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像“三井”一样抵抗危机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凤凰网读书 佚名 参加讨论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正在肆虐蔓延,由此引发的各种"危机"使得我们的企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统计数字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在经济领域,我们是个大国,但不是个强国。与我们隔海相望,被公认为经济强国的日本,无可厚非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榜样"和"对手";日本企业在危机来临之即的应对之道,同样值得我们的企业学习和借鉴。
    而说起日本企业,"三井"则无疑是最具神秘色彩的一家。
    三井是什么?如同评判大的跨国公司一样,世界五百强是一个最重要的标准,三井物产(Mitsui),虽在此列,但并不显眼,2008年《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仅列第140位。但读罢此书,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三井物产是刻意的把自己隐藏起来,三井系日资企业,多到我们无法想象,其中就包括很多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跨国企业。如果把书中所列三井系企业对照2008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可以发现另我们惊讶的一长串企业巨人:丰田(第5位),索尼(第75位),东芝(第91位),三菱商事(第130位),NEC(第174位),……十几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要知道这份榜单上的所有中国企业总共不过30余家。
    可见,"三井"富可敌国,万能商社的论断,并非空穴来风,它就像一艘潜艇,就潜伏在你身边,但你却感觉不到它。而三井财团究竟是做什么的,谁都说不好,我认为它不紧紧是企业法人,更是日本企业的领导协调者、日本的国家智囊。简而言之,"三井"是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的纽带,是民间与政府对接的桥梁。
    本书在写什么?这个问题应先从了解该书的作者白益民先生做起,白先生在"三井"工作12年之久,应该说是一个日本通、"三井"通,在其个人网站上不难发现,白先生有着像鲁迅那样怀才救国的热忱和激情。他呼吁学习发展经济不要忽视了我们强大的近邻日本,而研究日本企业首当其冲应该研究"三井",他告诉国人像"三井"这样的日本企业怪兽是怎样在中国布局的。
    中国著名的国有企业上海宝钢为何被日本财团称为他们的成员企业?创建了新浪网的四通集团曾经"与巨人同行",却被业界称为"引狼入室",这个巨人和狼到底是谁?你知道谁曾经打造了索尼公司,又宣称将上海广电集团再打造成一个"中国的索尼"吗?日系手机真的全都败走中国,还是另有图谋,这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你清楚这盘棋的对手是谁吗?为什么日本媒体把中国的"和谐号"列车称为"异乡的新干线",这又与"台湾新干线"有什么联系?在中国航油集团输掉5.5亿美元的"赌局"中,谁是那个麻将桌上"3对1"的幕后庄家?"丰田汽车"真的是丰田家族创建和经营起来的,还是另有其人?暗中布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又是谁?谁在背后为东芝撑腰,以42亿美元吞下了西屋电气,拿到了80亿美元的中国订单,又打响了"核大战"?读罢全文,知晓答案:三井。
    对于很多坚持发展中国自主品牌的企业来说,《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书的推出,进一步展现了"商战"的波诡云谲。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面对一个比丰田集团还要大数十倍的"三井帝国",我们的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如今,日本把自己扮成一个"失去10年"的虚弱巨人,暗中却把持着微观经济的命脉,从"细节"上来控制整个世界!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对三井一样的巨无霸财团,本书写的很有力量,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的惊呼和呐喊--是到了学习研究日本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