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废集》 陈丹青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39元 文/顾文豪(上海) 1 那是07年的十月底,我去书店买书。转悠一圈后,正准备离开,一回身,旁边有位一袭黑衣、戴着老花镜选书的男子。陈丹青!果真是他。不知别人撞见自己敬慕的人如何,在我,是恍惚了一瞬,然后径自上去打招呼。心里别别跳,脸热得发烫,嗫嚅着一声,“陈老师好!”陈丹青闻言转过身,定睛看了下,随即眯眼笑起来,沪语一句,“侬好侬好!”接着就闲聊起来。而今翻着他新出的杂文集《荒废集》,脑海里浮漾出来的倒不是日后的种种交往,亦非他精警透辟的言论,反倒是当初书店偶遇的那场景。 我读《荒废集》并非感佩于他的精准,而是歆赏他的恳切率性。按诸今日陈丹青的景况,其实不必非要说这些于己多事、于人无益的言论。他很可以继续像一些人所希望的那样,安坐画室专心画画,间或出席些点亮别人的活动。这样的陈丹青大概更讨人欢喜。而他的这些议论也很可以是饭桌上的口水,而不必刊发出来惹人咒骂。但陈丹青还是持续书写,持续表达。 是的,表达,完全听命于个人心智的表达,说出一己的看法想法。表达,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也是人最后的权利。纽约教会陈丹青“忠实自己,和自己相处”,同时也教会他如何表达自己。回国后的种种言论无非是纽约的教育于他的后期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