来,《词学》的质量便急遽下降,其故何在,因素自多。但从马氏的著述来看,力孱任重,举鼎绝髌,恐亦难辞其咎。 
《词学》(第十四辑-第二十辑) 马兴荣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2008年出版 最近,友人要我抽空读一读《词学》连续登载的该刊主编华东师大马兴荣教授所撰朱孝臧、况周颐、王鹏运、夏孙桐、沈祖棻等词人的年谱(以下各以姓氏冠“谱”字简称),并说这是“词学衰落的标帜”。我本以为马氏是继施蛰存而起的又一代词学名家,老马识途,必有可观,所以初闻有“嘻,其甚矣”之感。待读后却觉得其言并不过分,谱中“马失前蹄”、覆车折轴之处往往而有。今谨就浏览所及,略陈其失如下。 一、体例之失 依年谱惯例,与谱主有关人物,若其生卒年可考则记之,无关者则无须赘入。而马氏诸谱却不遵此例。如赵尊岳系况周颐门生,况谱偏不见其生年;与夏孙桐未见往来,夏谱反记上一笔。夏承焘、唐圭璋之生记于王、夏、况三谱,而朱孝臧与二人更为密切,其谱却偏偏不载。 谱中纪年有极不规范者:如沈谱中竟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五○年”字样!我们知道,“光绪二十年”,是指光绪帝即位后的第二十年;“中华民国十二年”是指民国建立后的第十二年。若依例而推,那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千九百五十个年头了!尽管读者不致如此误解,但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宣布废止年号,改用公元纪年,年份自不当这样表述。 年谱行文,除谱主外,所及人物,用史家口气称名即可,而马氏不明史法,谱中多名、号混用,甚至以谱主等人所用敬语称之。如沈谱1938年叙云:“以入川后所作临江仙八首呈汪东师。”称之为“师”,这分明已将自己化身为沈祖棻了!又1941年叙云:“与刘丈弘度及钱歌川先生为邻。”尊之为“丈”、敬之曰“先生”,这分明又沿袭了程千帆对二人的称呼。若说意在示敬,何以叙及程先生时,却直呼其名而无敬词,难道对钱歌川的尊重竟超过了程千帆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