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评《上一季节的雪藏》:他之所以是梅以格(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凤凰网读书 佚名 参加讨论

    在去看房的车上,他笔下的主角刘公霖也不忘观察夜色,"月亮的轮廓并不清晰,像即将化掉的糖块,像它在绿波中投下的酽酽的倒影"。初到上海经济拮倨,朋友送的皮鞋刘公霖也不穿,"因为觉得头太尖,好像穿在脚上为人也会相应地尖刻了"。同学唐颂因为吃醋要和刘公霖翻脸,刘公霖仍为他"煮了火腿虾皮燕麦粥和鸡蛋,还有一小碟腌制的黄瓜片。黄瓜片整齐地排在碟子里,边上点缀着几个樱桃番茄,看上去都养眼"。和女友计划夜游黄埔江,到了江边却找不到人,于是江水也变得凶险了,"那些颜色不调和的黝暗,好像水和水也并不能完全相溶,要分出差别,要在人的世界沉入梦境时展开撕咬和争斗,此刻正在你推我搡地热身"。被老板炒了,即将离开南京西路的写字楼,刘公霖"心里却格外平静,甚至不忘喝最后一杯咖啡"。在报社大大的窗子前,刘公霖想到的却是,"到处都在开窗,围墙是否就成了风景。每个角落都有充沛光线,也许我们会更渴望阴翳"。
    这是怎样的一个刘公霖啊。一个慢的,神经纤细的,既聪明又发痴的,不在生活之上而在生活之中的刘公霖。他也自知这是一个"什么都要提速"的时代,却无法让自己的步调提速,更加精于取舍。
    小说虽也写到职场,写到友谊,但仍是以爱情为主线。刘公霖的弃人和被人弃,都是在其个性发展的必然逻辑上。和许多经历分分合合你死我活的爱情相比,最后的结局不像一个让人很痛快的结局,没有人死,也没有人离开,让人有一种特别的凝滞感,和连带而来的沉重感,让我想到一幅超现实主义的绘画,比利时画家勒内*马格里特的《伊卡洛斯的童年时代》。这种没有眼泪和哭喊的悲剧反倒更像悲剧。
    也许作者的本意并非写一个悲剧,而是写一个有着狂狷味道的端庄平和的爱情宣言。因为刘公霖一再声称没有受伤,没有恨人,主张把爱的姿态放低,因为所有的爱都必定得到回报了,无一例外。这也许是说到了爱的最深处,爱可以是一个人的事,但像我这样的小女人是没有胆量和气度这样看待爱的。我只能在爱中胡搅蛮缠,把分不清的对错非要硬生生分清。这也是为什么我只能是我,而梅以格就能成为梅以格。
    梅以格既有男人锐利的智性,又有女人纤柔的敏感,是一道异样的光芒。《上一季节的雪藏》是冬暖夏凉的,让热恋中的人多一点清醒,让茕茕单身者读到无边的温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