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王维忠置于复杂多变的官场现实下,置于种种矛盾纠葛中,甚至置于强权下,却能让他从容发力,而且不露任何破绽,这一方面归功于作者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对社会细致入微的洞察;另一方面,作者牢牢抓住了“说真话”这个本,抓住了民生这个源。这才让王维忠的发力既不突兀,又不虚假;既合乎于传记逻辑,又合乎于生活逻辑。当然,作者并不是以“流水账”的方式对王维忠进行叙述和描写,而是以人带事、以事表人的写法,像柔和的海风一般,对一个真正的人民代表的精神、感情、职能行为和“见宿疾必除之而后快”的耿直性格衬托得像是一幅薄纱背后的画,并用一根富有使命感的主脉贯穿首尾。这一切属于王维忠,又决然可以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令人惋惜的是,这位敢为老百姓“说真话”的好代表,却因为劳累过度,不幸因癌症而于2006年12月9日逝世,终年才68岁。真给人有一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受。 当一个人民代表在履行自己神圣职能的过程中显露出传奇的色彩、并受人尊重时,我们每一个人所能做的事情,大概不是捧着书发呆或激奋,而是有所警醒、有所沉思:不管你是否是人大代表,我们彼此让每一双眼睛都共同监管着这个社会,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谐才可以从中生出成长的根基。只是这样的理想状态尚未完全到来,失忆的状态在互相攀缘扩张,教育持续失落,科学变得可疑,政府效能积重难返……这一切弊端对我们都不陌生,只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或是无力改正。在此意义上,《我为人民说真话》就彰显了一份公民的责任,希望在隐约闪动,吸引着乐观而勇敢的人民不断向前。 相关阅读: ●《政协委员》(梁晓声/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 政协委员李一泓切实地体察民情,认真地反映民愿,却不断遭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莫名干扰,包括来自家人与亲友的种种羁绊;但尽管险阻重重,他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本书凝聚了梁晓声数年的思考和心血,以平常心态,不动声色地将一名基层政协委员的良知、角色道义和心系老百姓的灵魂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呈现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最大可能性,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文学视角和图景…… ●《人大代表》(许开祯/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官场小说名家许开祯继《政法书记》之后又一重磅力作。作者以民间角度,民间视角来关注当下官场,审视官场,并且潜意识中有依靠“人大代表”或民间力量遏制腐败的创作冲动。以往的官场小说都是借助纪检、反贪等更高一级的权力中心来完成这一目的,而这种转型难度就相当大,对作家来说,无疑是一种冒险和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