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评《上一季节的雪藏》:他之所以是梅以格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凤凰网读书 佚名 参加讨论

    
    

梅以格 / 2009年1月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22.00 / 平装
    梅以格的小说《逃往内海》是一部风格独具的爱情小说。它开篇提到李敖的《上山·上山·爱》,只说是他"没有看过的一本书",不知是不愿为李敖张目,还是真没看过此书。两位作者的共同特征,是幽默诙谐,才思敏捷,善于论道,以爱欲的名义无所不谈,把人性最深处的东西拿出来给读者看。
    但他们气质的差别是明显的,一张扬,一内敛。李敖看似近于"通人",而梅以格还有不通之处。但李敖的通常常让人厌烦,而梅以格的不通常常让人引起内心的震颤和共鸣。李敖的小说不像小说(无论《上山·上山·爱》和《北京法源寺》都如此,没有优美的文笔,没有戏剧性的张力),而梅以格的小说很像小说。
    巴金说把心交给读者。心有很多种,有真伪之别,有黑白之辨,有清浊之分,有时连作者本人都难以厘清自己的心属于哪一种,写成文字后读者能体悟到什么就更难测了,这就是所谓的"隔"。"隔"永远都有,只是隔的多少,隔的厚薄有所不同。世人都说鲁迅真诚,而鲁迅死前都叫嚷着"我要骗人",这也不知是"大隔"还是"小隔"。但看了梅以格的文字,我不禁想,迄今为止,这是和我隔得最稀少、最透明、最脆薄的一个作家。梅以格,就是没一隔,没一点隔。
    现在梅以格又携新书《上一季节的雪藏》来到读者面前了。书不仅做得更讲究,书也写得更讲究了。随手翻一页看一行,就知道文字的精挑细选,细节的灵动多姿。关于爱的灼见和感喟,更不用我狗尾续貂地评述了,这本书会让再挑剔的读者都觉得物有所值。比爱更高的东西,梅以格说是慈悲,我相信他是对的。
    我一直在想,梅以格的文字为什么总让我回味无穷呢。卫生间宽敞就宽敞吧,为什么他要说,"可以让五个人并排躺在五个浴缸里,让十五个人同时坐在十五个马桶上"?至于身材惹火的少妇房东,更让人喷饭,"中国走向全球化的同时,中国女人的胸和屁股快速走向半球化"。圣诞节那天很冷,"人身上的东西,除了鼻涕不知死活地往外掉,其他的都冻得往里缩"。这还只是小说开篇的几句,散落在整部小说中的还不知有多少类似让人会心莞尔、晶莹剔透的句子。
    梅以格也不是一味让人解颐,纵使许多解颐能让人看到生命这袭华美的袍子里的虱子。他清楚地知道,制造阅读的快感不是他要的全部。戏谑,嘲弄,幽默,都只是这位大厨的甜点,并非主菜。梅以格说,"完美的女人,就应该是既天真又有邪"。我说,完美的文字,就应该是既有趣又伤感,就像梅以格的文字。
    他写景写物的许多句子,又端庄幽艳,纤细缠绵,不像许多写手为加快叙事节奏将景与物草草带过。这样因事而废物,在我眼里不过是寒怆颟顸,毫无情调。我们古人早说了,"人非有品不能闲"。同样,人非有品不能慢,不能驻足描摹凝视身边的一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